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是门很讲究的学问。自古就有“妙款一字抵千花之说。

一幅高水平的题款,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大大地增进了整篇作品的艺术水平。

很多书法爱好者正文写的不错,但落款写得就露怯了,从而拉低了整篇作品的水平,实在可惜。

今天便来详细讲讲落款的知识,有心的童鞋可要记得收藏哟~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

(一)款识的起源

款识,应读作kuanzhì,也作“题款"、“款题”、“署款”、 “跋款”,俗称“落款”,简称“款”。

款识,最早是古代钟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作用是记载年代。

宋代之前,人们题款内容也只是姓名年月,字数很少。

到了元代,人们开始题写诗文,在内容、形式上大大地丰富了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题款之风大盛,成了人们喜爱、追捧的艺术形式。

直到今天, 题款艺术在书画作品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

(二)款识的种类

在书法作品中,款识有上款下款之分。

上款通常写接受作品的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

下款通常写①【正文出处】②【书写者对正文的议论或感想】③书写者的姓名】④【时间】、⑤【地点】

上款内容比较单一,下款内容比较多样。

一幅作品如上下款都有,称为双款;如只有下款而无上款,称为单款。

一幅正常的作品,可以只有下款,但不可以只有上款。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3)

(三)款识的长短

书者本人题款,依照字数的多寡,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长款,一种是短款,还有就是穷款

长款指的是字数较多的题款,字数较多的原因大多是书者对正文的内容、正文的作者,或记事言情,表达某种心境,发表感想或评论。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这种情况,一般文字较多,所以我们称其为长款。但是,题写长款,往往与书者文学素养有关,素养高的人,议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字数自然就多。

短款指的是字数较少的题款,一般只写时间、地点和书者本人的姓名,这是我们使用最多、最为常见的款式。

穷款指的是字数极少的题款,一般两三个字,甚至还有一个字的,比如苏轼自书诗赋后往往只落一“轼”字。

长款、短款、穷款,只是一个大致分类,至于多少字应该叫做长款,多少字应该叫做短款,自古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书法写作中,题款字数的多少,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正文而异、因书者当时的心情、环境而异,对此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和规定。但是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字数多少与整篇的章法是有关系的。比如正文4字,落款密密麻麻几百个字。很讨厌,喧宾夺主。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4)

(四)题款所用书体

题款用什么书体,原则上是各随其便,没有统规定。但是自古至今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无论正文写的是什么书体,题款基本是行书(当然也包括行楷或行草)。用篆书、隶书、草书题款的极为少见。

除了行书题款最多,其次就是楷书。我们在古人和今人的少数作品中,有时也见到用楷书题款,当然也绝少见到端庄严谨的工楷。用楷书题款,往往正文是篆书隶书或楷书。正文是草书、行书,而用楷书题款者几乎没有。

为什么大部分作品要用行书题款,不好作出准确的解释,但笔者认为可能是基于三种原因:

①一幅书法作品,正文是主要的,款识是次要的,为了轻松活跃,防止过于严肃和板滞,用行书题款自然会显得潇洒随意,意趣流畅,从而也更加突出了正文的主导地位,不使其喧宾夺主。

②如用篆书、隶书、楷书书写正文,除了端庄工整之外,自然还会有一种冲和沉静之美,而行书的特点是生动流丽,情驰神纵,这样动、静合一, 奇正相顾,会大大增强书法韵律的天籁之美。

③因袭相传约定俗成。书法的传统性很强,这也是书法几千年来,能够延续至今而不衰亡的主要原因。千百年来,书家们题款绝大多数都是行书,而后人也都是代代相传、以古为美,仿效前人是书法艺术的基本传统。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5)

(五)敬语

在书法作品题款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些礼节性的敬语。敬语,也称作"礼语”“敬辞”等,在书画作品中敬语必不可少,是题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旧时使用的敬语,今天依然在用,而有的敬语则渐渐地被淘汰了,比如用以尊称长者的“大人”一词,现在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基本不用了。还有“叩请”、“跪拜”、“足下”等词,在书法作品中也很少见到了。我们既要继承传统,也要考虑到时代氛围;既要掌握古老技艺,又要跟上社会步伐,真正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敬语在上、下款中都有使用,但各有类别,各有规定。现在我将目前经常使用的、常见的一些敬语,分门别类地记录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1).上款用语

①对长者、平辈的尊称:

“尊长”、“尊兄”、“恩伯”“恩师”、“恩兄”、“仁伯”、“仁叔”“仁兄”“仁弟”、“仁棣”“仁姊”、“仁妹”“世伯”、“世叔”“世兄”“年伯”、“年叔”、“年兄”、“吾师”“吾兄”、“吾弟”等。

②对一般的社会关系,如朋友、同学,包括在某些领域有定成就的社会关系的称谓:

“方家”、“法家”、“大方家”、“阁下”、“先生”、“女士”、“女史”、“同志”、“同道”、“同好”、“道?友"、“道兄”、“世兄”、“世好”、“世谊”、“学长”、“学友”、“契友”、“书友”、“小友”等。

③向受书人表示求教和有谦虚内涵的敬语:

