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这个词语非常适合某些人群。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

插旗把用脚踩的酸菜卖给我们,把标准化腌制出来的酸菜卖给外国人;

韩国企业好丽友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代可可脂产品卖给我们,把使用天然可可粉制作的产品卖给国外;

梦龙把用便宜复原奶做的冰淇淋卖给我们,把用优质浓缩奶做的销往欧洲;

这些双标行为不少人应该都知道了。

立足2022,从2001年开始21年内,国内民意剧烈变动、并且存在长时间的监管与曝光空白期、但同样存在爆炸式集中曝光、消费者集体反抗的高光时刻。

你可以从这21年的变化中,窥见中国的巨变,与消费者随时代更迭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要从2001年开始?

因为在这一年,几经周折的中国,终于成功加入世贸,开放市场,引入大批跨国企业

各种对跨国企业的特权、优惠条件,成功吸引来一大批逐利而来的跨国公司,也带来一波对中国消费者的隐性歧视。

“把次品都卖给中国人,他们不在乎产品好坏,似乎成为了诸多跨国公司”悄然形成的共识。

也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跨国公司的大批引入,“企业双标”的说法,也逐渐步入公众视野。

以下,以年代为序,分5段,逐个曝光与梳理这些曾对国人差别对待的企业。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2)

[1]2001-2010

为了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内发展,再加上国内监管机制不成熟、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充分等各种原因,在2001到2010的入世前9年内,国内对企业双标的行为都少有曝光,出现了对跨国公司监督的大段空白期。

但这10年内,跨国公司就不存在对中国消费者区别对待,贩卖次品的行为吗?

有,只是没被曝光而已,当时我们急需跨国公司刺激经济发展,而一旦跨国公司出现问题,当地也会尽可能压下,避免本地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当时媒体又没有那么发达,事件传播度也很低。

这10年,是中国消费者忍辱负重的10年,同时,也是厚积薄发、巨变之前累积的10年。

在这十年间,网媒逐渐冲击传统媒体地位,并且带来了网民信息消费心态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入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人察觉到跨国公司对国人的差别对待。仓廪实而知礼节、知荣辱,国人对某些跨国公司的双标行为也逐渐不满。

在2011年,这种积聚的怨气,伴随着经济地位提升、媒体传播方式转变,迎来第一次剧烈爆发。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3)

[2]2011-2012

2011年,巨变之年。

第一个被拉出来曝光的,就是知名企业耐克。

当时的耐克,以一种近乎嚣张的方式,对待中国消费者。

他们把ZoomAir篮球鞋中前脚掌的气垫摘掉,卖给中国消费者,而海外版无一缺少,但在中国的售价,反而高出了40%。

当时有消费者上门维权,耐克均以产品无问题回绝。直至有消费者向工商局举报,耐克才改口道歉,但又以宣传错误为借口逃避责任,说前脚掌本身就没有。

最终北京市工商局经过调查后认为,耐克公司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对其开出了487万元的罚单。

而这,是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

自此次耐克门开始,中国消费者维权之路,正式展开,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才能获得尊重。

这一年,英国公司联合利华也随着耐克被曝光。

2011年11月8日,经国监局抽查,发现立顿铁观音中,稀土竟然超标60%。

而大剂量稀土进入人体后,可引发急性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一开始立顿并未把这场曝光当回事,直至2012年。

立顿再次被查处,在被调查的4份样品中,竟含有共17种不同农药残留,还含有高毒农药灭多威。

但立顿却找借口说:这是因为中国土壤问题。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很可能来自土壤基底,而非人为喷洒。”

他们甚至没有具体自我纠察,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甩锅答复——都怪中国土壤。

这种傲慢一直延续到2021年,联合利华旗下另一品牌又被爆出双标问题。

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消费者维权起始之年,那2012年,就是维权意识爆炸式增长之年。

这一年,超过6家跨国巨头被曝光,中国消费者决定与双标行为死磕到底。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4)

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巨头强生。

作为一个国际巨头,强生旗下拥有众多我们熟知的子品牌,包括强生婴儿、露得清、达克宁、邦迪等等,这些品牌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日常必需品。

