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老杨群工”是金凤镇党委、政府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着眼加强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于2015年10月提出“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的服务理念,总结提炼原综治办主任杨永根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从事信访调解工作30余年的方法经验,形成群众工作“人、法、德、理、事”五字法、纠纷化解“忍、静、听、看、说”五技巧、民事调解“问、查、议、调、办”五部曲,整合综治、司法、派出所、法庭、交巡警、群团、民政、社保等多方资源,建立老杨群工1站10室150点,依托重庆群工系统和“五彩金凤”微信公众平台,线上线下服务群众、服务园区、服务发展,变“五龙治水”为“五指成拳”,变“一条龙”为“一站式”,快速办理民生实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推进法治、德治、自治,努力构建“大党建、大政法、大综治、大群工、大民生、大和谐”格局,形成“金凤一群‘杨’,专帮百姓忙”的局面。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1)

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调研金凤镇“老杨群工”工作情况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2)

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调研金凤镇“老杨群工”工作情况

“老杨群工”工作解读

两年多来,金凤镇着力架构“老杨群工”服务网络,明确机构和人员职责,总结推广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整合基层工作内容,采取五个五举措,逐步实现服务群众的组团化、清单化、便捷化。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3)

金凤镇党委书记周文杨向媒体记者介绍“老杨群工”工作情况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4)

“老杨群工”站站长杨永根向记者介绍调解工作卷宗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5)

“老杨群工”工作站站长杨永根回答记者提问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6)

“老杨群工”金凤园区工作室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7)

“老杨群工”朱家院子工作点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8)

“老杨群工”朱家院子工作点

老杨杂事谈(有事找老杨老杨帮您忙)(9)

“老杨群工”海兰村工作室

金凤镇通过归纳总结杨永根同志从事调解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老杨群众工作法五字诀,即“人情事理法”,每字诀各有三个要则。今年3月,金凤镇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经过有关领导的指导后,将五字诀修改为五字法,即“人法德理事”,具体内涵如下。“人”:“以人为本、待人以诚、做人以真”;“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调解”;“德”:“弘扬大德、恪守公德、严明私德”;“理”:“弄清事理、讲明道理、依据公理”;“事”:“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办事”。新的五字法成为全镇群工员尊崇的群工秘笈。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金凤镇还推行五技巧:忍、静、听、看、说。“忍”:即忍耐、忍受、隐忍。“静”:即冷静、安静、静语。“听”:即倾听、探听、听势。“看”:即查看、观看、看待。“说”:即述说、说合、说明。金凤镇还把握民事调解五部曲:问、查、议、调、办。“问”:即问清事由。“查”:即查明真相。“议”:即初步判断。“调”:即开展调解。“办”:即督促履行。

聚合五方资源,建立“5 N”综治中心。金凤镇整合“综治、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白市驿法庭、交巡警勤务八大队”等五个基层政法部门 “园区公司、律师事务所、代表委员调解团”等N方力量,加强联系沟通,紧密围绕“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达成共识,共同担负起保障辖区平安稳定的政治责任。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派员常驻群工站,法庭、交巡警在站内设立咨询岗,涉及民事诉讼、交通事故伤害赔偿调解等派员参加。政法部门改进服务方式,服务触角更加靠近群众,更加便民利民。五部门相互借力,建立起民生保障一条龙服务,疑难问题跨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各部门驻老杨群工站联系制度,多元化解决纠纷办法,降低调解难度和人力成本。代表委员、律师等N方力量协同参与,在服务园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主动配合,实现资源互补,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成立五支服务队伍。通过整合镇级服务群众工作力量,金凤镇成立民生党建、民情收集、民纷调处、民事办理、民风涵养五个老杨群众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镇党委领导担任组长,数名党员干部牵头,明确责任,做到组团服务、精准服务。组建党员、团员、干部、代表、巾帼五支老杨群工队伍,动员镇村(居)组三级干部、骨干党员、热心志愿者等1000余人参与到“老杨群工”中,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服务员、信访代理员、民意信息员、基层调解员、问题调研员,形成干部人人当老杨的局面。镇机关设立党员示范岗,把“老杨群工”作为周一工作例会重要内容督促推进。村居结合有职党员承诺践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认领群工岗位。

“老杨群工”把握五个原则。

1.群众工作的五个原则:一是科学化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获得更多福祉。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依靠群众力量与遵循客观规律相结合。二是社会化原则。广泛吸纳包括党员、干部、职工等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到群众工作中去,大力培育群工、社工力量,使他们成为工作的有力助手。三是问题化原则。注重问题导向,转作风、抓落实、持之以恒,通过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群众认可。四是差异化原则。深刻认识人的需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者随着需求的满足而产生新的需求这个客观规律,不断改进政府自身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五是创新化原则。运用新发展理念,创新运用网络、微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勇于探索加强和改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机制、方法措施,让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具有鲜活的时代特性。

2.矛盾纠纷化解的五个原则:一是依法化解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将法、理、情融合在一体,引导当事人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维权、理性维权。二是客观公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时地位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公道中立、正面引导、平等协商。三是勇于担当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把服务群众的战线前移,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推进干部下访群众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及时排查受理。四是诚实守信原则。以诚待人,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汇报,在教育群众和说服群众时谨言慎行。教育引导当事人讲诚信,加强调解协议的兑现跟踪。五是预防为主原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预防的着力点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上,把各类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金凤镇就“老杨群工”建立五大保障体系。

