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去年,美国著名杂志《金钱》(Money Magazine)评选了20个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南京作为唯一的大陆城市入选。

据悉,这次评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物美价廉,即以旅行者相对负担得起的价格,收获活动丰富、设施便利且极为难忘的度假旅行。

南京之所以能入选,是因为去南京旅游没有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昂贵,却提供了不输一线城市的丰富体验。

南京,有历史,有情怀,有人文,有时尚。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

你可以在大报恩寺震撼于宏大悠久的佛教建筑,可以在总统府感受浓郁的民国风情,可以在秦淮河畔领略诗意和时尚的交汇,可以在灵谷欣赏花木扶疏的自然风光,可以在明孝陵体验皇家陵墓的肃穆与大气......

不论你是想来一趟历史怀古之旅,还是想有一遭自然风光之游,亦或只是想感受名城的繁华夜景、品尝多样的美味小吃,南京都不会让你失望。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走进南京,感受一下她的多元魅力和雄浑气象。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

泊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

关于秦淮河,有这么几句唐诗大家一定熟悉: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

前一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后面还有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借古讽今,感慨忧虑于当权者昏庸荒淫、沉溺于宴游享乐的情形。

后一句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后面还有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就位于秦淮河畔,东晋时的贵族王导和谢安曾居于此,昔日繁华的乌衣巷已然败落,在豪宅大院中聚集的燕子也散入的寻常百姓家,表达了作者沧海桑田的感慨。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

两首诗都借繁华来反衬破亡,破亡的感慨之所以深,是因为繁华之极:秦淮河曾是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兼十代繁华之地,更有人赞道:“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六朝时,秦淮河两岸是达官显贵宴饮作乐的场所。宋朝至晚清科举废除以前,位于此的江南贡院出了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古代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鉴于此,秦淮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除了江南贡院,中国四大文庙之一的夫子庙也位于秦淮河畔。如今这一景区叫作“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集中了瞻园、中华门、明城墙等名胜古迹,我们的南京之旅就从这里开始吧。

秦淮河之所以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是因为在新石器时代,沿河两岸便人烟稠密,南京的古老文化就孕育于此。秦淮河全长110公里,入城后的河段两岸雕梁画栋,画舫凌波,金粉楼台,鳞次栉比,被誉为“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

十里秦淮最精华的一段临近夫子庙,称为“泮池”(周朝时有“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的说法),江南贡院也在河畔,岸边是一列黄鼎红阁的画舫,对侧有二龙戏珠的照壁和戏台。

清晨的秦淮河静谧安详,游客稀少,小桥流水和绿树粉墙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清梦中。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

(古楼下、石桥上人迹寥寥,这座石桥叫“文德桥”,正好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月亮会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

(老街上的店铺还未开张)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

夜晚才是秦淮的主场,雕梁画栋都亮起了彩灯,游船画舫鱼贯而行,二龙戏珠照壁下正上演着戏曲,歌声和灯光交织弥漫在夜空,一片繁华盛景,正是“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

(二龙戏珠大照壁下正上演的戏曲)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

(古楼花灯璀璨,石桥上人头攒动)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1)

(商铺鳞次栉比,招幌亮眼,游人摩肩接踵,兴味高涨)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2)

夫子庙就位于这片繁华最核心的地方。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3)

夫子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六朝至明清时,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并列为四大闹市。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4)

夫子庙主要由孔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包括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庙内有反映孔子事迹的壁画以及展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珍贵文史资料,如果对国学感兴趣,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大成殿:夫子庙的主殿,殿内有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殿外有一座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5)

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中国其他地方的学宫都叫作“明伦堂”,唯独南京学宫叫“明德堂”,匾额“明德堂”三字为文天祥手迹。如今明德堂是雅乐宫,会定期演奏古代宫廷雅乐。堂外的院落中常会看到身着汉服的演员表演儒家礼仪。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6)

(夫子庙门口的状元邮亭)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7)

夫子庙东侧是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是县学、府学考试场所,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这里成为乡试、会试的场所。明清时期从这里走出的状元、榜眼、探花人数最多,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科举考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8)

如今的江南贡院是中国科举博物馆,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可以从中领略到科举千年发展的历史。

(江南贡院明远楼:中国保留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9)

