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小说家。这本书作为其代表作,总共收录了短篇小说十八篇,他的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因此被称为"鬼才"作家。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言(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罗生门)(1)

我先来说一说以其命名的第一篇《罗生门》,作品讲述了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时代,傍晚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几天前被主人辞退的仆人正在等候着雨停,思想上正在为做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当他茫然不知所措时,偶然发现在城门上到处都堆满死尸的地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解释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谋生罢了。她说“这个妇人,曾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于是,仆人幡然醒悟,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少,场面少,但寓意深刻可以说是出于利己主义的考量,逐渐与自己的良心相剥离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无奈的故事。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言(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罗生门)(2)

再分享其中一篇,名为《竹林中》,作品讲述了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的一场悬案,武士金泽武弘死在竹林中。整个故事便以在公堂上审讯为主要背景展开。下面逐一分析下三个人物的供词,大盗多襄丸,死者妻子真沙,死者。

大盗多襄丸说,他是因为无意之中看到了真砂的美貌后,才起了杀心。于是他设下圈套,把武士单独骗到杉树下,把他抓住。然后,不仅当着他的面,侮辱了他的妻子真砂,并且想要让真砂做他的妻子。于是他主动帮武士解开束缚,让他能够与自己公平地决一死战。人激战了二十三个回合,最后他多襄丸用大刀取下了武士的性命。

大盗多襄丸的话可信吗?他似乎有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义贼的形象。

妻子真砂说,盗贼多襄丸骗了她的丈夫,把他绑在树上,又凌辱了她。事情发生后,她发现丈夫用一种轻蔑的眼光正冷冷地看待她。她心灰意冷,只好打算先送走丈夫,再自行结果。可不知道为什么,刺死了丈夫后,对自己,无论如何都下不去手。后来逃到了清水寺。

作为受害者,她的话可信吗?但她似乎有意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刚强女子的形象。

那死者说的应该是真话吧?在这里,死者的供述借助巫女的口中托出。

死者说,他与妻子在穿越竹林的途中,遇到了大盗。他不幸被擒。而大盗在侮辱了他的妻子后,不断地安慰他的妻子,让她跟他一同离去。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妻子竟然糊涂地答应了强盗的请求,跟他走出竹林。如何料到在半路中,妻子又带着大盗折返回来,哭着要求强盗杀了他。大盗没有听从她的要求,反而把她推倒在地上,并询问起他的意见。你打算怎样处理她?杀了她,还是饶了她?你点点头回答我就好,杀吗?他感激起这强盗来。他刚想点头。但妻子突然站起来跑掉了,大盗多襄丸则跑去追她。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一番挣扎后,他用妻子的短刀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他真的说出真相了?他似乎也有意地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刚烈武士的形象。

毋庸置疑的结果是,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有人觉得这是悬疑小说,根据蛛丝马迹推理出谁是凶手,如何作案的,但我想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对待同一件事情,都会带有一定的利己主义的色彩。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言(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罗生门)(3)

之所以和大家分享这本书中的这两篇,是因为1950年黑泽明导演根据《罗生门》和《竹林中》改编拍摄了名为《罗生门》的电影,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也赋予了罗生门新一层的含义,就是当事人各执一词,导致事情的真相变得难以分辨,可当事人又拿不出可靠有利的证据,最终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随着门事件这样的词的兴起,罗生门事件也被广泛应用,例如法子英的罗生门事件,江歌案罗生门事件等,都是扑朔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