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频发产品安全双标问题。

就在2011年,宣传“不刺激眼睛、安全放心”的强生婴儿洗发水,被爆出含有致癌物质,但就在该产品在国外停售时,该产品仍在中国销售。

而强生的双标习惯由来已久,实际上在2005-2013年之间,强生在全球做了至少51次问题产品召回,但其中有48次,都忽略中国,问题产品继续在中国出售,不管不顾。

即便在被曝光后,强生也有恃无恐。

在中国,强生几乎是全方位的双标。

他们不仅在召回标准上区别对待,还把这种区别,赤裸裸地表现在产品成分中。

在美国,其爽身粉全部以维E和玉米粉为主制作,而在中国,则全部以低端材料滑石粉为主,但却卖着和国外产品同一层次的价格。

这种以次充好、把差品倾销给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很快就在其他多家跨国公司中发现。

2012年:建筑装饰油漆企业多乐士,被爆出把低端产品销往中国。

服装品牌ZARA被抽检出在中国存在虚标用料成分、色牢度不够等问题,而在巴黎等国,其质量远超国内。

同年,美赞臣、雅培、惠氏等品牌在国内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均检测出香兰素,而在其他国家却不存在,因为欧盟等国,早就反对在婴儿奶粉中添加此物。

因为香兰素是一种合成香精,可以帮助奶粉散发浓郁奶香,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肝肾。

2011-2012,是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爆炸式增长之年,这两年中国消费者维权不断,但很快你就能发现,这只是中国消费者向更大巨头抽刀的前奏。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5)

[3]2013-2015

2013年,中国消费者持续发力,向更大的巨头抽刀。

2012年如果算是小试牛刀,那2013年则开始全面向巨头开炮。

这一年,被曝光的企业包括宝马、丰田、本田、现代-起亚、大众等知名车企,以及淘巨头。

该年2月,宝马就被爆出:其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近57万辆问题汽车,但同样批次同样型号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却不予召回。

当时只有浙江质监部门站出来,直接向宝马开炮,要求宝马尊重中国消费者,这才引得宝马重视中国消费者需求。

但跨国车企的双标,非宝马一家,而是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丰田、本田、现代-起亚、大众等车企上同样存在。而且这种双标行为,一直延续至今。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6)

报告统计显示,2016-2020年间,四家车企在中国均至少有两次不达标,其中丰田五次不达标,本田与现代-起亚三次不达标,大众则有两次。

2019年,大众又被爆出在中国销售次品的状况,其旗下的帕萨特汽车,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试中,获得最低P评级,但同款汽车,美版则达到优秀的G评级。

把次品销往中国,在问题汽车召回与售后服务上也区别对待,这是至今,都没有解决的双标问题。

同期被爆出双标问题的则是巨头苹果。

在三包规定、问题产品召回等问题上,几乎处处双标。

苹果长期在国际宣传“以换代修”“整机更换”,但到了中国,一切都变了。

不仅在更换维修时,在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连同后盖一起更换,但在中国却不更换。

还变相让三包有效期缩水,正常在问题手机被维修后,会重新计算90天保修期,但苹果却宣布不重新计算,在被质问时,他傲慢地回答“这是苹果规定”。

甚至在3·15 曝光后,苹果仍以强硬姿态回应,说自己完全符合法律要求。

或许他预计中国消费者不会把这当回事,会继续舔自己,结果没想到中国消费者的反抗声浪持续高涨。

直至4月1日,半个月过后,库克才出面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但这种道歉只是惺惺作态,苹果的双标并未自此停止,而是一直蔓延至今。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7)

2017年2月,苹果宣布,将召回88700部可能存在问题的iPhone6s设备。但对于同受自动关机影响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却被排除在外。

2020年,苹果爆出降速门,其软件更新会降低旧版iPhone的速度,为解决消费者愤怒,苹果在美国支付5亿美元与用户和解,但中国消费者被排除在外,无任何赔偿。

2021,为迎接西方国家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等购物狂欢活动,苹果专门调整了退货、退款政策。从11月1日到12月5日的时间里,凡是在苹果官网上购买或者签收的商品,都可以将退货时间延长到明年的1月8日。但中国被排除在外。

