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何成为湖北省自由泳的亚军,说起这段往事,跟他小时候有一场惊险的遭遇有关,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撤离南京,将陪都设在重庆。

南京到重庆,必然要经过三峡。而长江之险,险在三峡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岸叠嶂,隐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描写三峡的文字。

民国时,长江上多是摇橹划桨,悬帆趁风的木船。乘坐木船,顺水行舟,一日千里,快速迅捷,可是一旦逆水,那就只有借助纤夫之力了。

1939年春,天气乍暖还凉,浑浊的江水中,垃圾漂浮,四角尖利的浮冰,不时也会出现。袁隆平一家人从桃源镇起身,先是坐车步行,来到江边的码头,接着上了载人运货的木船,直奔陪都重庆逃难而去。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2)

世间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可是这三样苦活计加在一起,也没有纤夫苦。袁隆平一家人乘坐的木船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在江水中借助橹浆的力量前行,可是船进三峡的水道后,因为江面变窄,水流湍急,橹浆的力量已经被江水抵消,想要前进,除了借助纤夫的力量,别无他法。

小隆平站在江风料峭的船头,他看着肩膀上挂着纤绳子,在江岸石块、砂砾中拉纤的纤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觉。虽然他当时还是个刚刚懂事的少年,但他的心里,却也忍不住一个劲地问——他们为什么生活得这样辛苦。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3)

木船之上,不仅有袁隆平的一家人,还有十多名逃难的灾民,时局的动荡,悲惨的气氛,压抑得大家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小隆平虽然想向父母问一下心底的疑问,可是面对如此压抑的气氛,他也是没有开得了口。

十几个纤夫中,有一个衣不遮体的六十多岁的老者,他虽然步履蹒跚,可是拉纤的时候,身体如弓,始终也没放松过肩膀上的纤绳。他的肩膀已经被纤绳勒得血肉模糊了。

袁母看着不忍,她取出了小五毛的一件过冬穿过的棉衣,一阵一线,将这件棉衣改成了一个软软的纤套。

中午的时候,纤夫将木船拉到案边,他们将肩膀上紧绷的绳索,绑到了岸边的石头上,他们一边吃着黑乎乎的烙饼,一边让自己疲惫的身子缓上一口气。

袁父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老纤夫,他看着老纤夫只吃了半块烙饼,将剩下的半块烙饼用油纸包好,又放到了怀里,问道:“您这么大年纪,也不适合当纤夫呀?”

那个老纤夫长叹了一口气:“我儿子和儿媳都被敌人的飞机炸死了,剩下三个孩子,他们要吃饭呀!”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4)

又是一个吃饭的问题。人要是想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人是铁,饭是钢,人要不吃饭,别说当英雄,狗熊恐怕都当不了。

袁母那个软软的纤套已经做好,她将纤套交到老纤夫是手中的时候,老纤夫浑浊的一双眼睛中,留下了眼泪。

下午的时候,小隆平站在船头,正思考着心底的问题,可是坐在船舱中的四毛因为心里憋闷,他出来透气的时候,看到二哥隆平站在船头发呆,便叫了小隆平几声。可是小隆平因为想心事的缘故,他对弟弟的说话声并没有听到。

小四毛上前推了发呆的哥哥一把,小隆平在摇晃的船头立身不稳“噗通”一声,竟掉进了冰冷的江水中。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5)

不仅小四毛吓呆了,小隆平的父母也是呆住了,长江三峡,水流湍急,现在是初春,冰冷的江水中,还夹着着刀锋一样尖利的冰块,小隆平是在平静的桃花潭练就的水性,他失足跌落长江,一定是凶多吉少。

当袁隆平的父母大声呼救的时候,还是那个老纤夫脱光了衣服,一个猛子扎进了江水,将在长江水中浮沉的小隆平救了上来。

小隆平嘴唇青紫,他在冰冷的长江中被老纤夫救到了船上,看着被吓得直哭的弟弟四毛,小隆平还不忘记安慰弟弟,他同时也下了个决心,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游泳,而且要在大江大河里学,等将来长大了,也要像老纤夫一样,不惧危险,下水救人……