金凤镇强化组织、人才、经费、阵地、体制机制五大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方面。成立金凤镇老杨群工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专职副书记任主任,政法书记、组织委员任副主任,各村居群工室明确由支部书记任主任,村居主任、社区民警任副主任。镇党委定期研究老杨群工,将其打造为党建、群工双品牌。二是人才保障方面。金凤镇整合政法工作力量、群众工作力量、组织工作力量,把所有基层服务人员都纳入群工队伍,分层进行培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能力。三是经费保障方面。金凤镇逐年加大投入,确保每年用于民生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60%,更新完善站室点硬件,出台群工点负责人补贴标准,加强群工的宣传,购买法律顾问服务。四是阵地保障方面。金凤镇建立规范的服务阵地,群工室指示完善,楼栋、院落点亮出了牌子。五是体制机制保障方面。金凤镇创建“互联网 社会治理”模式,搭建线上与线下服务平台,开通“五彩金凤”微信公众号,设立“有事找老杨”、重庆群工等问题反映端口,在线解答群众的咨询,评选最美“老杨人物”和最美“老杨基地”。

“老杨群工”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取得好效果。

在推进“老杨群工”服务机制中,金凤镇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在全镇“老杨群工”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下,“老杨群工”在解决民生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取得了“三个好”的效果。

(一)服务群众好。金凤镇针对群众诉求复杂多样特点,建立“点室收集、镇站指挥、分类处置、分级负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问题解决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一是办理民生实事好。老杨群工室、点一大批基层骨干,着力民生党建,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群众工作日、群工系统、五彩金凤微信公众平台等收集群众意见,2016年来办理了1551条意见建议。二是矛盾纠纷调处好。老杨群工站组建以杨永根同志为首席调解员的专业调解队,实现专业服务。深入开展干部接访下访群众工作,完善预警、研判、督办机制,实行领办销号。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签批分办群众意见,承诺办理时限,所有事项实行台账管理、挂单办理,每周跟踪督促并通报办理情况。凡进度滞后的,督促提速;群众不满意的,责成整改;超期未结的,对责任人个别谈话,限期完成。自2016年以来,“老杨群工”共开展政策法制宣讲230余场次,接访下访3483人次,解决群众反映事项2500余件次,协调兑付民工工资4461余万元,涉及2970余人。去年以来,实现群众信访问题100%回复,群工事项办理满意率99%,老杨群工站化解纠纷零反弹。连续六年实现到区大规模集访、到市进京非正常上访、重大恶性事件“三个零发生”。

(二)“三治”融合好。金凤镇推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在乡村振兴中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一是坚持依法治理。始终坚持运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发挥律师调解矛盾的第三方作用。群工站2017年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36件。如:去年底,某建筑劳务公司拖欠民工工资30余万元,群工站经过近1个月的协调,促成瑞都劳务与24名民工达成工资兑付协议,并经过法庭司法确认,保障了民工的利益。二是坚持道德教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社会意识、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发挥新乡贤、志愿者作用,挖掘和传承好家训、好家风。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大力褒奖善行义举,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化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三是坚持基层自治。完善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有效扩大村居民参与权、建议权、选举权、监督权。深化村居务公开制度,推进村居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成立美丽宜居乡村共建会,引导村居民参与五美家庭评选,改善人居环境。如:文昌村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通过五议三公开,稳妥完成848万元村果园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涉及4231人,发放过程中无一例矛盾发生。

(三)各方评价好。一是领导评价好。金凤“老杨群工”得到中央政法委、国家信访局、重庆市委政法委、重庆市综治办、重庆市信访办、九龙坡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2017年6月,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到镇调研后,评价“金凤‘老杨群工’始终坚持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把权益维护在第一时间的办法很好,无论在体制机制建立,还是线上线下服务群众,堪称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典范,应当长期坚持下去,其方法可总结推广”。2017年11月,中央政法委调研组副组长张相军到镇调研后,认为“走了全国20多个省市,像金凤这样对政法资源、社会资源整合得这么好,综治群工网格做得这么实,化解矛盾成效这么好的地方非常少见,令人印象深刻,堪称重庆的‘枫桥经验’”。2018年3月,重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强调研视察“老杨群工”后,对其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二是群众反映好。广大群众对老杨群工表示了赞许,认为金凤现在的干部服务态度更好了,办事更便民了。老杨群工站解决问题很及时,群众遇到大事难事急事,都知道找金凤的“老杨”,在群工站,部分企业和民众赠与“排忧解难、勇于担当”“情系企业、鼎力相助”等多面锦旗,也表明他们对“老杨群工”的认可。三是媒体宣传好。国家、市、区有关媒体对“老杨群工”进行了一些深度报道,其中2017年9月4日,《人民日报》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重庆篇)”以“群众有困难,老杨来帮忙”为题予以报道,增添了金凤镇抓好“老杨群工”的信心。

“老杨群工”简介

“老杨群工”人物的原型是杨永根同志,现任金凤镇老杨群工站站长,中共党员,生于1962年11月,1984年9月参加工作,系群工站首席调解员,曾在镇企办室、安监办、综治办等多个部门工作。该同志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勤勉敬业、为民解难,总结出一套群众工作秘笈,群众亲切称呼他为“老杨”。从事综治信访调解工作30余年来,由杨永根同志牵头调解的矛盾纠纷1960余件,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747件,调解兑现民工工资1.64亿元,解决工伤意外伤害赔偿335件,涉及金额3028.2万元。曾获得全国工业普查先进个人、重庆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全区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其先进事迹被《重庆日报》《重庆法制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