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与影星艾霞

影星艾霞,原名严以南,成长于北京一个封建大家庭。她与表哥的婚恋遭到家庭反对,后又遭表哥遗弃。她只身离家到上海。入明星公司后,表演才能得到发挥。1932-1933年间先后在《旧恨新愁》、《战地历险记》、《脂粉市场》、《春蚕》、《丰收》、《时代的儿女》等片中饰演主要角色。同时,又自编并主演了《现代一女性》。她的表演逼真、自然,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她的写作能力很强,在业余时间不断发表作品,被誉为才女。有个导演是有妻室之人,但他引诱艾霞同居,后又把艾霞抛弃。这再一次被抛弃,对艾霞的打击特别沉重,因受刺激太大终于在1934年2月12日旧历除夕之夜吞服大量生鸦片而自杀身亡。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从影不到三年,就结束了生命。

周璇和胡蝶谁更漂亮(影星艾霞蝴蝶和周璇)(1)

艾霞的死,在电影圈内外引起很多人的悲痛,人们对当时黄色新闻的作恶尤感愤怒,决定推举孙师毅以艾霞的悲剧为素材,创作了电影剧本《新女性》。由蔡楚生导演、阮玲玉主演,拍成了影片。影片的女主人公韦明是艾霞的化身,以真实事迹与艺术虚构相结合而创作了这部影片。故事写韦明因争取婚姻自主从家庭出走,生一女后被丈夫遗弃。她觉悟到女人不能做男人的奴隶,而应该独立生活。她到上海当了中学音乐教师,因年轻貌美,被校董王博士(王乃东饰)所觊觎;百般引诱不能达到目的,便串通女校长辞退韦明,断绝她的生计。她创作小说,又受尽书店老板的剥削和黄色报刊的侮辱,生活窘迫万状,孩子又病危,为了抢救孩子生命,差点落入王博士魔掌。她精神受到极大刺激而服毒自杀了。导演说影片的创作意图“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被迫害、被摧残的一生,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对反面人物,我们是以极大的憎恨来加以揭露和鞭挞的”。1935年联华公司的这部影片一问世,就引起上海轩然大波。几十家黄色报刊的记者们,因影片刺痛了他们的阴私,便捏造卑鄙下流的谣言恶意中伤编导演人员,黄色记者公会气势汹汹地向联华公司施加压力,公司老板软弱怕事,竟在报上公开道歉,答应将影片中穿插新闻记者之片段剪除。这就是当年轰动上海的《新女性》事件。令人吃惊的是,阮玲玉演完这部影片以后,竟也走上了影片主人公韦明的道路。从艾霞的不幸到《新女性》事件,到阮玲玉的遭遇,活生生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舆论“吃人”的本质。

《姊妹花》与蝴蝶

《姊妹花》,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出品,编导郑正秋,主演胡蝶、郑小秋。

影片反映三十年代生长在不同社会环境里的一对孪生姊妹的不同遭遇。因其父赵大私贩洋枪逃奔异乡,以致姊妹俩自幼骨肉分离。后来妹妹二宝(胡蝶饰)做了军阀钱督办的七姨太太,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姊姊大宝(胡蝶饰)则嫁给农村里一个叫桃哥的穷苦而忠厚的木匠(郑小秋饰)。天灾人祸,逼使桃哥夫妇带了母亲(宣景琳饰)流落到城里来谋生。这时二宝生了一个孩子,将要弥月,要找一个奶妈。大宝抛下自己的孩子到钱公馆去当奶妈。大宝与二宝这对互不认识的姊妹见面了,一个是奶妈,一个却是主人。大宝进钱公馆不久,丈夫在干活时受伤,大宝为救治丈夫,恳求主人二宝预付一些工钱,二宝不但不借,还打了大宝一记耳光。大宝为救丈夫,在情急中不得已偷了小主人身上的金锁片,但不幸被二宝的小姑撞见。大宝在惊慌失措中又碰倒了一只大花瓶,花瓶砸在小姑头上致使丧命,大宝遂以杀人罪入狱。她的母亲前来探监,偶然看见了军法处长正是早年遗弃了她母女的丈夫赵大,他因将二宝送给钱督办当姨太太而做了官。由此,方使二宝知道了大宝正是自己的同胞孪生姊妹,感到不该那样凶地对待姐姐,很负疚,一家遂团聚。

