在2018年的大年初一的晚上,80后支教山村支教老师梁俊带领贵州乌蒙山的孩子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吟唱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一《苔》《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虽然字数寥寥,却是清新励志的,于平淡的话语中给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袁枚诗苔怎么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袁枚诗苔怎么写
在2018年的大年初一的晚上,80后支教山村支教老师梁俊带领贵州乌蒙山的孩子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吟唱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一《苔》。《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虽然字数寥寥,却是清新励志的,于平淡的话语中给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藓是低级植物,多生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够关注到如此弱小的植物并能产生深沉的想法,足以体现诗人热爱生活,独具慧眼。
“白日不到处”,绝大部分的植物生长皆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苔藓却生长在光线阴暗之处,释放出生命的活力 ,用生机盎然的绿意来展示自己的青春。可在这生命不宜生长的环境,那苔藓的“青春”又从何而来?“青春恰自来”,这绿意盎然的青春不是从别处而来,而是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生发而得的。正是因为这坚强不息的生活勇气,突破环境的险恶而顽强生长,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苔也会开花,虽然苔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是花。只要能够开花结果、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和价值。“也学牡丹开”,牡丹花贵为国色天香,鲜艳夺目,任人赏玩。苔花虽然细小低微,不引人注目,但它依然可以像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地绽放,把自己最美的模样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世界。在智利诗人聂鲁达《统一》一诗中:“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所有的花都是这一朵,繁多只是个谎言。”无论何种姿态、何种颜色的花,在本质都是一样的,都统称为“花”。即使是高贵娇艳的牡丹,它也和渺小的苔花一样,都是大自然里不可或缺的生命。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正如梁俊在贵州乌蒙山支教的那些孩子,他们深处大山深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没有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就如同渺小细微的苔生长在阴暗的角落里,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但这些孩子的生命依然充满着力量,他们会努力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袁枚出身于贫寒之家,但他天赋异禀、极爱读书,追求科举及第,光宗耀祖。在他梦想实现以后,逐渐厌倦功名利禄、官场权谋,在为官九载以后,他以父丧守孝为由,远离官场,重获自由身。没有了稳定的俸禄薪资,他却凭着经商的天赋和对文学的执念,实现了时间自由、思想自由和财务自由。人这一生最大的幸运是,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最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袁枚创作的咏苔五绝共两首,上文所提仅为其中一首,另一首为: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终年几乎见不到阳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因为享受着阳光不同冷暖的待遇,青苔和红叶怀有不同的心情。“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青苔询问红叶,究竟什么是遮阳?青苔从来没有领略遮阳之美,这是青苔的不幸。青苔对阳光有着期待和向往的神情。无论环境多么糟糕险恶,青苔依然执着、热烈地绽放生命。无论生命的大小,即使受到自然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敢于面对现实,凭借顽强的意志也能实现生命的意义。
渺小卑微的苔花,在许多诗句里只是个陪衬。李白写诗常写到它:“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只是青苔在他的笔下,成为大画面中的一个小背景。在周朴的“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还有刘禹锡的“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里,青苔不仅不可爱,反倒成了被厌弃的角色。
袁枚是具有生活情趣的人。在他的眼里,细小的苔花不需要阳光,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出和牡丹一样的高贵和骄傲。青苔并不羡慕红叶能够日日享受温暖的阳光,而不是不断挑战自我,在愈是艰苦的环境里,愈是能释放生命的能量。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我们并不是都生长在富贵家庭,具有优裕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创造幸福的权利。即使我们贫穷、脆弱,即使我们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我们切不可自暴自弃,而是要像这细小的苔花一样,虽然不知道未来的结果如何,依然要热烈绽放自己的生命,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