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正式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到此,这个伴随消费者20多年的通信增值费用正式成为历史。
从工信部提出到运营商回应,再到正式废除,长途漫游费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为何三大运营商愿意主动放弃这块收入?消费者真的得到实惠了么?
为何运营商会愿意放弃?
漫游费并不是运营商建立的时候就有的产物,它的历史要追溯到20年前。中国移动研究院一位前高管曾指出,过去,运营商是以各省甚至各地级市为单位运营的,各省的分公司之间成本独立结算。用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通话,就要使用当地运营商的通话资源设施,所以就要额外付一笔漫游费。
然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实现全集团整体核算成本,且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国内漫游费照旧收取并不合理。2015年5月,新华社直接发问剑指“漫游费”,到了2015年7月6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关于“提速降费”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目前在研究探索取消漫游费的可能性。”这样,取消漫游费正式被提上日程。
虽是不合理的收费产物,但对于运营商来说仍旧是一笔数额不小的费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移动漫游费收入累计达718.5亿元,在国内移动通信收入中的占比基本稳定在8%至10%。那么,运营商为何会愿意放弃这笔收入?
记者致电三大运营商,他们均统一表示,随着4G时代的到来,漫游费这一2G时代的产物原本就已经渐渐淘汰,这次取消漫游费,不管是对用户来说还是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也有数据支持这个说法,据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G和3G用户继续向4G用户转换,4G用户保持稳步增长,累计净增1.18亿户,总数达到8.8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5.1%。
“语音收入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的主要业务,我们现在都在主打流量套餐。”浙江联通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联通官网主推与视频网站的流量合作业务
从语音业务到流量争夺
从目前三大运营商披露的半年报来看,流量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尤其是4G用户的争夺。
据中国电信23日披露的半年度业绩,电信移动用户数达2.3亿户,4G终端用户数占比66%,达到1.52亿户,较去年年底增加3015万户,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126%。中国移动此前发布的中报显示,公司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过半,并保持33%的快速增长,拉动中移动整体收入增长5%。中国联通港股中报显示,4G用户累计到达13880.8万户,净增长3425.7万户。实现移动服务收入增长5.2%。
曾有一运营商内部人士和记者称,他们预计会因取消漫游费损失亿元以上,但早就已经通过其他套餐调整慢慢弥补这一损失,其中主要来源就是流量。“现在其实用户之间联系用微信和视频更多,语音通信减少了许多。”
事实上,有数据统计,语音收入在各大运营商总收入的占比比例在渐渐下降,流量收入则快速上升。拿中国移动举例,2016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中国移动流量业务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而语音收入为1204亿元,同比下滑14.2%。
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官网主打的套餐策略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主推流量包业务。例如中国联通通过与腾讯、小米等企业的合作推出大王卡、小米卡等专属流量卡;中国移动推出各种优惠流量包活动,与各大视频网站也有合作;中国电信则在主推流量不限套餐。
“漫游费”仍旧阴魂不散
到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长途漫游费是取消了,但对用户本身其实实惠并不多,因为本身打电话已经不是日常通信中最大需求,用手机上网才是。而流量费用其实仍旧要分省内省外,类似的问题还是存在。
记者查看运营商推出的套餐便发现,有的套餐中流量是全国流量,有的是省内流量,全国会比省内费用稍贵一些,而各省之间的流量费用也不一样。
△中国电信不限量套餐资费价格
“目前这块都是各个省自己的系统支撑,而且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不一样,费用也会不一样。”其中一家运营商负责人说,“全国目前也承受不了那么多用户。”这个逻辑和长途漫游费产生的原因何其相似。
因而漫游费虽然看似废除,其实仍旧阴魂不散,要解决它,只能等待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规模的扩大。
而目前我国通信费用对比发达国家仍旧高昂,占人均GIN(国民收入)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曾经中国移动在中国香港的不限流量套餐引发一阵争议,可见用户对于流量降费的期盼。
△2013年移动通信综合价格分指数排名(2013年)
目前,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向不限流量套餐努力,虽然仍旧会有一系列限制条件,但可以看到这是一种主流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规模的扩大,流量费用不平等的问题大概率也会和目前的漫游费一样进入历史,未来提速降费仍旧是不能停的持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