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wàng)者,未之有也。

1、雪宫:齐宣王的离宫; 2、非其上:非议他们的君王;非:动词, 非难; 3、王: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

昔者齐景公问于(yàn)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cháo wǔ),遵海而南,放于琅邪(láng yá),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1、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君主,姓姜,名杵臼,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齐景公既躬身谋国,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 2、晏子:名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贤臣; 3、转附、朝儛:均为山名; 4、琅邪:山名,今作"琅琊",在山东省诸城东南; 5、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我该怎么办才能同古代圣王的出游相比。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诸侯曰巡狩(shòu),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cháo)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xǐng)耕而补不足,秋省而助不给(jǐ)。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1、适:到; 2、朝:封建时代臣见君; 3、无非事者:没有不是正事的; 4、省:考察; 5、敛:收获; 6、豫:出游; 7、为诸侯度:这是诸侯的法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juàn)(xū),民乃作(tè)。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1、师行而粮食:国王出巡,劳师动众,征收出巡所费粮食; 2、睊睊:因愤恨而侧目相视的样子;胥:都;谗:毁谤,说坏话; 3、慝:邪恶; 4、方命:违反命令,指违背上天意旨;方:违反; 5、为诸侯忧:使诸侯为之忧虑。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乐酒无厌谓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1、从流下:放舟顺水而下; 2、从流上:挽舟逆水而上; 3、从兽:田猎; 4、荒:荒废; 5、乐酒:饮酒为乐; 6、亡:失,指废时失事。

景公(yuè),大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yuè)之乐(yuè)!’盖《zhǐ》《jué》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hào)君也。”

1、说:喜悦; 2、戒:充分的准备; 3、出舍于郊:驻扎在郊外; 4、发补不足:指开仓放粮,赈济贫民; 5、太师:古代乐官; 6、相说之乐:彼此同乐的歌曲; 7、徵招、角招:徵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两个;招:同“韶”,古代乐曲名; 8、畜君何尤:畜君有什么不对吗?尤:错误,过失。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孟子对曰:“夫(fú)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yú)?”

1、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 2、毁诸、已乎:拆呢,还是不拆呢; 3、王政可得闻与:什么是王政,可以讲给我听吗。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泽梁无禁,罪人不孥(nú)。

1、文王:周文王姬昌; 2、岐: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一带; 3、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成井字形, 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名各一百亩,是私田,中间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税率是九分抽一; 4、关:道路上的关卡;市:城内的集市;讥:检查,盘问;征:征税; 5、泽梁:古代用来在流水中拦鱼的一种装置; 6、罪人不孥:处治罪人不牵连他的妻室儿女;孥: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

老而无妻曰鳏(guān)。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gě)矣富人,哀此(qióng)独。’”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1、哿:可以;茕:孤单;此二句是说富人可以过得去了,哀怜这些孤单的人。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货。”对曰:“昔者公刘好(hào)货,诗云:‘乃,乃裹(hóu),于(tuó)于思戢(jí)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yuán)方启行(háng)。’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hào),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1、公刘:人名,后稷的曾孙,周朝创业的始祖; 2、积:露天堆积粮食的地方;仓:积谷的仓库;餱粮:干粮;橐、囊:均指口袋;思:发语词,无实在意义;戢:和睦;用:因而;光:发扬光大; 3、干、戈、戚、扬:四种古代兵器的名称,按次序即:盾、戈、斧、钺(大斧);爰:于是;方:开始;启行:动身; 4、好货:贪爱钱财。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妃。诗云:‘古公亶(dǎn)父(fǔ),来朝走马,率西水,至于岐下。爰及姜女(yù)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1、太王:指古公亶父,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 2、厥:代词,他的; 3、来朝:清早;走马:驱马疾驰; 4、浒:水边; 5、姜女:太王之妃,姓姜,一称太姜; 6、聿:语助词;胥宇:考察地形、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基,相当于“相宅”; 7、怨女:未出嫁的老处女;旷夫:未娶妻的单身汉;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所以有内外的说法; 8、何有:又有什么呢?

孟子梁惠王上3(孟子梁惠王下四)(1)

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yàn)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cháo wǔ),遵海而南,放于琅邪(láng yá),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shòu),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cháo)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xǐng)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jǐ)。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juàn)胥(xū)谗,民乃作慝(tè)。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yuè),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yuè)之乐(yuè)!’盖《徵zhǐ招》《角jué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hào)君也。”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fú)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yú)?”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nú)。老而无妻曰鳏(guān)。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gě)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hào)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餱(hóu)粮,于橐(tuó)于囊,思戢(jí)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yuán)方启行(háng)。’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hào)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dǎn)父(fǔ),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yù)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