周璇和胡蝶谁更漂亮(影星艾霞蝴蝶和周璇)(2)

影片故事曲折动人,描写生动,从一家姊妹的离合反映了社会贫富、阶级对立的悬殊状况。影片内容投合了小市民观众对现实不满而又幻想改良的思想,因此赢得了很多观众,创造了连映六十天的票房纪录。但影片也有其明显的思想局限性:一方面暴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富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贫者在生命线上挣扎;另一方面,结尾却以调和折衷来结束,表现了编导者郑正秋依然停留在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水平上。

这部影片是胡蝶的代表作之一。她一人兼饰大宝、二宝两个角色,将两人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性格特征体现得很鲜明。生动地演出了穷苦人家大宝的忠厚朴实,也演出了军阀姨太太二宝盛气凌人作威作福的丑态。特别是大宝痛斥有钱有势人家欺压穷人的那场戏,更是动人心弦。这是胡蝶最成功的一次表演。胡蝶原名胡瑞华,16岁考入中华电影学校。处女作是在《战功》中饰一配角,接着主演《秋扇怨》得到好评。1928年加入明星公司以后相继主演了《歌女红牡丹》、《狂流》、《盐潮》、《姊妹花》、《空谷兰》、《脂粉市场》等数十部影片,红极一时,被选为“电影皇后”。她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明星出访苏联及欧洲各国。抗战胜利后,她在香港拍了许多影片。1982年离港定居加拿大,1988年去世。胡蝶是对中国电影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位明星,她的许多作品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四季歌》与周璇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秋季到来荷花香,大姑娘夜夜梦家乡,醒来不见爹娘面,只见窗前明月光。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小孟姜。”

周璇和胡蝶谁更漂亮(影星艾霞蝴蝶和周璇)(3)

这首《四季歌》是影片《马路天使》的插曲。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由饰演小红的周璇亲自演唱。它以优美的民歌曲调,曲折地唱出了东北人民家乡沦陷、流落他乡的痛苦和哀思,表现了人民要求抵抗日寇侵略的心情和希望。《四季歌》与《天涯歌》,经周璇甜润的歌喉演唱,不仅使《马路天使》这部影片增光添彩,半个世纪以来也一直为我国一代一代的广大观众喜爱和传唱。很少有哪首电影歌曲的流传有如此广泛而持久的生命力。

周璇和胡蝶谁更漂亮(影星艾霞蝴蝶和周璇)(4)

《马路天使》,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袁牧之编导,赵丹与周璇主演。影片通过对社会底层的妓女、小歌女、吹鼓手、报贩、小贩、剃头司务、失业者命运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三十年代大都市下层市民的苦难生活及悲惨境遇,生动地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展现了他们正直善良、团结互助、忠贞友爱、舍己为人、同甘共苦的优秀品德和纯洁的心灵。这是袁牧之现实主义编导艺术的高峰之作,是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也是周璇整个电影生涯中最有光彩的一部作品。

周璇原名小红,上海人,由于家境贫寒,出生后就被父母遗弃,由一个以洗衣为生的周姓妇女收为养女。后进入联华歌舞班,由于刻苦学习,加之她有歌唱和舞蹈天赋,所以进步极快。她演唱的爱国歌曲《民族之光》中有“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一句,遂改名周璇。1932年她参加广播唱歌队,为民营电台播唱,被选为优秀歌手,并被听众誉为“金嗓子”。周璇的嗓音别具一格,音量小,音色却很甜润优美,悠扬动听。她尤善唱悲哀曲调,抒情婉转,如泣如诉,清新感人。她参加演出的第一部影片是在《花烛之夜》中饰一小配角,之后又拍摄了《喜盈门》、《百宝图》、《三星伴月》、《狂欢之夜》等片。袁牧之选她在《马路天使》中饰女主角小红,她演得极其质朴、真实,获得极大成功,由此成为一代红星。但她在以后的生涯中很不幸,老板把她当成摇钱树,使她受尽欺凌、虐待和欺骗,直至精神失常,长期住院疗养。1957年9月去世,终年3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