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发布了关于《影》的推送(戳此链接可阅读):

张艺谋《影》中为何一直下雨?看完你会去补电影票

发现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还挺两极的,有人觉得惊艳,有人觉得无聊。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

好朋友岛叔(现居上海)就《影》与我展开了讨论,同时借此也谈了一下贾樟柯导演的近作《江湖儿女》。

这两部电影很有意思。

张艺谋与贾樟柯,都是目前中国颇有声望的一梯队导演。

《影》目前的豆瓣评分是7.6(67000余人评分),《江湖儿女》目前7.7(88000余人评分)。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2)

今年的戛纳在主竞赛单元提名了《江湖儿女》,而放弃了《影》,但在昨天公布的金马提名名单上,《影》则以11项领跑,《江湖儿女》却只获最佳女主角一项提名。

票房表现上,《江湖儿女》上映至今(12天)仅收得6900万,《影》首日便接近这个数(6710万)。

所以,若要比较这两部电影,还挺困难。

在此经岛叔授权,放出讨论全部细节,看完相信会对这两部片有更好的理解。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3)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4)

岛叔

我与你在这部电影(《影》)上有诸多认识上的差别,说出来向兄台请教。

1 形势大于内容的缺憾。

美则美矣,国师又有什么时候不够美。

国师的电影,如果没有特别强的文学底本,反正故事都是说得通的,但从来不感人不震撼不让人思索。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5)

2 对演员的选择与调教。

在张艺谋被张伟平的一碗饺子征服后,国师在演员的使用上开始考虑市场,无论《英雄》,《三枪》,《长城》,直到《影》,他已经放弃了对演员的精准调教。

孙俪在我这里和会演戏从来都是误会,孙俪在《影》中贡献了黑化前的芈月或者甄嬛,那完整的人物塑造尚为我所轻贱,何况这阉割版的小艾。

国师已经无所谓演员是谁,在他后期这些意图普世的电影中,演员不过是他认为可以向全世界讲述故事的棋子,只要不太差就行。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6)

3 国师在2008年震惊世界后完全改了性情,彻底醉心于宏大叙事,个体情感际遇对时代映照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已经彻底无法让他满足。

在回顾历史感到阻力重重以后,他将个人的世界观完全投入到架空历史的政治诡谲中。

既然只为讲道理讲见识,细腻早就不是他关注的重点,拍了一部又一部,他也一次又一次走下神坛。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7)

年轻时的张艺谋

县豪

岛叔讲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可以给这部电影8分的。

这三点我是这样看的:

1 这个故事并不优秀,但也没什么问题,平庸。

这部电影让我精神为之投入的地方,是他对视觉的再一次突破。

视觉本来和精神没关系,但达到一种极致后,仍然能带来精神快感。

2 他对郑恺的调教还是显而易见的。

我对演员的要求是,在片中不违和是及格,带动观众情感是优秀,孙俪至少是不违和的,所以不能为差。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8)

3 其实我觉得张艺谋的神坛一直都不是叙事上的,而就是视觉上的,他有一种通过视觉达到与优秀叙事同等迷人的能力。

当然,这部(《影》)不是神作,但它的所有镜头语言体现的那种大文化气象,中国没有第二个导演能做。

岛叔

郑恺算努力。

我现在很怕“大”这个字眼。

对于看过江湖儿女的我来说,面对国师,很难过。

我只是不太同意他的视觉能力可以和电影不可或缺的叙事等而视之。

电影是综合性艺术,张先生缺门太遗憾。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9)

《三枪》被认为是张艺谋职业生涯最差

县豪

“大”并不可怕,关键看电影视觉、叙事、情感等各方面的格局是否同等。

比如《与神同行》(韩国奇幻系列片)用很大的设定讲很小的故事,这种失衡我就不喜欢。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0)

《与神同行2》剧照

叙事当然不可或缺,张艺谋这部电影不是没有故事,只是故事很平庸,而他用视觉来吸引注意力,可能也是对故事短板的掩饰。

我反而不喜欢《江湖儿女》,看上去它的故事很充沛平实,但其实情节之间的关联比较弱,整个剧情都是绵的,立不住。

而且它恰好犯了“大”与“小”的问题,看片名以为是“美国往事”呢,结果故事内核是“匆匆那年”。

这完全是赵涛个人秀,廖凡这个“儿女”中的“儿”只是个直男癌式的摆设。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1)

