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笔者做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替学生的孩子取名从N多年前注释《论语》开始,到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笔者就把那些可以作为名字的字词搜集起来,并按照男女、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分类编排满以为弟子再索名不假思索便手到擒来,结果是十之八九被宝宝的爷爷奶奶“一票否决”,因为那些过于文雅的字词,或者老人不懂,或者粤语念着别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罗马音禤靐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罗马音禤靐龘(从禤靐龘说开去)

罗马音禤靐龘

这几年,笔者做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替学生的孩子取名。从N多年前注释《论语》开始,到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笔者就把那些可以作为名字的字词搜集起来,并按照男女、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分类编排。满以为弟子再索名不假思索便手到擒来,结果是十之八九被宝宝的爷爷奶奶“一票否决”,因为那些过于文雅的字词,或者老人不懂,或者粤语念着别扭。

于是,现在再遇到取名的事情——包括街道、建筑的命名,各类口号的征集——笔者几乎一概婉拒。

半月前看央视纪录频道的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看看那些教授的名字——蒋梦麟、张伯苓、郑天挺、朱自清、吴文藻、沈从文……个个蕴含十足而值得阐释,大有讲头,大有嚼头。立即显得各类算命先生那些“念念有词”不伦不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命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外文字母无法望其项背的。当然,命名又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其时代特色、长辈好恶、音节考究……哪一种都能够写出来至少一堆博士论文。然而现如今,取名这“大宗国粹”,也在渐渐被淡忘。

前天见到媒体消息:同学都喊他“喂”!香港学生被父母取名“禤靐龘”(xuān bìng dá音宣并达)而崩溃。该生的父母很迷信,出生时请算命师取了“禤靐龘”。禤虽然比较罕见,但是作为姓氏无可更改,明代有禤明德,我们身边广东海洋大学原学报主编就是这个姓。“靐”,表示雷声,和三个龙组成的“龘”,代表龙飞起的样子。全名粤语近音“圈凭踏”——全凭他!有着飞龙在天、飞黄腾达的寓意。可惜读起来绝对拗口,也无怪乎该生“特别希望能改名”。

30年前,商丘师专中文科新生中有叫“邵赟”者。班主任首次点名拿不准“赟”(yūn,音晕)字的读音,就用老教师交给的方法,留下三个同学的名字不点。而后问:“还有谁没有点到,请起立。”然后一一咨询“你叫个啥呀”作记录状,顺手把那个“赟”字用拼音标记。

这几年校订整理清代进士李晋熙的《滤云斋集句》,发现因为避讳“杜”姓,每逢“杜”姓或空格,或直接未刻。而诗人杜甫曰“少陵”,杜牧曰“牧之”,杜光庭曰“光庭”,杜荀鹤曰“荀鹤”。疑因敬仰诗圣杜甫之故也。

陈明远先生的《中国姓氏大全》收中国姓氏5600多条,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汉字。曾健戎等《中国现代文坛笔名录》600多页,琳琅满目。加起来不知道能够演绎出多少姓名。古代经史子集里的名言名句,也能够整合出无数的名字,为什么偏偏要相信那些“江湖半仙”呢?

广州越秀区某小学的老师告诉媒体,班上孩子的名字,三个土的“垚”,四个火的“燚”,已经算简单了。还有不少孩子的名字笔画很多,例如“爔”“曦”“灏”“睿”“馨”等。回想起来,还是偷懒有用:二女儿呱呱坠地,身份证、户口需要名字,笔者与内人一商量,从140多个鲁迅笔名里找出一个,三分钟搞定:宋它音。因为便于读与记,如今三岁半的小女“知名度”已经高于“三耳老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