夫子庙西南不到百米是乌衣巷,与想象中不同,这是一条十分幽静狭小的巷子,如果不是刘禹锡的名句,很多人一定不会在意这条隐藏在繁华老街中的小巷。

乌衣巷中有一座王导谢安纪念馆,展示有六朝文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的家世史料。离着不远有李香君故居,明末秦淮八艳中最有名的李香君也曾居于此。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0)

乌衣巷南边不远处是中华门。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修建于1366年到1368年,由南唐都城正南门基础上扩建而成,是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

城门后是瓮城,四道城门贯通形成三座瓮城,布局严整,构造独特,各城门均有能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有敌兵攻入时,千斤闸迅速降落,切断退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1)

中华门以东是老门东,之所以叫“老门东”,是因为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就有民居聚落出现。明朝时,中华门与秦淮河沿线成额外城市经济中心,老门东则是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2)

如今的老门东遗留的建筑多是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体现了南京老城的风貌,这里的咖啡馆、书店等都是古建筑的形式,还在老街上看到了德云社。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3)

秦淮游的终点,我们去逛逛瞻园。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4)

瞻园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也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瞻园中有一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布局典雅精致,楼榭亭台,清幽素雅,假山怪石,奇峰叠嶂。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5)

因着秀美的环境,这里拍摄过多部古装剧,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府等都是在瞻园取景。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6)

瞻园的假山比较有名,有南、北、西三座假山,有的雄壮、峭拔,有的幽深、生动,假山上有绝壁、主峰、山谷、水洞、瀑布、石径等小景,呈现出“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效果。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7)

众假山包围着若干水池,池中有两只黑天鹅、四只鸳鸯,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欣赏或喂食。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8)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29)

(瞻园中健身的老年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0)

瞻园不仅自然风光秀美,历史内涵也很深厚。

瞻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被赐予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作为府邸花园,清朝时这里是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府,如今瞻园中还展出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1)

作为一座让人“体验丰富”的城市,山清水秀必不可少,体验过了秀水,我们去看看青山。

游钟山

钟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被称为“紫金山”。

钟山上集中了很多名胜古迹:气势恢宏的明孝陵、雄伟庄严的中山陵、古朴幽静的灵谷寺......既能感受古代的佛教文化、六朝文化和明朝文化,又能感受近代的民国文化,可谓是南京的山水人文荟萃之地。

六朝第一位帝王孙权葬于钟山,明太祖朱元璋葬于钟山,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也葬于钟山,从古代到近代,钟山是帝王将相的葬地所在;天下第一禅寺的灵谷寺坐落钟山,以无梁殿和三绝碑闻名于世,钟山也是江东佛教胜地;从古至今,钟山均为军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多少悲壮惨烈的战斗在钟山展开,多少英雄志士的鲜血洒在钟山,钟山也是见证革命之地。

钟山是古都南京的骄傲和圣地。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2)

钟山之旅,从明孝陵开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因皇后谥号“孝慈”,故名孝陵。

明孝陵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是因为它开创了“前方后园”和“前朝后寝”的建筑形式,为此后500多年明清两代帝陵建筑所沿用,在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3)

进入明孝陵后,首先要经过一条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叫“石象路神道”,第二段叫“翁仲路神道”。神道并非笔直通向陵墓,而是在石象路和翁仲路间拐了个90度的弯,据说是为了避开孙权墓。

石象路神道上依次排列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和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4)

翁仲路神道上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队武将和两队文臣,文臣武将威严端庄,是陵墓的仪卫者和忠实守护者。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5)

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在夫子庙也看到了棂星门。棂星为天门之象,在古代,皇宫被比作天宫,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因此,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坛庙,作为点缀皇家建筑的标志性礼仪建筑。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6)

穿过棂星门,越过金水桥,正式进入了陵宫。

陵宫第一道门叫“文武方门”,这是现代重新修复的,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四个鎏金大字。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7)

文武方门后是碑殿,清同治年间建造,殿内石碑上刻着“治隆唐宋”,是康熙皇帝1699年南巡谒陵时亲题。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8)

再往后是享殿,建于明洪武十六年,用于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嫔妃的牌位。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39)

享殿正背有一道过门,通往墓葬之地,称为“阴阳门”,也叫“内红门”,此门将明孝陵分为“前朝后寝”的两个区域。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0)