“正之”“正腕”、“正笔”、“正字”、“正书”、“正”、“指正”“哂正”、“法正”、“大正”“斧正”、“雅正”“教正”“清教”“台教”“两政”、“两*正”、“指教”、“赐教”、“清鉴”、“清正”、“赏鉴”、“大鉴”、“惠存”、“惠正”、“惠教”、“惠鉴”、“补壁”、“留念”“存念”、“命书”、“命笔”、“嘱正”、“属正”、“一笑”、“雅鉴”“雅教”、“雅玩”“雅嘱”、“雅属”、“大雅之嘱”等。

(2)下款用语

①下款自谦敬语

“愚兄”、“愚弟”“愚妹”“愚姊”、“愚生”、“愚友”、“愚”、“后生”“后学”、“后辈”、“晚”、“晚生”、“末”、“末学”、“学生”等。

②用在款末表示谦虚的敬语

“学书”、“学字”、“学写”、“奉书”、“奉题”、“敬书”、“敬录”、“恭录”、“拜书”、“谨书”“习书”、“习字”、“习楷”、“拙笔”、“稚书”、“涂抹”、“涂鸦”、“偶涂”、“偶抹"、“初学”等。

③用在款末,般性的词语

“书”、“题”、“署”、“笔”、“录”、“识”、“临”、“记”、“楷”、“自署”、“偶书”、“闲笔”、“试笔”、“试纸”、“戏笔”、“漫笔”、“戏墨”、“试墨”、“挥汗”等。

款识敬语是一门学问,它的主要难点是要分清受书人的身份地位、年龄和与自己的关系。把 关系、位置找准,然后再考虑选用什么称谓和词语,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款识敬语里有许多 是特定的用法,如“两政”(古“政”通“正”,故也作“两正”)一词,表示请对方对自己写的诗文、书法两个方面都给以指正。前提是,我们书法作品里的正文也必须是自己创作的,当我们抄写他人诗文的时候,不可以用“两政”、“两正”。

又比如“敬录”二字,指的是抄写了像孔子、毛泽东这些伟大人物的诗文,才可以用“敬录”,抄写一般的古人、今人诗文可不必使用。当然抄写自己的祖、父、师长的诗文也可以用“敬录”。

再比如“世兄”、“世好”、“世谊”此类的词句,只能用在有家族世交的关系上,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可以使用。

对于中年以上的知识女性,可以称为“女史”;对于年纪较大的知识女性,也可以敬称为“先生”,“先生”一词并非男人专用。

对于比自己年龄小的青少年或是儿童,可以称为“小友”。

要注意的是因为“属”通“嘱”“属”字在题款时,读音为zhu,不可以读shu。

也有不用敬语的。曾去拜访一位书家老张,见到他刚刚写完的一幅作品,双款都有,但无任何敬语,落款是“己亥新正书杜甫诗,以付王大壮,张谁谁书”。没有任何敬语,感觉冷冰冰的,当我问他为何这样落款时,他板着脸说:“我不想写,但又不得不写。”

款识的敬语比较复杂,又不允许我们用错,所以知不准时一定要查核后再用,若一时查不出正确结果,宁可不用,也不可贸然乱用。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6)

(六)记时

1、记年

农历的年月记时,主要是采用天干地支轮回记时法,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所谓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十天干:甲(jia)、 乙(yi)、 丙(bing)、丁(ding)、戊(wu)、己(ji)、庚(geng)、辛(xin)、壬(ren)、癸(gui)。古代以十天干表示次序。

十二地支: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chen)、巳(si)、午(wu)、未(wei)、申(shen)、西(you)、戌(xv)、亥(hai)。古代以十二地支表示记时。

每个干支为一年,如从甲子算起,六十年一个轮回,称作“花甲子”。

2、记季

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之称。

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

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

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yíng)、三夏、九夏等。

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等。

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

3、记月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扬月、陬(zōu)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zhà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ǐn)月等。

二月: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mǎo)月等。

三月: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é)月、禊(xì)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ǎo)春、末春、雩(yú)风、季春、姑洗、辰(chén)月等。

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

五月:蒲月、榴月、皋(gāo)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tiáo)、仲夏、午月等。

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

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

八月: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

九月: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

十月: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

十一月: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

十二月: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在书法作品中,款识、正文、印章,三者合成了书法作品的主要艺术内容。

虽然说一幅作品的优劣和层次,主要是看正文,但是款识和印章的作用依然不可轻视。

特别是题款,虽然与正文相比不占主要位置,但它是书者心灵的印证和展示书者才情的主要所在。

款识的书写水平和词句水平,更会对全篇的艺术效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甚或说有时还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特别是当正文书写得不尽人意的时候,一个绝佳的题款,也常常会有“峰回路转”、“妙手回春”的功效。

下面把田英章先生的《书法落款常用词语》附到下面,以飨各位读者。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7)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8)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9)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0)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1)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2)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3)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4)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5)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6)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7)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8)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19)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0)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1)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2)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3)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4)

田英章书法一到十字的写法(超齐全的书法落款讲解)(25)

更多书法知识,敬请关注“书道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