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湾落日
涠洲岛,
位于中国北部湾,
静卧于广西沿海大陆架之上,
距广西北海市20海里(约37公里)。
数以百次的火山喷发,
终于形成岛屿主体轮廓。
涠洲岛,
是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
涠洲岛特色——沙滩牧羊
撰文、摄影:郑德华
滴水丹屏
如今的涠洲岛是静美的,很难想象当初火山爆发时的磅礴气势,幸好,岛上遍布着火山石,才吐露出这座岛屿的久远秘密。这些自身遍布气孔且包裹着各种矿物质的火山岩石,是火山喷发时从地壳里奔流出的岩浆,再遇到海水冷却后生成,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岩浆与冰冷的海水相遇,沸腾、冷却,便形成了各种结构独特的火山岩石。
这是水与火交融后的胜景。
海蚀洞
奔腾不息的大海,以其独特的韧力荡涤着海边的山川礁石。在漫长岁月中,岩石被海水不断侵蚀,加之以风化作用,多年后,这些岩石幻化出层次分明的景观,形成地质学上称为“海蚀地貌”的奇观。流畅的线条宛如“刻画”在了海边的峭壁,宛如这座岛屿古老的皱纹。
暮崖的海蚀地貌
暮崖、滴水丹屏、鳄鱼嘴和猪仔岭,
是火山岩海蚀地貌最具视觉美感的地方。
其中最诗情画意的,
便是暮崖——
不知从何时起,一片原本未开发的荒野之地,被赋予了一个感性的名字:暮色之崖。暮崖位于海岛西面,当黄昏那抹金黄映照在海边的悬崖上,秀美奇异的石壁,海天相接的天际线,沐浴着海风徐来,此时此景,不知道柔软了多少看客的心。
不过比起暮崖,
我更偏爱西湾。
西湾落日
(滑动下图,欣赏西湾日落全景)
西湾的静谧自有其魅力——这也是游人罕至的地方,也许是很少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亦或是地处偏僻一偶的缘故吧。如果暮崖的黄昏是暖入柔肠,西湾的落日则是灿烂的寂寥。
蓝桥
西湾有一座废弃的铁架桥,长达2000多米的桥身一直延伸到大海里,因桥身涂成蓝色,岛民们便称之为 “蓝桥”。坐船前往涠洲岛,蓝桥将是游客们最早看到的岛上景致,据说,蓝桥原本是输送原油的设施,废弃后成为工业遗迹横亘在海湾里,倒也是自成一景。
蓝桥落日
站在蓝桥往西望去,便是涠洲岛的西湾码头,每天十几趟往返客船,将众多的旅行者从陆地载至海岛。西湾有着岛上热门的细白沙滩,又没有熙来攘往的喧嚣。黄昏时分,漫步其间,此时海湾的小渔船已裹上一层金色,顺着海浪起伏摇曳,落日的余晖也融在潋滟的波光中。晚霞里,当客轮缓缓驶出港口,偶尔几声汽笛呜呜传来,便有了岛在这头,家在那头的思绪。
西湾码头
往返北海和涠洲岛渡轮
火山岩石是火山喷发后留给地表的礼物,岛民们便将它采集加工成火山岩砖用于建房。这种岩砖建造的房子坚固,更具有冬暖夏冷的恒温作用。涠洲岛的保护政策,已经禁止火山岩石的开采,要观赏火山岩石的建筑,就得去一些老村子方能看到。
名闻遐迩的天主教堂便是火山岩石建筑中的一个典型。教堂落成于1880年,为哥特式建筑。这里作为游客必至景点,已成为涠洲岛地标。
盛塘村天主教堂
同治八年(1869年)起,在盛塘村,人们花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材料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一百年来,涠洲岛天主教堂虽然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然保存完好。每个礼拜,教堂内都会有吟唱活动。
每逢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和圣诞节,涠洲天主教教徒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给涠洲岛增色不少。
天主教堂前的小女孩
石螺口海滩
石螺口海滩,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质地柔软的洁白细沙,湛蓝清澈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波光。人们在此或尽情戏浪,或慵懒于阳伞下,舒展身躯任由海风的缠绕。
石螺口海滩
石螺口黄昏
夜幕降临,南湾便是旅人们最爱光顾的地方。南湾是涠洲岛的老街区,得益于良好的海湾条件,是众多渔船避风、靠岸卸货的良港。这里食肆林立,海货从富饶的北部湾捕获,生蚝、鲍鱼、花甲、石斑、兰花蟹、红花蟹,众多的生猛海鲜撩动着南北来客的味蕾,新鲜好吃且不贵。但涠洲岛休渔期为5—8月,如果此时前往,海鲜价格较高且种类较少。
南湾海蚀崖
赶海的人
五彩滩,因海滩的礁石多彩斑斓而得名。除了涠洲岛特有的海蚀地貌之外,礁石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藓类植物,仿佛为海滩铺上多彩的地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