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发生辐射泄漏后,为控制反应堆温度,需要持续注水进行冷却降温,虽然核废水可以用来循环冷却,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临海、地势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渗入,这样核废水就变得越来越多了。据日本政府此前公布,截至2021年3月,已储存了125万吨核污水,且每天新增140吨,东京电力公司称到2022年秋现有储水罐将全部装满,且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

福岛核废水里的放射性物质(日本福岛欲排放核废水中的主要残留放射性物质)(1)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使用过滤设备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是其中的“氚”[chuān]难以从水中清除。

氚是元素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氚的专用符号为T,氚核的符号为t,也被称作超重氢。自然界的氚,是宇宙射线所带的高能量中子撞击氘[dāo]核,通过核反应生成的。氚与氘一样,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自然界氚的总量,在热核武器试验之前约为900克,雨水中氚含量的测定值约为几氚单位TU(或氚比 TR)。1TU或1TR代表10的18次方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氚原子。热核武器试验后,自然界的氚量已经急剧上升。氢弹试验放出的氚大部分会留在同温层。由于氚的β衰变只会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会对人体有害。

氚最容易在高温条件下与氘实现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1千克氘相当于4千克铀-235、8600吨汽油或11000吨煤。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进行氚氘热核聚变自持反应堆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氚除了用作核武器的材料外,其他用途很多。用加速的氘核来轰击氚靶可以通过这种核反应产生12~20兆电子伏的单能中子,对核科学技术的研究非常有用。氚水是水的唯一理想的放射性示踪剂,在地下水分布的测定,水库渗漏的测定,河流、湖泊、泉水流动的跟踪,冰川运动的观测以至水文学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应用很广。氚和 氚标记化合物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尤其是生物、医学、生化、生命科学等的研究特别有用,在细胞学研究,生物吸收、合成、分布、代谢研究以及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示踪剂。另外,由于氚的毒性低,只放射低能量的纯β -射线,用氚标记的化合物与荧光粉制成的发光涂料已取代了镭发光粉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氚属低毒性核素,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12天,在人体内的最大容许积存量为7.4×10的7次方贝可。氚在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和露天水源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分别为185和1.1×10的4次方贝可/升。

虽然氚元素的放射性很低,在未和人体接触的情况下,并不会直接穿过人体,但它却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进到人体里面。或者通过进入动物体内,间接被人类吃进肚子里。人体在接触氚元素后,很可能会出现染色体畸变的情况。

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12.323年。想要把核废水的氚含量降到可控标准,也就是现有含量的3%及以下,则需要至少5个半衰期,也就是60年的时间。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日本最好是先把放射性废水收集起来,再衰减两到三个放射期,最好是四个放射期。换句话说,就是再存放30到50年,然后再排放到海里去这样更安全。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