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核病靶点(宿主导向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如何)(1)

结核病是导致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存在治疗不充分的现象。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要求患者长期坚持复杂且难以耐受甚至无效的多药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即使治愈,也会留下支气管扩张和纤维化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不仅会损害肺功能,还会增加长期死亡率的风险。

近年来,研究者对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 HDT)——一种新的有效的结核病的辅助治疗方法越来越感兴趣。作为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剂,这些治疗方法可通过减少肺部炎症、改善病灶药物渗透率和诱导吞噬细胞中的抗菌活性来保护肺部、提高长期存活率和缩短治疗持续时间。尽管HDT有很多优点,但很少经过临床测试,因此如何评估它们的最佳效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Wallis教授团队日前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CC-11050、依维莫司、金诺芬和维生素D(麦角钙化醇)四种宿主导向辅助治疗药物在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2期研究,研究人员在南非的三个临床地点招募了肺结核患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1:1:1:1:1),每组10人,分别接受4种口服宿主导向治疗药物结合标准结核病治疗或者单纯标准结核病治疗(对照组)。宿主导向治疗药物为CC-11050(200mg,每日2次,与食物同服;第1~112d);依维莫司(0.5 mg/d;第1~112d);金诺芬(3 mg/d,共7剂,然后6 mg/d;第1~112d);麦角钙化醇(第1天为5 mg,第28天和第56天为2.5 mg)。

主要结局是210天时4种宿主导向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初步疗效结局是在第56天、180天和540天通过肺活量测定痰微生物(第56天的培养状况和稳定培养转换至180天的风险比)和肺功能(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

➤1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其中3例可能与宿主导向治疗有关:(1)一名金诺芬受试者在进入研究53天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在没有任何用药的情况下得到缓解;(2)另一位金诺芬受试者在进入研究2周后出现急性胃肠炎,随后迅速出现低血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低氧血症;(3)一名接受麦角钙化醇治疗的受试者在进入研究7周后出现结核性脊柱炎。

➤在宿主导向治疗方案的人群中,与单独的标准治疗相比,四种导向治疗方法均没有对第56天的痰微生物培养状况或第180天的稳定培养转换的风险比率产生显著影响。

➤对照组患者的FEV1平均值为基线时预测的61.7%(95%CI:56.3-67.1),在第180天时为69.1% (62.3-75.8),大部分明显升高发生在标准治疗的早期。除麦角钙化醇组外,其他各组均显示从基线到第14天,FEV1明显增加。所有治疗均未影响第56天的FEV1,但CC-11050组和依维莫司组在第180天的平均FEV1有所改善(分别为6.30,95%CI:0.06-12.54,p=0.048和6.56,95%CI:0.18-12.95,p=0.044)。

研究结论

此项研究是首次根据胸部X光检查以及痰微生物检查,专门招募具有不良预后风险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并检验了四种宿主导向药物治疗结核病的效果。在这四种导向治疗药物中,研究者发现CC-11050和依维莫司在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中显示出足够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未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CC-11050和依维莫司的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

医脉通编译自:WallisR S, Ginindza S, Beattie T, et al. Adjunctive host-directed therapies forpulmonary tuberculosis: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hase 2,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Respir Med,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