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继理念之后又一个新造出来忽悠人的词汇!

无论是在课本还是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在大约2000年之前,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想法或者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系统性总结的时候,只会说“我的观点是……”或者这里把观点说成是想法;或者高大上一些的话,人们会说“我把……定义为一个……概念(或理论,或观念,或观点)。”当时绝对没有理念这一说法!

格局一般是什么样的(格局是什么怎么来的)(1)

成功学的兴起造就了许多专门给企业家上课的营销大师。他们有没有做企业的真本事不好说,但是忽悠人的口头功夫绝对一流!

为了显得自己高大上和与众不同,他们先是造出了理念一词。其实不就是观点,想法,理论或观点的意思吗?不就是把肉沫粉丝包装成了蚂蚁上树吗?因为恰好迎合了绝大多数追求高大上的人的需求,理念就此诞生且流行了起来!怎么总感觉有股 人谷 的气味在里面呢?!

理念这东西还好,只是偷换概念的小问题。而大师们造出的格局一词可是真真正正在忽悠和欺骗普通人了!

听了他们的话,“还真是!果然是我的格局太小了,所以我一直就只能在底层摸爬滚打。”什么?您也认同?好吧,难道不是上当?

这里通过两个历史事件来剖析一下:

一. 乐毅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几乎灭了齐国,并且在后来的怀柔政策下几近将齐国同化为燕国的一部分。不幸的是,燕昭王死后,在燕惠王的猜忌下,乐毅被迫放弃了之前的所有努力而逃亡他国,燕国也因此被打回了原形。

这里,哪个大师敢说燕惠王的格局太小了,他根本就不想发展壮大?难道站在最高位上的人天天只想着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难道他不是在考虑天下?事(失败)后燕惠王追悔莫及,可也只是他自己性格和心胸的问题,与所谓的格局着实无关!

二. 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在大臣范蠡和文仲的鼎力帮扶下终于灭了吴国。为了防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范蠡老早就单飞了,而文仲后来却因为勾践的猜忌而被赐死。经历如此的大起大落,我们能说勾践的格局太小了吗?何况在杀了文仲之后,越国还成了当时的霸主呢!

那么大格局的勾践怎么就容不下共患难且始终与其一心的臣子文仲呢?总不能拿“格局大,所以要杀掉臣子”这样的话来搪塞众人吧?应该反过来讲: 那么大的格局还容不下一个臣子?似乎又只是一个心胸的问题,而与所谓的格局无关!

假如说非要给成功人士戴一顶高帽子的话,这样的词也是从古就有很多的呀!有眼界,有志向,有志气,有抱负,有长远打算,高瞻远瞩,矢志不渝,励精图治……

看看,难道不是那些大师又造出了一个格局的词来欺骗大家吗?纯属误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