小隆平一家人也不知道在长江的木船上颠簸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最后终于来到了山城重庆。

袁隆平一家在重庆的嘉陵江边住下后,袁兴烈成为第二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上校秘书。

随着父亲的升迁,小隆平的家也搬到了嘉陵江的南安,当时的门牌是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6)

小隆平除了上学,他每天第一件事便是为母亲去老虎茶灶,花2分钱买一壶开水,他们可以趁打开水的机会,守在茶馆门口听一小段没头没尾的评书,岳飞大破金兀术,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也就深深地映入了他的脑海。

当时敌人经常派匪机,对山城重庆进行轰炸,小隆平在龙门浩小学念书的时候,一旦有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响起,全校的师生便会钻到学校后面的防空洞去躲避空袭。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低矮憋闷的防空洞自然挡不住小隆平,他趁着全校师生都躲在防空洞中,躲避敌人飞机轰炸的时候,他偷偷地从防空洞中溜出来,然后自己跳到嘉陵江中去游泳。

这天傍晚,别的同学已经是放学回家,可是小隆平和弟弟小隆德兄弟二人却没有回家,袁兴烈担心两个儿子安全,他站在窗边一个劲地远眺,他竟发现不远处的嘉陵江中,有两个小孩的身影,正在一前一后在游泳。

袁兴烈取出军用望远镜一看,原来正是小隆平领着兄弟隆德在汹涌的江中戏水。袁父急忙提着拐棍从家中出来,快步跑到江边,经过呼叫,小隆平兄弟二人这才浑身湿漉漉地从江水中上岸。

袁兴烈责问小隆平:“你自己水性好,下江偶尔一游,倒也罢了,怎么还带着弟弟隆德一起游?”

袁隆平天真地说:“隆德水性不好更需要学习锻炼嘛!”

袁兴烈生气了:“出了危险怎么办?”

小隆平一拍胸脯说:“请老爸放心,有我‘浪里白条’在此,确保隆德平安。”

真正的男儿不再战场上杀敌,也应该在赛场上争光——1947年秋天,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学校挑选了十几名身材魁梧的同学准备参加汉口的游泳选拔赛,袁隆平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去找教体育的周老师去报名。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7)

周老师打量了一下因为发育较晚,身材矮小的袁隆平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成!”

袁隆平在8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畅游桃花潭了,他在重庆龙门浩小学念书的时候,更是畅游嘉陵江的“浪里白条”,袁隆平对于体育老师的武断,心里自然一百个不服气。

袁隆平在同学的建议下,第二天一早,他悄悄来到学校,周老师领着十几名游泳的选手骑着自行车,赶去预赛场的时候,袁隆平飞身坐上一名同学自行车的后衣架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地方。

袁隆平到了预赛场,这才被发现,周老师笑着说:“既然来了,那就试试吧!”

选拔赛正式开始,随着一身哨响,袁隆平飞鱼般地钻进了游泳池,随后他在嘉陵江中锻炼出的水性真正发挥了出来,只见他双臂挥动,水花翻腾,其他的选手很快被他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袁隆平在预选赛中,竟取得了100米和400米自由式的两个第一名。

周老师也没有想到,袁隆平在游泳这个项目上竟有如此的实力,他拉着袁隆平的手,兴奋的神情就好像得宝了一样。袁隆平接着参加了湖北省的省级比赛,袁隆平面对强手,临场不惧,他最后获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的好成绩。

袁隆平埋葬了没有(袁隆平小时候曾经掉落长江)(8)

消息传到了博学中学,学校为之沸腾了,在博学中学的体育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好的成绩,校领导领着同学们手持鲜花,夹道欢迎为学校挣得巨大荣誉的袁隆平。

因为袁隆平的勤奋和付出,他的游泳成绩终于被社会肯定,这让他以后做事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也许从那一刻起,袁隆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已悄悄地改变,他睿智的眼光不再仅仅关注自己,而是能看得更深,看到更远大的目标。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