只要苹果这种双标行为仍未终结,就需要我们继续死磕。

2014年,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来到食品领域。

先是奥利奥被曝出双标。

其mini奥利奥巧克力味小饼干,国内产品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比例为55%,但同款美国产品,其该比例仅为30%

后又是麦当劳肯德基接连暴雷。

为这两家餐饮巨头提供肉类原料的美国福喜公司,在食品安全上出现严重双标问题。

这还不是以次充好了,在中国,他们直接拿过期变质的原料,加工销售给中国消费者。

他们提供给麦当劳肯德基的鸡肉原料中,存在大批过期半个月的情形,迷你小牛排甚至过期超过半年,还在使用。

福喜高层甚至直接授意工厂,让他们篡改生产日期,把过期变质的肉,加工后源源不断输送给中国消费者。

并且,这些过期鸡肉原料,还会被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

如果不是当年上海对福喜公司紧急查封,并对涉事人员判刑处理,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消费者受到毒害。

2015年,相安无事,让我们把视线调转到2016年。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8)

[4]2016-2020

2016年,先是宜家爆出丑闻。

其“马尔姆(MALM)”系列产品,被查处易发生倾倒事件,于是在6月份,宜家便在北美市场召回了一系列存安全隐患的家具,但独独排出中国。

直到7月12日,经国家质检总局约谈,宜家才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

宜家一事7月份尚未完结,三星又迅速登场。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9)

8月份,三星推出Note7手机,然而在首发5天后,三星Note7就发生了第一起自燃事件。随后全球陆续发生爆炸事故,三星紧急召回澳大利亚、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50万部该款手机,并表示,已购消费者可在两周内置换新手机,但又排出了中国。

不仅如此,三星还睁眼说瞎话,坚称:中国产品无问题。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0)

在消费者曝光后,它又污蔑是消费者自己用微波炉加热自导自演。

三星的骚操作一直持续到被国监局约谈后,三星才匆匆召回部分涉事产品。

这次事件,依旧是标志性的一次事件,因为自此事件后,三星地位一落千丈,这几乎是第一次,消费者真正开始连结起来,共同对丑恶公司说不,往常双标企业,会被诸多消费者不当回事,其销量甚至不会产生大变化,但自此,消费者权利意识开始广泛觉醒,联合起来,对双标行为说不,逐渐成为消费者共识。

恰恰是三星事件闹得如此之大,让诸多国外企业看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决心与变化,在2016-2018两年内,都事端甚少。除却苹果一如既往的双标,几乎没有跨国公司出来趟雷。

但跨国公司刚刚消隐了一下,国内公司却出来作妖。

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主持人对某乳业CEO提起了10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

当时主持人问:2008年牛奶丑闻后,你们已经让人们克服偏见了吗?进军海外市场肯定会遭到质疑吧?

该公司CEO说:实际上我们在香港和新加坡发展的非常好,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把优质的、高质量创新的产品放到这些市场,这就改变了大家对我们的看法。

外国公司也就罢了,一个中国公司搞这种双标,把坏的卖给国人,真是丢了脊梁骨。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1)

[5]2021-2022

视线转到2021年。

这一年,消费者维权视野越发放宽,上到奢侈品,下到日用品,无一可逃。

先是联合利华旗下又一品牌梦龙爆出双标事件,在欧洲使用浓缩奶,在中国使用复原奶,冰淇淋里用大比例人造植物奶油填充。却卖出高昂的价格。

但就在被质疑后,梦龙竟然答复说:用植物油代替牛奶,是因为素食更环保。

后来梦龙也知道这么说不妥,于是在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接受采访时,又改了口:说中国用的是复原奶,是奶粉加水;欧洲用的是水加浓缩奶,因为欧洲鲜奶难以运到中国来。

这句话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仿佛中国没有奶牛产奶,全世界的牛都只能在欧洲存活。

联合利华又出事不久,韩国企业好丽友也暴雷。

从价格到原料,处处双标。

8月,好丽友宣布仅在俄罗斯与中国对其产品进行涨价,其他国家不涨价,以抵消原材料上涨成本。

同时,在中国平台售卖的好丽友,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代可可脂,而在国外生产的,则使用天然可可粉。

事件被爆出后,好丽友官方竟然发了个用便签澄清的声明,可见他有多敷衍:

