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之死,最大的获益者,就是高洋当然,最大的嫌疑人,也是高洋虽然高澄死于兰京之手,且兰京也有杀高澄的理由,但并不能排除高洋是幕后黑手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童贯的野望复盘两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童贯的野望复盘两宋(韬光养晦和快刀斩乱麻)

童贯的野望复盘两宋

高澄之死,最大的获益者,就是高洋。当然,最大的嫌疑人,也是高洋。虽然高澄死于兰京之手,且兰京也有杀高澄的理由,但并不能排除高洋是幕后黑手的可能性。

高澄和高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母亲是高欢的正妻娄昭君,但兄弟二人的感情并不好。

哥哥高澄长得英俊潇洒,但弟弟高洋的长相却颇为丑陋,是个黑胖子,而且,性格有些木讷,不好说话,连母亲娄昭君都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即使如此,因为高洋是高欢的二儿子,年龄仅次于高澄,因而,哥哥高澄对其还是颇为猜忌。高欢死后,即使高澄已经彻底接掌了父亲的权力,依旧对高洋猜忌不已,时不时拿捏一下,试探其反应。

对此,高洋一直心知肚明。别看高洋表面上一副木讷到甚至有些呆傻的程度,但那不过是他在施行韬晦之计。高洋对自己这位大哥了解的非常透彻,知道如果自己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很可能会遭大哥的毒手,因而,一直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实际上,真正的高洋,聪慧异常,而且“深沉有大度”。

知子莫如父,别看高洋的表现瞒过了哥哥高澄和母亲娄昭君,但是并没有瞒过父亲高欢。高欢生前,一次,将儿子们都叫到面前,给每人一团乱麻,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借此来考察一下儿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别的孩子都手忙脚乱的努力整理乱麻,只有高洋,抽出一把快刀,一刀将乱麻斩断,然后很容易就整理好了。面对父亲的疑问,高洋侃侃而谈:“乱者须斩。”也就是治理乱世需要严刑峻法的意思。成语“快刀斩乱麻”即出于此。高欢对此非常赞赏。这也是史书中记载的,高洋为数不多的表现精彩之处。

高澄掌权之后,对高洋非常严厉,高洋在哥哥面前,一直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有时,拜见高澄,遭到训斥之后,高洋甚至吓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流一脸,对哥哥的话,更是无条件的服从。慢慢的,高澄开始轻视高洋起来,由严厉的训斥改为嘲笑,高洋则一如既往的规规矩矩、服服帖帖。

不过,每次退朝回家之后,高洋都要赤着脚又跑又跳。他的妻子问他在干什么,高洋轻描淡写的表示,在和你做游戏啊。实际上,高洋这是在暗中锻炼身体,为将来做准备。

从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可以分析出,高洋在懦弱不堪的外表下隐藏着的,绝不是一颗甘于臣服的心,而是一直在等待着合适的机会。

因而,高洋利用兰京等人对高澄的仇恨,暗中筹谋,杀掉高澄,是很有可能的。这也符合高洋“快刀斩乱麻”的处事理念,同时,史书中一些零零星星的记载,也都将此事的源头指向高洋。

高澄死后,高洋迅速杀掉所有参与刺杀行动的人,杀人灭口,然后,先是秘不发丧,等局势被稍稍稳定之后,才公布高澄的死讯,并顺理成章的接过东魏大权。

因为高欢的大本营在晋阳,所以,东魏最精锐的军队也在晋阳。因而,迅速掌控朝政,简单安排好京师事务后,高洋离开邺城,前往晋阳收编军队。

得知高澄死的消息,孝静帝元善见暗中高兴不已的同时,又开始幻想起来,感觉,这次,朝政大权应该能重归自己这个皇帝了吧?可惜的是,事实证明,孝静帝再次想多了。

离开之前,高洋让大将军督护唐邕负责京师一带的防卫,然后仅仅留下太尉高岳、太保高隆之、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侍中杨愔镇守邺城,其余文武勋贵,全部带在身边,陪伴自己一起,前往晋阳。

离开邺城当天,高洋在八千名全副武装的甲士簇拥下,闯入皇宫,直到进入大殿面见孝静帝时,高洋身边仍然簇拥着二百多名甲士。这些人手执刀剑,横眉立目,杀气腾腾,瞪着孝静帝,如同看着生死仇敌一般。

高洋淡淡的通知孝静帝:“臣有一些家务事,需要去晋阳一趟。”然后,根本没管孝静帝的反应,率领兵马,扬长而去。

孝静帝被高洋的做派惊得目瞪口呆,直到高洋离开才明白过来,高氏父子兄弟一个比一个凶,一个比一个狠啊,忍不住长叹一声:“看来高洋更加容不下我,我不知道何时就将死于非命啊。”

晋阳城中留守的文武官员多是高欢当年的旧臣宿将,对高澄的接受程度还不错,但一直有些轻视高洋。没想到,高洋这次返回晋阳后,一改之前唯唯诺诺的形象,神采飞扬,举止利落,反应敏锐,言辞犀利,将晋阳城中事务安排的明明白白。高澄当初的政策、命令中不合理的地方,高洋也一一做了修改。

高洋的举动,让这些旧臣宿将无不心服口服。

高洋迅速掌握住晋阳兵权,彻底接掌了东魏所有权力。

之后,东魏朝廷加封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王,然后,再赐九锡,加殊礼。可惜,对于这一切,高洋真的不太在意,因为自从掌权之后,高洋就在紧锣密鼓的筹划着皇位禅让、改朝换代之事。

高洋的母亲娄昭君一直有些看不上这个其貌不扬的儿子,得知此事,惊诧的表示:“你父亲高欢是一条龙,你哥哥高澄是一头猛虎。可是他们都没能行此改朝换代之事,你是何等样人,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妄图效法尧舜,行此禅代之事呢?”

高洋被母亲问住了,和心腹属下徐之才商议,徐之才轻飘飘的表示:“正因为不如父兄,所以才更要早早登基称帝啊。”

之后的高洋,更加紧了迈向皇位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