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奇葩同事,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工作以后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我不会因为这句话而放弃在同事里面去寻找知心的朋友。我很自然地和一位我们在公司的处境有些类似的朋友,并且我们聊起了生活上的私事。

在日常交流中,我会和她说很多的事情。在听完我的吐槽或者感叹以后,这个朋友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是一个××的人。”有时候还会加上“和我挺像的”这一句。

我突然之间意识到了这些句子里所隐藏的一些可怕的黑魔力——这个朋友在有意无意地给我贴标签。

迷茫的一地鸡毛(什么狗屁标签都见鬼去吧)(1)

不仅他人会给你贴标签,有时候我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也会给自己贴上标贴。家里有兄弟姐妹的人一定体会过那无形之间的争宠。小时候,我就懂得观察别人的表情以此来推断我的行为是否会得到他人的喜欢。我发现只要隐藏自己内心的不快,迎合他人的喜好,就能够得到他人的喜欢。

这个时候的我就开始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乖孩子=成绩好 不顶嘴 做家务 不否定他人观点 笑”。大多数时候,我只做到了不顶嘴和做家务,然后别人说什么我都会回复“是啊”“没错”“我也一样”,其实,光是这样的话就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好感了。

迷茫的一地鸡毛(什么狗屁标签都见鬼去吧)(2)

这就是很常见的“标签效应”,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物品都会明码标价来确定这个物品的价值。自然而然地大多数的人都开始被明码标价贴上了价值的标签。根据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词语名称时,那个人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标签效应的出现总是带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其好坏都会强烈影响到个人意识的自我认同,使得人们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不好的标签会导致人走向堕落和沉沦,同样,当一个人贴上了一个正面的标签以后,也会促使对方在态度和行为上做出积极反应。比如一个学生本身不是那么地优秀,但是老师有意无意地在班上透露出对这个学生的喜爱以及肯定学生的勤奋刻苦,认为这一定是一块会发光的金子。渐渐的,这块金子慢慢地被挖掘出来并发出耀眼的光。

迷茫的一地鸡毛(什么狗屁标签都见鬼去吧)(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人生是被“标签”出来的,比如某人在童年时期酷爱写作,并暗自下定决心以后要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但是父母朋友们都说他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还是要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比较实在。最后,正如父母朋友们所言,他没有成为一个作家。在某一层面上分析看来,这个人没有成为作家,并不是说他没有一点天分的,他或许努力的时候总是想到这个标签,甩头把它丢到脑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到这个标签,甩头丢到脑后。可是最终还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这个负面标签的消极作用影响并选择了放弃。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位有着什么样的头衔和名誉,卸下这些东西,你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你吗?

撕掉别人给你的标签,让它们见鬼去吧!迎合他人的想法和喜好的人都是笨蛋!你的人生用不着他人来定义,跟从内心勇敢做自己。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你可以摸摸心脏问问自己:这么做了以后,我会开心吗?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会不会后悔和遗憾?在遇到困难怀疑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告诉自己:我是不是被他人或自我的负面标签影响了?

迷茫的一地鸡毛(什么狗屁标签都见鬼去吧)(4)

只要当初的自我定位是正确的,埋头前进就对了。在可以计算出的人生中,我们要争分夺秒做自己。别人嘲笑你的时候,你要加倍努力。别人的流言蜚语,你也无需在意。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我们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这种不可预测恰恰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的精彩。踢掉硬套上的鞋,光脚踩在人生的道路上,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