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吕布兖州争夺战,吕布战败后逃到徐州投奔刘备。因对曹操不满,迎立吕布的陈留郡太守张邈,以及陈宫都跟着吕布一起去了徐州。不过张邈的弟弟,之前的广陵郡太守张超却被留在了陈留郡的一个名叫雍丘的城里。吕布被赶跑之后,曹操很快就收复了大部分的城池。并全力攻打张超,以及张邈、张超家属所在的雍丘。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1)

图1、吕布败走(《三让徐州》)

困在城中的张超,想到了自己的老部下,现在是东郡太守的臧洪。东郡和陈留相距不远,张超相信臧洪如果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一定会派兵来救。而张超周围的人,都摇头说不可能,耻笑张超别做美梦了。

张超确实了解臧洪,臧洪也确实够忠诚。听说张超被围雍丘的之后,臧洪嚎啕大哭,并赤脚以示决心,立马整顿、归集自己手下的兵马前去救援。并写信给袁绍,要求袁绍给自己增兵。可袁绍怎么会干这事,肯定也不会答应自己的下属干这事。曹操可是自己的小弟,张邈、张超以及吕布才是我袁绍的对头。袁绍始终没有答应臧洪的要求,并制止臧洪调动自己的兵马。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2)

图2、臧洪

果然如张超所担心的,不是臧洪不来救自己,而是臧洪周边掣肘的力量太大。最终,雍丘城在被围四个月之后,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农历十二月被破。城破之后,张超自杀,而曹操灭了张邈、张昭的三族。从汝南袁家到董卓、王允,再到张邈,如今已经是第四个大家族被灭三族。曹操对张邈的恨,可想而知。这位曹操曾经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好友,如今却被曹操灭了族。曾经的关系有多么好,背叛的伤害就有多大。曹操对待张邈家族,一点都没有手软。可是这样的互相伤害,真能减轻曹操自己所受的伤害吗?就这样讨伐董卓,酸枣会师牵头的张家二兄弟张邈、张超,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3)

图3、张邈(百度百科)

在听说张超举族被灭之后,臧洪心中一定满是懊悔和愧疚。如果是一般人,也就藏在心中了,可臧洪这位大义士,却体现到行动上了。因为是袁绍的阻止,臧洪才没能够去救援张超。于是臧洪就被这笔账记在袁绍头上了,从此之后和袁绍断绝了来往。转而,臧洪通过各种渠道,和东汉朝廷取得了联系。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到了安邑,离东郡的距离并不远。

袁绍一看,你臧洪,我辛辛苦苦提拔起来的这家伙,居然背着我干这事,东郡也是我的军队从吕布手上夺取的。于是袁绍就带兵攻打臧洪所在的东郡治所。臧洪这边也是众志成城,一年多,袁绍大军居然没有把东郡治所打下来。袁绍看这样长期的僵持战,对谁都不好,不如劝降吧,你臧洪在这城里一年多,也差不多快坚持不住了吧。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4)

图4、袁绍

袁绍让大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写信给臧洪,分析利害,让臧洪快快投降。从臧洪给袁绍的回信,可以看到陈琳那份信写的很长,有满满六张纸,可惜没有保存下来。不过臧洪的这份信,却因为记载在三国志中,被保留了下来,一样很长,古文一千三百多字。

臧洪的那封信,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去读,限于篇幅,我们只概要复述一下。在回信的一开始,臧洪说明了自己没有回上封信的原因。可以推断,陈琳这封信至少是袁绍写给臧洪的第二份信。可以看到袁绍一直没有放弃劝降臧洪,可是臧洪还是坚持的说“知其计定,不复渝变也”。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5)

图5、 陈琳

接下来臧洪先是表达了对袁绍一直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紧接着提到了张超雍丘被围没能解救的事,进而说“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轻重殊涂,亲疏异画,故便收泪告绝”,说明了自己为啥会离开你袁绍。

接下来,臧洪讲了几个曾经跟随过袁绍的人的经历,说明袁绍你早有不臣之心。这几个都是曾经跟随过袁绍的人,包括张景明、吕布、刘子琪。袁绍你自己想“实且欲一统山东,增兵讨雠”称霸关东,然后在挟天子以令天下;而对待手下的谋士更是“慕义者蒙荣,待放者被戮”,追随你想法的就加官进爵,不追随你的就一个个被杀。而我固守这座城池而不逃亡别处,是为了大义,而不会为主人你的意思奔忙,你也别那什么忠心来框定我,你说的那些界定不了我臧洪。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6)

图6、申包胥

紧接着,臧洪又申诉了袁绍对他的指控,袁绍在信中这样指责“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于伍员,不当号哭于秦庭矣”。稍微解释一下,袁绍引用了伍子胥、申包胥一个故事,伍子胥复仇楚国之后,占领楚国国都,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在秦国的朝堂上哭了七天七夜。袁绍指责臧洪不应该像申包胥一样,是指责臧洪去各处搬了救兵,其中包括北边的公孙瓒、西边的黑山贼。在回信中,臧洪同时为自己所联合的黑山贼做了解释,说他们已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在回复的最后,臧洪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坚守城池的决心,说“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吾子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长安”。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7)

图7、臧洪(百度百科)

从臧洪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汉献帝东归安邑或被曹操迎奉到许都。在大家的惯性认知里,袁绍、曹操这一边依然是站在朝廷对立面的;而那一边是李傕、郭汜为首的西凉军团、公孙瓒、袁术,甚至已经归附朝廷的黑山贼、白波军等。

袁绍看到臧洪的回信之后,知道这家伙肯定是不可能投降了,于是就增兵猛攻。而城内已经坚守一年多了,粮草已经耗尽,又没有强援,臧洪知道城破是迟早的事,自己也难免一死,就召集自己手下的军官们说:“袁绍暴虐,图谋不轨,而且不肯救援我的老上司张超。臧洪我处于大义,不能不死。而各位平白无故的遭此灾祸,我实在于心不忍,希望各位在城破之前,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先逃出去。”可是大家都被臧洪的行为所感动,手下的官员、士兵都不忍心去。不过他们不离去也很难再坚持下去了,城里的粮草已经断绝。臧洪甚至杀了自己的妾,以“吃人肉”的方式继续坚持。大部分都先后饿死,却没有多少逃跑的。

曹操灭袁绍后的势力地图(为啥曹操灭张邈张超一族)(8)

图8、陈寿著三国志铜雕

自古以来的围城战,都异常的惨烈,吃人肉的事,常有发生。战争越到惨烈的时候,人性中的恶,便展现的越发明显。可是为啥三国志会这样记载绝境中的臧洪?确实臧洪身上有着一种古人认为美好的东西——忠贞与大义。因为臧洪身上这难得的特质,我们才在三国志中,看到了那么多对臧洪褒奖的言语。陈寿将这些事,记载在三国志中,一定也有当时整体文化氛围下,社会舆论对臧洪行为的褒奖。确实臧洪的行为,是符合两千多年来儒家忠孝的价值观的。

不过,臧洪也恰恰站在了儒家价值观的悖论之上,什么是忠孝,什么是大义?对张超算忠,对袁绍就不算?背弃朝廷算不义,那背弃袁绍就不算不义?这些悖论,是很难用言语去回答的。可恰恰臧洪用这样的行为证实了什么是忠孝大义。可是不论臧洪怎么忠孝,城还是破了,臧洪也被捕了。袁绍会怎么处置臧洪?


历史深处和您一起重新打开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