赵涛凭《江湖儿女》获金马奖影后提名

而且它梳理新千年历史的方式也太表面了,绵绵不绝的老歌和老影像。但它的老影像还真拍得挺好的。

对了,江湖儿女中特别打动我的是赵涛看见UFO的场景,我觉得那种日常生活中因孤独而生的神秘感很迷人。

岛叔

贾科长不掩饰来路,每一步都“合理”,女人本来就是比男人更高等的存在。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反倒掉泪了。

大不可怕,可怕在于忽视人,而这种忽视不是历史的选择,是国师再也无法从那场大秀里醒来。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2)

县豪

你这样讲,确实有点改变我对《影》的看法。

但《江湖儿女》,它关注人,而且借了很多历史影像,却不利用这种历史刻画时间环境对人的改变,所以我始终觉得它囿于小情小爱。

小没有问题,但不该用大的东西来铺,这是浪费。

其实戛纳当初是选了《江湖儿女》,把《影》刷下来了。

岛叔

我的年龄比你大,贾科长讲的故事在我这里其实依稀可以找到曾经的所见所闻。

所谓大哥斌哥,一旦倒下,很快就被遗忘,这是对我们曾经快速狂奔的经济狂飙时代的映照,这个时代需要的打手源源不断,但肝胆相照却成了在这时代被快速抛弃的东西,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是过去几十年的主要调性。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3)

快速发展里,好多不变的东西,比如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人们,那些细微却又明晰的人性。

那些成功上岸的人(《山河故人》里的张译,以及这部电影里那些被谈及的宾利或者赌场的拥有者),也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烙印,国标在迪厅里又在灵棚前舞动,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注脚。

余华在创作《兄弟》时说过,这是太神奇的时代,别的国家历经300年的变迁我们只用了30年,密集,眼花缭乱。

赵涛从来绕不过郭斌,说不爱了,是不给对方再一次伤害自己的机会。

多好,这时代像快进,但人性依旧诚恳,或者真实,快意恩仇,不是江湖又是什么。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4)

作家余华

斌哥在巧巧顶罪的那一刻,其实已经不是江湖中人,他曾信赖的关二爷早就将他放逐乱世,载浮载沉。

县豪

天啊,我觉得我快要完全被你说服了。

之前我一直在想:

电影中人口口声声说的都是江湖,江湖到底在哪?

电影里没有。

而且还在想,不能给了斌哥一个帮派老大的身份,就有对手要来砍他,得交代“前因”吧。

你这样一讲,似乎这种“前因”的隐藏、电影里那些绵绵不绝的老歌,都有了深刻的理由。

我找时间再刷一遍看看吧。

谢谢岛叔。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5)

彩蛋时间

《影》的影评经豪哥发布于头条号后,收获不少评论,在此摘录一些有趣的部分:

其他剧里的吻戏都是闭着嘴,终于看见不闭着嘴的了。@经典影视剧解析

只有在雨中,水影才能发挥查克拉的能力。@偉206209530

影片一如老谋子的风格,画面唯美,除了那夸张的步态。小问题有点,时间轴上,剧中的剑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制式,局部镀铬硬化,但沛伞表现出的硬度又应该是铁器,攻城时特意提到用了诸葛弩,那就该是三国以后,和青铜的时代不吻合。@远山2408754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6)

荆州,当时的吴国,连下七天雨很正常,这个故事只讲了7天的事。@卡巴斯基他爸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总觉得外边在下雨。@一个小财务

张大师这部电影是浓重中国文化的体现。视觉,听觉,意境都是浓浓的素雅之美,让人醉心。所展现的阴阳,因果,人心,人性也淋漓尽致,整遍四种颜色,黑灰白红,黑不过人心,白不过人面,灰不过人性,红不过残忍。何其直白的把人剖开了,讲了个透彻。剧情只是体现这些所需的一个素材了。很多人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就会觉得这电影莫名其妙,实际这种含蓄,隐晦,内敛的表达正是中国文化的最正统的展示。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会骂,社会太急躁了,急躁到很多人没时间真正静下心去感受一下,当然不排除有对手买了水军来带节奏。@莫提功名利碌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7)

湖北今年干旱,就靠这部电影来求雨了。@家兴222100731

贾樟柯和张艺谋风格(张艺谋和贾樟柯谁拍得更好)(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