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产运动鞋服行业再次进入高景气状态,国潮风起、民族自信心高涨让国产运动品牌再度迎来崛起机会,国产运动品牌终于等来了和国际品牌正面交锋的机会。而李宁市场份额的增加、阿迪达斯市场份额的下滑,也意味着国际品牌并非无法战胜。

安踏超过李宁了吗(能否在以后反超耐克阿迪)(1)

今年,国产运动品牌这股风潮刮得很猛。在疫情、新疆棉花、河南水灾等事件的影响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再度燃起对国产运动品牌的消费热情,而近几年的国潮风,也让安踏、李宁等品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上半年,几家上市国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度、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就连走到破产边缘的贵人鸟也在完成破产重组后,迎来了新生,而耐克、阿迪达斯等参与抵制新疆棉花的国际品牌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使得相关品牌在大中华区的销量下滑。看起来,在民族自信心高涨和国际品牌“作死”的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国产运动品牌打响了国潮反攻战,也迎来了难得的机会窗口期。不过,这样的窗口期能长久吗?安踏李宁要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正面交锋“掰手腕”了吗?国产运动品牌能否就此实现“弯道超车”?先说结论,安踏五年内很有可能超过Adi首先,仅看中国市场的话,安踏上半年营收228.1亿元(排名第二)已经超过阿迪达斯中国营收182.98亿元(排名第三)了。此外Nike的上半年营收为273.4亿元(排名第一),李宁为101.97亿元。

安踏超过李宁了吗(能否在以后反超耐克阿迪)(2)

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后疫情时期,国际舆论场上刀光剑影。全球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坚挺的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能很大程度左右这几个运动品牌的排名。前几日胡明轩签约adi都能在网路上发酵成全民审判。如果外部环境持续升温,洋品牌处处受阻,那么对安踏李宁而言,无疑是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从产品本身而言,国产品牌不仅挖了很多大牌(adi)设计师也培养了很多国产设计师,Pebax发泡材料的推广应用让产品越来越趋于大同。至少在中端产品中,李宁安踏可以和Nike阿迪掰掰手腕。从时尚属性来看,李宁更愿意去拥抱年轻人的“国潮”需求,而Nike和Adi在BCI事件后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国产代言人。从赛事资源来看,Nike Adi手握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赛事资源,包括中国三大球国家队和世界顶级联赛。而在红海一片的足球篮球和田径联赛之外,冰雪运动则暗流汹涌。安踏集团拥有这四个品牌中绝对数量的冰雪运动资源。北京冬奥会是安踏起飞的一个好时机,Anta的品牌矩阵既广又准,在冰雪项目上的赞助投入既早又多,品牌代言人又既实力又富有话题性。不知道Nike和Adi对此有什么应对策略。

安踏超过李宁了吗(能否在以后反超耐克阿迪)(3)

安踏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话说回来,体育赛事才是运动产业的立身之本,如果手上拿不到优秀运动员或者联赛的资源,就无法在运动服饰的赛道和Adi,Nike真正的一较高下。阿迪与足球世界杯,与阿根廷队,皇马,梅西互相成就,Nike和NBA,乔丹,科比互相成就。提高了手头既有球员和联赛的附加值,安踏李宁才能向耐克阿迪宣战。因此安踏是否能超过Adi就要看是否能把体操,举重,冰雪运动做好了。

由几个阶段去分析:

  1. 品牌地域级别划分:耐克与阿迪达斯属于世界级体育品牌,安踏和耐克属于中国级别。所以在这个维度来看,短时间国内体育品牌与世界级还有差距;
  2. .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世界级知名度依然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但在中国市场,李宁与安踏在2线城市以下的认知度很高,在中国市场,认知度影响力是可以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与此类似的案例有日本的Asics在日本的影响力等;
  3. 市场占比:在全球角度市场看,国内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依然有明显差距。但在国内市场来看,因为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国内品牌市场占比在近两年高速发展,逐步拉近和达到耐克阿迪等品牌的业务规模。综合观点,国内体育品牌主要持续将战略与资源关注与运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核心能力上。保持务实谦虚,不犯致命错误。未来是有机会成为世界级品牌。

但是国产在研发和品质仍然有差距,光靠情感不行,还是要自身再下功夫,材料、品质再提升,大厂资源丰富,向钱看的同时,更加需要不断巩固基础。

讨论超越问题,可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