过内红门后就来到了陵墓的最深处,这里有一座建在方城上的明楼,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明楼后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玄宫所在,至今尚未开启。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1)

明孝陵景区除了陵宫,还有不少自然和人文景点,比如中国四大赏梅区之一的梅花山、红楼艺文苑、紫霞湖、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等等,没有一处不让人赏心悦目。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2)

(东吴孙权大帝纪念馆)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3)

(六朝建筑遗址处的木桥)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4)

(被誉为“天池”的紫霞湖,山青水碧,风景佳丽)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5)

说到钟山自然风光最为秀美的地方,是接下来我们要去的灵谷景区。

“灵谷”一名来源于其中的古寺——灵谷寺,明代建孝陵时,朱元璋下旨将六朝古刹开善寺迁于此处,赐名“灵谷寺”。1931年,民国政府将其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灵谷最佳的游览时节是每年9至10月,此时桂花盛开,满园飘香,这里会举办桂花节。

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桂花已过,但万斛松涛,秀木佳林,秋色浓郁,景致醉人。

(景区门口万工池边层林尽染,此为灵谷八景之一——沧池松影)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6)

(游客争相在红叶下拍照留念)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7)

无梁殿是灵谷景区的名胜之一,为朱元璋敕建,是我国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殿宇之一,其历经600余年完好无损,闻名海内外。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8)

无梁殿后偌大的空地上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格外显眼,这棵树被称为“金陵桂花王”,孤植于灵谷景区中轴线上,生机盎然。9月中下旬时,桂花盛开,花色金黄,浓香甜润,沁人肺腑,是桂树中的上品。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49)

景区深处一座高塔巍然耸立,这是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灵谷塔。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0)

塔高九层,登塔后可俯瞰灵谷乃至整个钟山景区的风光,红枫如火,色彩斑斓,葱郁深秀,景色迷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1)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2)

景区另一处重要建筑是灵谷寺,灵谷寺始建于南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济公的原型)而兴建的“开善精舍”,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寺中有座玄奘纪念堂,堂中供奉着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3)

灵谷寺不远处有一块石碑,上书“灵谷深松”,此为金陵十八景之一: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曲径通幽,万斛松涛。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4)

感受过了古代的佛景帝陵,我们前往钟山的最后一站——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包括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筑,依山而建,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5)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建筑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是民国建筑的扛鼎之作。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6)

登陵时第一座建筑是博爱坊,整座牌坊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风格,牌坊中门横楣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二字,孙中山先生平时最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南京也因此被誉为“博爱之都”。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7)

再往上来到了陵门,中门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8)

最高处是祭堂,从博爱坊到祭堂共有392级台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59)

祭堂是中山陵的主体建筑,有三座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生”、“民权”的字样,中门上嵌有“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是世界著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所作,雕塑身躯凝重,目光深邃,让人难忘。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0)

祭堂后是安葬孙中山遗体的圆形墓室, 墓室中央有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卧像,供游客瞻仰,卧像之下的紫铜棺内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参观中山陵的游客不少,排队进入祭堂时还熙熙攘攘,进入后都不由地静默肃穆,表达敬意。

中山陵广场的东南有一座音乐台,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音乐台的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在整体造型上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细部的处理上,采用了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露天的音乐台于自然和谐融合,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表现出精湛的艺术风范,是自然与建筑的完美统一。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1)

(平时没有演出时,音乐台成了鸽子的游乐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2)

钟山风景区还有一处民国的著名建筑,就是美龄宫。

美龄宫的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因其位于中山陵西南的小红山上,又叫“小红山观邸”。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3)

美龄宫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外观采用琉璃瓦和传统彩绘,富有中国古典韵味,内部装饰具有西洋风格,比如采用西式取暖壁炉、宽大的落地门窗等等,建筑设计别开生面,被当年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誉为“远东第一别墅”。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4)

美龄宫原是拜谒中山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礼拜、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

如今的美龄宫是一座展示宋美龄传奇人生的纪念馆,设有宋美龄史料陈列馆、民国影院以及其他宋美龄相关展览,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了宋美龄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艺术家的传奇事迹。

(宋美龄的画)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5)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主卧)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6)

(宋美龄和蒋介石做礼拜的会堂,宋美龄一家信仰基督教,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也皈依基督)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7)

聊到民国的建筑和旧事,不得不提到南京的另一处名胜——总统府,下面我们就去总统府逛逛。

总统府

总统府位于南京著名的民国文化一条街——长江路上,这条路上还有毗卢寺、梅园新村纪念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府、江苏省美术馆等名胜,是来南京旅游不可错过的一条街。

总统府是民国政府所在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其实早在民国以前,这里就是风云际会之地。600多年前,这里是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时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建立了天王府......

