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民俗(佛得角习俗)(1)

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海滩上踢毽子。 中国侨网

居民

佛得角共和国是处于大西洋中的岛国,距离非洲大陆500多公里。虽然属于非洲国家,但似乎没有多少非洲味。其房屋多是不高的黄色尖顶小楼,街道铺石子,两旁绿树成荫。其语言、人名等,都与前殖民宗主国葡萄牙相近。风俗方面更接近巴西,人们也擅长跳巴西桑巴舞。

当地居民绝大部分为克里奥尔人,其肤色介于黑白之间,生活方式如同欧洲人。他们善于打扮,讲究服饰色彩搭配,穿着妩媚动人且注重个性。

当地居民生活节奏慢,幸福指数高。他们时间观念较强,认为迟到、失约是缺乏教养的行为。他们天生喜欢音乐,甚至在葬礼上也要演奏乐曲,以音乐缓解伤痛。

交际

佛得角人的问候语言有“您好”“身体好吗”“见到您很高兴”“愿上帝保佑您”等。初次见面,他们会主动与人握手,但不用力过重。熟人见面,常常是热情拥抱,轻吻对方脸颊,然后再握手、问候。拥抱时忌讳抱得过紧、时间过长。交际场合,对不太熟悉的人则是点头致意,或微微躬身。乡下朋友见面,常常边问候边用右手掌拍打对方右手掌,以表示亲密无间。

女性与男客人见面时,习惯行屈膝礼或弯腰鞠躬礼。有身份的女性,也会伸手同男客人握手问候。需要注意的是,男女之间行握手礼,需待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可伸出手相握。男方握手时,忌握住女方的手久不松开。

吻礼在这里也很流行,其方式是吻对方的面颊,先右后左,各一次。上流社会流行吻手礼,即女士右手掌心朝下向前伸出,并做下垂状,男士单手或双手轻轻托起女士手掌,微俯身低头,在其手背上轻轻一吻,说声“谢谢”。

餐饮

佛得角渔业资源丰富,海鲜是传统美食。最常见的是用鲜鱼、甜薯、生香蕉、薯粉等做的鱼汤。有特色的是烧烤野味,佐以咖喱,口味香浓厚重。还有炸鳗鱼,浇以洋葱和番茄汁,非常可口。碳烤蔬菜串属于当地一绝,即将玉米、辣椒、胡萝卜等食材串在一起烧烤,配合海鲜一起吃,既美味又营养。

当地的海味价格便宜,刚打捞上来的金枪鱼约4-5欧元/千克。若在岛上租屋居住,自己拥有厨房,可到码头上购买海鲜自己烹饪,享受当地海产美味。

狂欢

在每年复活节前40天的第一个星期二,全国放假举办狂欢节。清晨,街上锣鼓喧腾,人头攒动。穿着各式服装、各种扮相的舞者,开始表演桑巴舞。下午,狂欢活动达到高潮,为赢得喝彩和掌声,各个舞蹈队都使出浑身解数。随之,各舞蹈队的彩车相继亮相,缓缓前进。彩车被装扮得华丽无比,每辆车上都有一个少女扮演的公主,频频向人们招手、微笑致意。入夜,灯光璀璨,音乐迷人。造型怪诞、奇葩的人们狂舞起来,如醉如痴,通宵达旦。经过评判,选出优胜舞蹈队和最美彩车,给于嘉奖。

婚俗

天主教徒的婚礼在教堂举行,流程比较复杂。

民间的婚俗是:小伙子用植物叶子包裹鲜花,向姑娘求婚。姑娘接受之后,小伙子便在其身边跳舞,并投以深情目光。之后,小伙子便以香蕉叶作纸,写信给姑娘父母求婚。信由小伙子的教父或有威望的长者亲自送去。女孩父母当着送信人的面,问询女儿的意见。传信人有义务将姑娘的话如实传达给男孩。

如果顺利,女孩父母会把男孩请到家里,了解其家庭状况,同时给他一些忠告。小伙子回家向父母禀报时,女方会派人偷听。待其谈话接近尾声时,偷听者会突然出现在面前,询问男方家庭对婚事的打算。

婚礼一般在星期五举行。届时,亲朋好友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前来贺喜。他们在婚礼上脚踏鼓点,翩翩起舞,尽情欢唱。新娘的父母手执竹鞭,象征性地在女儿身上抽几下,意思是把她赶走,从此不再眷恋父母。同时,眼泪汪汪地向女儿、女婿祝福,希望他们白首到老。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