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简介门可罗雀出自《史记·汲郑列传论》,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的状况,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语故事第194期孤掌难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语故事第194期孤掌难鸣(高升夜有凤驰客)

成语故事第194期孤掌难鸣

成语简介

门可罗雀出自《史记·汲郑列传论》,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的状况。

门庭若市是它的反义词,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两则成语有鲜明的对比。

门庭冷落是它的近义词,都是指宾客极少。但“门可罗雀”强调门庭冷落得可以张网捕雀,语义较“门庭冷落”重,且较形象。鸟雀自会避人,门庭冷落只描述了一种画面,“门可罗雀”却运用了夸张手法,更多了一份萧瑟、荒凉的感觉。

精彩故事

唐朝的刘禹锡在《有感》一诗中曾写道:“昨宵凤弛客,今日雀罗门。”其中,“雀罗门”喻指门庭冷落一事。其实,这种世态炎凉的现象要追溯到西汉时期。

一个西汉邽县(今临渭区)的人,被人们称为翟公。汉武帝元光五年到元朔二年(前130年—前127年)任廷尉一职,廷尉是当时最高法官,权势很大,因而拜访的人很多,终日门庭若市,宾客盈门。可是等到他被罢免官职后,便开始门庭冷落,门外经常是冷冷清清。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在寻觅食物,在那里嬉戏跳跃。他感慨地说:“从前我当官,宾客盈门,现在不当官,我可以张网捉鸟了。”就连以往投靠过他的朋友也不再往来,真是让人感到悲凉。

后来,皇帝又下诏请他回去做官。翟公官复原职,宾客又想要前往拜访。翟公感受到了贫贱富贵的交替,看清了世态的炎凉,于是,便在自己家门上张贴告示,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那些宾客望着这样的几行大字,纷纷惭愧地走了。

虽然翟公已经去世千年,连冢墓现在都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故事却遐迩相传,成语“门可罗雀”便由此而来,至今时时被人们使用。

汉朝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汲黯和郑当时也是经历过这样事情的典范。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汲黯因为忠直敢谏,从不屈从权贵的风光。他在谒见傲慢的丞相时,只是拱手作揖,而不是像其他人俯首称臣;奉命出使,他竟中途变卦,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济灾民,真可谓是把精力都用在了人民的身上。人民当时十分爱戴他。另外一个代表是郑当时,他行侠仗义,救了张羽之后,仍然花费时间、金钱在结交、拜访好友上。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应酬,他从来都不放松,生怕照顾不周。他们后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史记》中窥见。太史公评价说:“凭着汲黯、郑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意思是,汲黯、郑当时都曾是闻名遐迩的第一流人物,却在失势之时也遭遇雀罗门,死后家中竟没有一点剩余的财物。这难道不可悲吗?

“我”的解读

人存在着趋利避害的本性,加上世事多变,所以出现“门可罗雀”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人又是有感情的。每当面对人生的沉浮,我们难免会把心情轻易抛到狂妄的巅峰,忽而又置于低落的谷底。问题是,当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况时,应该勇于保持自己的品质,不要为了迎合而随波逐流。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人生的最佳状态呢?若我们不是“一人做官,鸡犬飞升”的鸡犬,不是“狐假虎威”的狐狸,不是“为虎作伥”的伥鬼,那么即使没有任何依附的强大力量,我们都可以保持坚强独立。另外,如果能修炼一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便不会因为“门可罗雀”而感到丝毫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