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只角”和“下只角”,应该是上海人独创的词汇。

上海有这样的地名用语习惯,把河岸内凹的地方叫做“湾”,而外凸的地方,就叫做“嘴”。今天的江湾、陆家嘴,就是以此得名的。如果“嘴”的地域较小,形状更尖,那里就会被叫做“角”。“角”,在上海话中念“goo”(弱声)。

上海滩哪里是“上只角”?哪里又是“下只角”?其实是讲不清的。

有人说上海以苏州河为界河,岸南被称作上只角,岸北被称作下只角。

上海地量地图(懂上海上下只角)(1)

旧上海时期的上海法租界和上海公共租界的西区大部分与中区属于上只角,而华界以及其他城乡结合部属于下只角。

新上只角地分布大体延续了旧上海时期的框架,并扩展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这些当今上海最核心的城区范畴。而随着上海旧城改造的持续深入以及南北平衡战略的切实贯彻,上海上只角的范围将会逐步扩展至整个上海中心城区。

上海地量地图(懂上海上下只角)(2)

上海滩哪里是“上只角”哪里又是“下只角”其实现在是讲不清了的,八十年代的上海人还能为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和“下只角”的人交往而彻夜难眠,但现在,“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含意也仅剩调侃之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