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长宁区少年宫举办了“玉兰花开”建宫60周年活动。演出、展览、主题游园会……丰富的活动将新老“宫友”们拉回到了他们的“匆匆那年”。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


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在意趣盎然的草坪上、在少年宫各个区域,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为少年宫庆生。曾为少年宫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导和老师纷纷回到少年宫,讲述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与当前的少年宫人一同回味少年宫艰苦奋斗的风雨历程和激荡人心的动人岁月。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3)


演出活动围绕少年宫的七个特色项目:合唱、舞蹈、书画工艺、戏剧、民乐、围棋及群文活动开展,凸显了少年宫近年来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成果。“庆祝长宁区少年宫建宫60周年迎新主题游园会”也在当天下午热闹举行,大家以邮寄感恩卡、指印祝福花、穿越时光廊等方式,感恩师长、回味成长。


60年来,长宁区少年宫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校外教育新思路。在“循真、育善、至美”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一代代少年宫人兢兢业业,用心服务于长宁区艺术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用爱成就孩子们的金色梦想。


少年宫的发展变迁


长宁区少年宫地处愚园路 1136 弄 31 号。原为中国近代名人王伯群私人住宅,为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于 1934 年建成。1952 年6 月1日建立区少年之家。1960年1月1日改制为少年宫,是长宁区教育局领导下的综合性校外教育单位。


20世纪60年代——启航。1960年1月1日,长宁区委、区政府把愚园路上一幢漂亮的小楼拨给了少年宫,从此白云楼里乐音飞扬,小草楼里绘出梦想,红花楼里探索科学,快乐的红领巾们相会在这里,金色的童年从这里启航!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4)

1960年拍摄的少年宫主楼


20世纪70年代——建设。自己建造剧场,亲手打磨道具……少年宫人用勤奋创造新篇,用心耕耘这片教育的土地。在这片茵茵草地上,各具特色的夏令营活动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5)

1973年,少年宫教职工自己动手修建剧场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6)

1978年夏令营活动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7)

“勇敢者的道路”登攀设施


20世纪80年代——开拓。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少年宫,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个个学生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少年宫创办了中国儿童第一张报纸——《小主人报》,让孩子们有了当家作主的实践阵地;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爱科学学科学”、“驾火箭添新星”等少先队活动欣欣向荣。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8)

《小主人报》记者采访美国登月宇航员杰姆·欧文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9)

少年宫组织开展“学赖宁爱长宁”活动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0)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1)


20世纪90年代——情怀。改革潮涌,日新月异,少年宫里也热闹非凡,“大风车”、“小火车”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童年,“红领巾电影院”、“330体验营”、“消防夏令营”、“小小英语角”……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的舞台。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2)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3)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4)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5)

“大风车”给许多孩子带来了美好的童年记忆



21世纪——扬帆逐梦。步入新世纪,少年宫旧貌换新颜,白云楼回归、红花楼改建修缮、建造“欢乐园”,这座瑰丽的童话城堡不断完善。“红领巾阳光体育”、“雏鹰争章行”、“影视小达人”……焕然一新的少年宫里一个个品牌项目应运而生。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6)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7)

少年宫欢乐园“奇趣树屋”


“城堡学艺之旅”让孩子们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特色课程;“欢乐周末”全家总动员让亲子共享欢乐时光;“红领巾相约中国梦”、“E时代小先锋”、“微电影小编辑”等与时俱进的活动开发兴趣和潜能。如今少年宫已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8)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19)


少年宫特色课程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长宁区少年宫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活动项目和品牌。


民乐项目作为少年宫的传统特色项目,多年来,坚持“金字塔式”的多级乐团梯队建设,包括:长宁区少年宫民乐A团、长宁区少年宫民乐B团、柳琴乐团、弦乐团、弹拨乐团、吹打乐团,同时开设多种乐器的公益班,并形成校内外艺术教育的良性循环。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0)

少年宫弦乐团


书画工艺项目经历了发展壮大、新老更替和传承延续。长宁区少年宫书画工艺表演团自1991年由上海市教委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队以来,建立了市、区、宫三级梯队,并开设有工艺美术、儿童绘画、书法、沙画以及专业素描、雕塑等多个分类课程,培养综合人才。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1)

工艺表演团学生在松江方塔现场剪纸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2)

学生参与少年宫枫杨楼墙体彩绘


舞蹈项目坚持以“舞蹈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全面 特长”为目标,以创作、教学、演出一体化的少年宫舞蹈教育的模式,培养了一支支具有高水准高素养的学生梯队。长宁区少年宫舞蹈艺术团成立于1997年,目前有女生舞蹈团和男生舞蹈团,师生共同创作了大量作品,在各级演出比赛活动中屡获佳绩。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3)

参加上海市舞蹈展演


合唱项目开设基训班2个、合唱团队5个。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在各类艺术展演及社会公益活动中展现自我。少年宫合唱团是一支公益性培训团队,成立于1995年,为长宁区重点艺术团队,曾荣获“小百灵”全国示范少儿合唱团称号。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4)

合唱团和周小燕教授合影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5)

少儿合唱比赛展演


戏剧项目在几代戏剧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引进美国儿童音乐剧教育的先进理念,学员们从演唱、舞蹈、台词、表演,到服装、化妆、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全程参与,通过跨各个艺术门类的通识性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劫,来提高学员的综合艺术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6)

少年宫戏剧朗诵组在排练小品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7)

音乐剧表演


围棋项目是少年宫的又一重要品牌。少年宫曾承办、协办多项市区及全国重大围棋赛事。学员们曾在2001年上海市小应氏杯围棋比赛中,囊获所有比赛组别的团体冠军。少年宫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围棋协会先进单位,为长宁围棋教育不断做好做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8)

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


此外,少年宫还有各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快乐有趣的群文艺术活动,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涵养品性,提升素质。


80年代成都少年宫(长宁区少年宫60岁啦)(29)


独树一帜的建筑

绿意盎然的草坪

枝繁叶茂的百年玉兰

……

你记忆中的少年宫,是怎样的?

留言分享你和少年宫的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