被指责后,好丽友又迅速删除,换上了加盖公章的声明,但依旧不能掩盖他双标又敷衍的本质。

它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中国,是它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常年占据其全部营收的一半左右。

同样赚着国人钱却不知好歹的企业,还有加拿大鹅等一众奢侈品品牌。

21年11月,加拿大鹅被爆出,其在海外执行30天无条件退货,到中国就缩水成了线上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线下购买,只换不退。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2)

中国消费者用数万元购买其产品,却得到了差别对待和无尽的傲慢与敷衍。

在有消费者要求退货时,直接声称:“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

而中国,是加拿大鹅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甚至超过其本土与美国所有店铺总和,在2020疫情期间,加拿大在全球市场遇冷,中国市场帮助它延续到了今天。

但面对帮其度过寒冬,带来大额利润的中国消费者,他不仅不感激,还如此傲慢。

同样傲慢的还有LV,GUCCI,PRADA等奢侈品。

在退换货上,全部存在区别对待。

PRADA在中国表示:

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以14天内换货,但只换不退。

但在国外却可以。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3)

Gucci同样:

消费者购买之日起的14个工作日内可以做一次换货,但不能退货。

但对于如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可以在专卖店购买后14天内对符合条件的商品进行换货或退货。

LV规定在中国大陆7天内可以退货,30天内可换货,但是在美国、加拿大就可以30天内退货。

在官网上,LV还专门标注了这样一句话:全球任何一家门店都接受退换,但不包括巴西、中国、哥伦比亚等地区。

这些奢侈品品牌,似乎觉得中国消费者就是好欺负,受了委屈也不敢叫出声,就大肆凌辱,觉得自己高贵异常,能让你买就是施舍了,所谓的服务与尊重被他们抛到脑后。但只要你揭开他们靓丽的面具,就会发现背后全是丑恶。

2022年,开局就是暴击,刚过去没多久,就来了个插旗,一个国内企业,恶心了全国人。

搞出了两套生产方式,一套是用高标准的室内腌制池生产出来的酸菜,一套是肮脏不堪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土坑酸菜”。

把脏的卖给国人,把好的卖给国外。

双标尽显。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4)

在解释时,插旗公司彭经理说:“国内的产品,罚一千两千,如果运到国外罚十万。”

一句话道出了企业双标的重要原因。这一点贯穿了21年内27家双标企业。但却不是唯一原因。

部分双标的中国企业不再多说,纯粹没有底线,拿着国内低标准优待,却恃宠而骄,一门心思坑国人,没有一点脊梁骨。

而细细梳理国外跨国双标企业历史变动,你就会发现,其中暗藏4个原因,并且每个都互相关联。

其一就是国内外技术标准不统一、且国内违规成本更低。这也是最明显的一个。

但各位必须要认识到。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5)

中国的技术标准低,是因为中国企业发展不成熟所致,需要一定发展时间,你不可能毫无基础就一下子拉到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达到的标准,这样国内企业根本不用发展,直接团灭。只剩下国外企业兴风作浪。

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反而给了外国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他们本可以做到与国外同样的标准,但到了国内,却大幅度拉低标准,以国内最低标准线来做。

比如强生,2009年,就被爆出其在婴儿洗发产品中,添加能释放甲醛的季铵盐 -15 和可致癌的二恶烷,强生随后就修改了配方,但问题产品,依旧销往中国,因为当时中国刚加入世贸才没几年,根本没来得及反应,在该领域做出相关规定。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6)

就算等到了中国出台了相关规定,那我也利用这段时间赚到了足够多的钱,被罚款,也不过九牛一毛。

比如联合利华曾多次不顾我国限令,散布涨价消息,最终被上海罚款200万。几乎是最高标准了,但此前联合利华与宝洁曾因操纵洗衣粉物价被罚款1.04亿欧元和2.112亿欧元,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他们为何敢在国内造次。

但各位同时要知道,国内当时为何把罚款定的低,这同样是考虑到,属于中国的企业,当时本身就以小居多,200万,对21世纪初的一个普通中国企业,就已经很吓人了,但这点被巨头钻了空子,他们趁着中国没来得及做出对巨头的专门处罚规定,肆意吃制动空缺赚钱。