(总统府中设有两江总督署展厅,两江是指清朝的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和安徽)和江西省,是清朝的财赋重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地)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8)

如今的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并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是了解民国建筑和近代历史的不二之选。

初到总统府,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门楼。这里原是清两江总督署的大门,太平天国时为天朝宫殿的真神光荣门,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了这座西方古典门券式建筑。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69)

穿过门楼后,一幢幢民国建筑屹立眼前,每一座都见证了民国时代的国家大事,下面挑几处分享给大家。

下图是总统会客厅前的台阶,民国时,领导人会晤前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马歇尔、司徒雷登、魏德迈等都曾在此驻足。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0)

(民国时期的打字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1)

子超楼:国民政府集总统府的办公楼;由于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子超楼是典型的民国公共行政建筑,设计者是近代中国建筑名师虞炳烈。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2)

子超楼中的总统办公室: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3)

行政院:国民政府的政权架构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行政院为五院之首,掌管内政、外交、财政、军政、文化、教育等国家行政事务。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4)

复园: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时期在这里建东花园,1864年清军攻破天京时被毁,现在看到的是2002年根据史料复建的东花园的一部分。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5)

煦园:总统府内的另一处秀美园林,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6)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位于总督署西侧的西花园,又称“西花厅”,是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此为大总统办公室;1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7)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内的总长会议室)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8)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内的孙中山办公室)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79)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内后是“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展览,以图片、文字、雕塑的形式再现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的前后事迹。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0)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意义非凡: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和民主共和国的诞生,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政策法令。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1)

总统府中还有一座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模拟景观,再现了天朝宫殿的昔日辉煌。

金龙殿:太平天国时期天王府的中心,重檐圆顶、栋梁涂金、龙飞凤舞、高大气派;此殿由洪秀全亲自设计督造,建成后为洪与众臣议政之处。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2)

和总统府同处一街,离得不远是江苏省美术馆,就位于六朝博物馆的对面,虽然不是什么知名胜地,但里面展出的画作一定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馆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美术馆,它的前身是国立美术陈列馆。60年代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后,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江苏省美术馆成为了具有国际标准的一流展馆,形成了明清书画、近现代中国画、近现代书法、中国新兴版画、中国水彩画、江苏水印版画、外国版画、民间工艺品等到十个专题系列,馆藏精品先后到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及欧洲展出,收获好评。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3)

馆中的展览会定期更换,我去的时候正展出“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下面就选几幅分享给大家。

《憧憬》:90后艺术家宋欣所作;这是一幅清新隽雅的工笔画,表现了以为蜀葵花海簇拥中赏花的少女形象,一只小猫好奇地注视着她,整幅画充盈着淡淡的诗意。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4)

《时代的声音》:画作由各个时代的电话和手机组成,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技术与审美,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5)

《采莲曲》:采莲姑娘和荷塘迷离交叠,唯美、梦幻、充满意趣。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6)

《时代华彩》:表现了少数民族欢歌热舞的场景。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7)

《90后》:表现了年轻人的个性和爱好。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8)

《新征途.热土》:表现了蒙古族的豪爽和酷,但一个汉子腰间别着小猪佩奇,可见粗豪中还有几分可爱。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89)

《时代华彩》:时代华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上一幅是少数民族的繁荣,这一副是如火如荼的工业生产。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0)

《金陵进行曲》:现在和未来。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1)

从上面的作品可以看出,江苏省美术馆展出的画作内容丰富,不拘一格,有的深奥有艺术性,大部分还是浅显且不乏魅力的,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欣赏得来。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2)

玄武鸡鸣

这一部分要带大家游览的是相距不远的鸡鸣寺和玄武湖。

鸡鸣寺位于玄武区鸡笼山东麓,道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南朝时,这里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明朝时,朱元璋重建寺院,取“闻鸡起舞、晨兴勤苦”之意,将寺院命名为“鸡鸣寺”。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3)

