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爱逛市场,80后、90后乃至00后,从小就跟家人逛着“早市儿、鬼市儿”,还有各种好吃的聚集的夜市儿。似乎摆地摊对于这座北方的城市来说,是一种多年以来无法舍弃的市井文化。
天津本是休闲之城,
春夏秋三季,夜幕降临,吹着夜风“马砂”(马路砂锅),是老天津打开夜晚的方式,而天津市井生长的土壤,还并不是全在于“吃”。
一个市场野蛮生长,往往是从“服装”“百货”开始的,开始可能是附近的老少爷们、大嫂子小媳妇的练摊儿,后来就有开着家用轿车,一掀后盖,挂出“外贸退单”的夫妻档,等到卖盗版CD、DVD的大哥们打开100多分贝的大喇叭,一个集市的核心就已经成型了。
这几位摆摊老太,可能就是一个集市的雏形。(图为黄家花园西安道路边的小摊。)
随后打气球、套圈、摇摇车各占空地,小吃摊子见缝插针,如果不受干预,半个月、一个月就足够一个集市打出名号了,都说28天会给人养成一种习惯,这种市井烟火,这样“有温度的街”更是留给天津娃娃几十年的街头记忆。
有各式各样的小摊子,卖小饰品的,卖衣服的,卖包的,物美价廉,衣服鞋帽都不贵,一般50元以内,小饰品一般20元左右拿下,边吃边逛边砍价,简直就是天津的旺角、尖沙咀!
佳园里13年(2004-2017),凯莱赛20年(2014年改造),洪湖里20多年,王顶堤30年以上(2018年底关闭)、中山路20年、小海地20年,这些天津人记忆中的地摊市场都被关停改造,就连专门开给游客的辽宁路小吃街,也在重开8年之后,关张了事。
为什么说天津人超爱地摊呢?100年前,这个城市平民的“摊”生活就“无法无天”了。
最早的市场是南市
1920年代,在海河东岸(现河北区)和南市有两处夜市。河东夜市位于海河东岸金汤桥东口,往东过三个路口,几百个小摊一字排开,售卖日用杂货、小吃等。
南市夜市位于南市商场附近十字路口,经营百货、杂货等,还有出售书报杂志、茶食糖果,以及修眼镜、配钥匙等摊位。入夜电灯成串,明亮耀眼,行人亦十分拥挤。
南市可算天津夜市、乃至中国平民夜市的“鼻祖”,它地处交通要道,有电车从附近通过,每天流动人口的数量相当大,尤其是在城市里谋生的“单身汉”和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成为主要的光顾者。
这里的地摊商业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下层,摆列着破烂裤褂的估衣摊子、售卖各种日用小物品的杂货摊、剃头的挑子、卖野药者、“拔牙”的野医、耍把势卖“大力丸”的,可谓三步一摊,五步一桌。
天津卫的老百姓,就是从河北鸟市、老城南市、河东地道外、西门天宝路、西开黄家花园一路逛着地摊,进入了新社会。
到了改革开放年代,摆摊儿再次兴起。
“摆摊界”的有老有少,主力军是因各种原因提早退休的中年男人,他们跟不上潮流的网络电商,也没有体力去经营一家店铺。
作为摆摊人,起早贪黑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卖早点的摊位,晨起三四点都算是晚的。
早起磨豆浆、点豆腐、炸果子、包馄饨、切锅巴菜……那句简单的吃顿早点!融入了许多摆摊人的辛苦。
对于逛街的人来说,吃过饭散步驻足个几分钟,跟老板砍砍价,带件儿小玩意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而摆摊人没有光鲜衣着,无法靠学识谋生,更谈不上老有所依,甚至是常被边缘化的群体。
这里没有所谓月入上万元的摆摊神话,只有勤恳换来的养家糊口和孩子的奶粉钱。
当然,天津还有一类地摊儿,是旧物摊和书摊儿。
这两类地摊儿讲究的眼力和缘分,摆的谱和傲娇,最有名的当然是鼓楼周四大市、沈阳道古玩市场以及古文化街旁的定期书市。
天津人本着一股“千金难买爷乐意,自个活的舒坦就好了,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的傲娇劲儿,是天津人的生活态度。看似粗糙实则细腻柔软,质朴又包容万物。
地摊可以作为一项谋生的手段,可以作为梦想起航的开始,还可以作为交朋友的平台。
不论最初是什么目的,谁都不可能摆一辈子地摊,但有时天津人摆摊能交到一辈子的朋友。
天津人摆出了特色、摆出了个性,超脱地摊的概念,摆出自己的天地。
街边小摊就是一座城市的缩影,那里有当地人最原本真实的样子。
但近几年来,天津的小摊在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那份独特的市井味道在慢慢变淡。最令人怀念的,除了浓郁的市井味儿,更是天津人的热情。
那些“早市儿”、“鬼市儿”,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而这些存活在街头巷角的摆摊族,数年来以或清脆或质朴的吆喝声鲜活了城市的生命。
他们似乎没有自己,却默默温暖了一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