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轩||一默

东北菜谱家乡小吃(随笔东北特色小吃)(1)

说起美食小吃,你会想到兰州拉面、西安羊肉泡膜、重庆酸辣粉、杭州东坡肉、淮南牛内汤、河间驴肉火烧……中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深厚,名吃美食更是不胜枚举,各地小吃也各有其特色。

  我的家乡,地处祖国的最东北端的黑龙江,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冬季的寒冷,黝黑的土地,闻名全国的水稻、大豆、玉米,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一锅出,当然,也和这里的寒冷有关。

  小吃“一锅出”应该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下来的,也是劳动人民的一种发明创造。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一到大雪封山时,农活也忙个差不多了,有了剩余劳动力了,有的生产队就会组织一些人上山归楞(抬木头)、倒套子,那时上山干活的伙计们都是自带干粮、猪肉、干菜及玉米面等。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回到简易的地窨子(出工农民的宿舍)里,伙计们开始忙碌着做饭,乡下男人几乎都不会做饭,他们求的是吃饱就行。于是就把在家带来的冻猪肉切片、土豆切块、粉条子等烩在一起,上面靠着锅边上摆放一圈冻豆包或是玉米面的大饼子,盖上锅盖,大火烧炖,简单、快捷。菜熟了,豆包、大饼子也蒸好了,饭、菜一锅出来,由此而得名。伙计们吃着这香喷喷、热腾腾的“一锅出”,喝上二两小烧锅,解乏又驱寒。

  “一锅出”由原来的食材单一、做法简单的民工饭,渐渐演化成今天的东北特色小吃,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材的选择上也有了讲究和提升。

东北菜谱家乡小吃(随笔东北特色小吃)(2)

  现在的“一锅出”食材,多以小杂鱼、猪肉、猪排为主。小杂鱼,就是在当地河里打捞的鲫鱼、鲶鱼、嘎牙子(学名黄颡鱼)、鲤拐子(小鲤鱼)、柳根子、船钉子(又名蛇鮈)、麦穗子(又名麦穗鱼)、葫芦籽(学名黑龙江鳑鮍)等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这些鱼除鲫鱼、鲶鱼两种外都长不太大,就是这两种鱼也要控制在二、三两以下大小才可),再配以土豆、豆角、萝卜、鲜玉米段、南瓜等,配好调料、爆锅炸香,放入锅里由大火烧开,锅的一周帖上玉米和黄豆二合面的大饼子,盖锅,中火炖,文火煨。待肉烂饼熟,掀开锅盖,肉美、鱼鲜、饼香金黄,顿时让你的味蕾大开,食欲大增。如果你喜欢吃肉,就多放些五花肉或猪排,尽管大块朵颐;如果你喜欢吃鱼就多放些杂鱼,以满足你的味觉神经。

  这就是东北小吃“一锅出”,经过五六十年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更加保健、养生、科学、合理,荤素搭配,合理调剂,渐渐地成为了东北的一道名小吃。

  东北菜以炖闻名,“一锅出”就是东北炖菜中的精华。如果你来黑龙江,点上这道名吃,再要上一壶东北二锅头,和朋友开怀畅饮,也体验一把东北爷们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直率与豪爽!

东北菜谱家乡小吃(随笔东北特色小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