杜牧有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首刹就是鸡鸣寺。鸡鸣寺还是梁武帝颁布《断酒肉文》的地方,是汉传佛教素食制度的发源地。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4)

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于一体,楼阁参差,宝刹庄严,登寺可俯瞰下方的台城和玄武湖,金陵四十新景之“鸡鸣春晓”就位于此处。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5)

鸡鸣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要属药师佛塔,七层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蔚为壮观。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6)

从鸡鸣寺徒步到南京城墙,下来过一条街就是玄武湖。

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它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秦始皇南巡到此,陪同的望气术士见四周山势俊秀,就说金陵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山放水,使淮水流贯金陵,意图泄散王气,形成的湖泊称为“秣陵湖”,为玄武湖的雏形。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7)

六朝时玄武湖辟为皇家园林,后经历代能工巧匠扩建修缮,形成了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山水相映的美景,历代文人骚客都曾在此留下身影,宋朝时欧阳修曾赞道“金陵莫美于后湖”。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8)

玄武湖有五洲十景(环洲、梁州、翠州、樱州、菱州),有的以名花闻名,有的以奇石著称,种种盛景,不一而足,可以徒步于洲间揽胜,亦可泛舟于湖心观景,一侧是古老城墙,一侧是繁华都市,移步换景,心旷神怡。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99)

其他......

南京名胜古迹之丰富,真是让人指不胜屈,这都快上万字了,我发现相册中竟还有好几处景点只字未提,为了不至于篇幅太长,我就把剩下的地方浓缩在最后一部分中吧。

【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鼓楼区的狮子山巅,濒临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0)

阅江楼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皇家气派,有“狮岭雄观”的美誉。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1)

阅江楼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喻阅江揽胜之意,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阅江楼下有两座名寺——天妃宫和静海寺。

天妃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是明成祖朱棣为感谢天妃娘娘妈祖护佑郑和航海平安而敕建,郑和六次下西洋出航前和归航后,都专程前往天妃宫祭祀妈祖。现在宫中展出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史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2)

静海寺位于天妃宫西侧,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静海寺出名还有个原因是: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就在这里议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3)

【先锋书店】

先锋书店是南京的文化名片,在老门东、长江路、中山陵等地均可以看到它的分店,我们要去的是总店——五台山店。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4)

先锋书店创立于1996年,因为别致的品牌创意加上独特的经营模式,很快让它声名大噪,获誉无数:被CNN誉为“中国最美的书店”和“全球最酷书店”之一、BBC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十二家最美书店”之一......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5)

五台山先锋书店位于地下室,走近书店,可以看到艺术家和电影名人的海报、著名的雕塑、弯曲的沙发还有巨大的十字架,文艺气息非常浓厚,还充盈着宗教清洁,有一种别样的阅读氛围。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6)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历史也比较悠久。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国时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则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南京大学中有一些很有纪念意义的建筑,既漂亮又有内涵,是一些影视作品青睐的取景地,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前往拍照留念。

北大楼:建于1919 年,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和西式建筑的布局,是南京大学的标志建筑;电影《建国大业》里陈坤和张国立所坐的台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女主多次走过的草地均在北大楼。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7)

​赛珍珠故居:赛珍珠是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出生后便随父母来到中国并在南京生活了40多年,她在这座别墅里完成了处女座《放逐》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文学作品。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8)

【明故宫】

明故宫又叫“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的皇宫。

明故宫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历时二十六年,包括太庙、社稷坛、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华殿、文楼、武英殿、武楼、乾清宫、坤宁宫、春和宫、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等建筑,曾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后来清朝的故宫建筑也受到它的影响。但如今大多数建筑都不复存在,明故宫只是一座遗址公园​。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09)

如今的明故宫更像是一座普通的公园,外地游客穿园而过只能看到明朝建筑的零星基址,本地人则在空旷的草坪上踢球、聊天、放风筝......

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从六朝古都到民国首府)(110)

南京之旅到此告一段落,虽然我尽可能全面地把所见展示出来,但我知道,我的记录既不全面,更不深入。

南京的情怀,南京的丰富和雄浑,写一本书都不足尽括,何况区区一篇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