但问题就在于,强生完全知道,自己的产品可能致癌,有害,还继续添加,倾销,这已经不单单是标准问题了,而是赤裸裸地无道德底线。用人命赚钱。

这也是第二个重要原因:资本的天性:逐利。

但这种逐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状态。

正常小企业商户逐利,稍微有点长远眼光,都会注重一些口碑、名声、道德感,但跨国公司的细致分工与利益化,使得每个人都被拆解成了利益零件,工人与制造商觉得自己只是服从命令,一切与己无关,责任被严重分散淡化,整个公司都变得冰冷且机械化。

个体户那种自觉地诚信经营、优待顾客的品质被资本的巨轮压碎,道德感归零,人命换钱也变得可以接受。垄断地位又让他们有恃无恐。这种状态下,利益甚至可以成为唯一准则。违规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为了利益,好丽友在中国用代可可脂替代可可脂,因为代可可脂成本还不到可可脂的1/4;

梦龙在中国用奶粉加水,因为价格比浓缩奶低很多。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7)

​但问题就在于,在这些方面,国内外都没有特地标准要求,如果他们追求利益,完全可以全球同样操作,但他们偏偏对中国差别化对待,把差的都卖给我们。

明明你耐克可以在前后脚都添加上气垫,但你偏偏不给我们中国消费者加。

明明你可以一起召回问题手机,但你苹果三星偏偏要漏掉中国消费者。

明明你可以用同一个服务标准对待全球用户,但你LV、GUCCI、Prada、加拿大鹅偏偏要让中国消费者低人一等,不给同等服务。

而这,就藏着我与你我关联最密切,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可以参与改变的第三个原因:由内而外的傲慢。

他们打心底里,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还是一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度。

这些双标,根本就无关各国的基本标准,你想罚款都没有这条要求,而是直接与这些企业对待国人的态度关联。

甚至你可以说,许多跨国公司,就只是因为这一点,对我们双标。

而且你会发现,这种无关基本标准的服务性双标,近来被爆出越来越多。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8)

这本质上还是对中国消费者的鄙夷歧视,那种态度深入骨髓,导致他们卖着奢侈的价格,却拿出最低标准的服务对待中国消费者。

他们觉得我们会满足于这种层级的对待,即便不满也不会叫出来。

也正因此,我们才更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想赚我们的钱,必须学会尊重,不是那种表面说辞,而是发自内心,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

标准低,我们还可以呼吁及时对接世界标准,总有对接上的一天,但态度差,就只能靠你我自己一次次发声去争取。

这也是我们在这场双标中,唯一能做的事。

会有部分人说这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又有人说这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但是:维权,表态,从不是小事,更无关小气。

你知道,在21年双标企业被曝光、被追责、被打击的一个个事件中,是谁出力最大吗?

是如你我一般,一个个普通的中国消费者。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19)

2011年促成耐克被罚款,促成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首张罚单的,是打假人王海,是他在面对双标对待时不妥协,持续维权上诉,才让耐克第一次学会要尊重中国消费者。

2016年推动国内三星爆炸案解决的,是一个某乎ID为不老的老回的消费者,是他死磕几年,不接受三星辩解,持续追诉,才让三星真正意识到:原来不尊重中国消费者,会失去中国市场。

2021年,曝光出梦龙双标,让联合利华一再澄清的,是一个如你我一般普通的互联网用户,

他勇敢曝光,不畏大公司大势力,才让联合利华看清:我们已经不再是10年前接受摆弄的人,而是需要尊重与认真对待的中国消费者。

不要去听自暴自弃者之流泄气虚伪的说辞,只有勇敢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维护自己本该拥有的消费者权益,连结起来对他们迎面痛击,才能让他们记住:我们中国消费者,不是好欺负的。

只要你们学不会尊重,我们就能让你名利尽失。

我们理应发出属于我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在国内标准尚未建设完全之际,让所有企业都看到敷衍中国消费者的代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国际尊重。

多年以后,或许你会回想起这段悠长又屈辱的消费历史,并且意识到:原来赢得尊重,获取权益,不能等着跨国公司良心发现,更不能干等着标准一点点完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

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海天酱油没有错)(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