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记者 郭春雨 李珍梅 李自强

音乐课可以多嗨?

校园的广场上,空气在音乐中升温。歌声长了翅膀,从校园飞起,把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歌声、笑声、闪光灯交织在一起,演奏出属于校园的青春序曲。

这是一场草坪音乐会,也是青岛大学音乐选修课的现场。作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刘宇博尝试着新的课堂类型和课堂改革——把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走出课堂,让音乐课成为令人沉浸其中的演唱会。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十大歌手(青岛大学老师刘宇博)(1)

一门火爆的音乐选修课

这场室外草坪音乐会,实际上早有“预谋”。

作为音乐老师,刘宇博的专业是古典音乐。恢弘的大礼堂内,穿着得体的观众正襟危坐,在合适的时候鼓掌、露出笑容。

但音乐不止是这样的。音乐的边界在哪里?音乐可以疗伤,可以学习,可以催眠,也可以娱乐。

刘宇博在寻找音乐的边界。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十大歌手(青岛大学老师刘宇博)(2)

“流行音乐为什么受欢迎?因为通俗易懂门槛低。”刘宇博说,为了让每个学生能够跨入音乐的门槛,感受音乐的魅力,他开设了流行音乐演唱与表演公选课。选修课于2019年首次招生,每学期招收1个班,目前已经上到第四期。从第一期的100人班额,到第三、四期的120人班额,流行音乐演唱与表演选修课越来越受同学们欢迎,想选上全靠抢。上课时,学生的出勤率也很高,想坐前排位置得提前半小时去占座。有的同学本科生期间没抢上,研究生了才“圆梦”。

这样新奇的课堂方式,被同学传到网上之后爆红,也给了刘宇博新的启发。他把课堂现场录制短视频发到网上,开设“青岛大学流行音乐课”,从9月8日第一个视频开始,现在已经发布了224个短视频作品,积累了10.6万的粉丝,获赞98万。

青岛大学2019级纺织服装专业的学生郑徐静荷从小就喜欢唱歌,上高中后她原本想学习声乐参加艺考,但家人不支持。进入大二可以选课了,她第一时间抢下了这门音乐选修课。

郑徐静荷说,课堂中,老师会教给她们演唱技巧,布置一些练声曲,也会让学生上台演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学生上台演唱时,氛围很嗨,就像一场小型演唱会似的。”

带着学生“玩音乐”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十大歌手(青岛大学老师刘宇博)(3)

艺术学院的走廊曲曲折折,每一个亮灯的窗口,都传出音乐声。

房间不足十平米,一架钢琴就占了大多数地方,唯一能发挥利用的空间就是墙壁。

“这都是我学生毕业演出的海报,还有太多没地方挂。”刘宇博抬头指着四面墙上贴满的海报,一张一张地给记者细数学生的成绩。有些海报已经褪色,但刘宇博舍不得扔,仍贴在墙上。

“和学生们聊音乐,一起玩音乐。我很享受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我不喜欢一个人在台上不停地讲。”执教19年,讲台上的刘宇博永葆激情。在他看来,音乐是玩出来的,课堂也应该是活起来、动起来、嗨起来的。

刘宇博会邀请青岛本土一些小有名气的音乐人走进课堂,和同学们交流互动,对音乐有研究的同学也可以上台当老师,分享心得。刘宇博的一个学生是校园一支乐队的鼓手。于是刘宇博就让他来分享他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他与乐队的故事。

有一期结业课,刘宇博专门申请了一块空场地,邀请几位玩音乐的朋友带着设备一起参加,同学们席地而坐,就在这样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大家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结束后,很多同学意犹未尽,要求再加一节课。”看到学生热情度这么高,刘宇博果真又给加了一堂课。

“每次看到学生眼里有光,我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儿很值。”支撑刘宇博开好这门选修课的不仅仅是出于他本人对音乐的爱好,更多的力量是源自学生的积极反馈。有学生喜欢创作,刘宇博就支持他们去发表自己的作品,做原创音乐人;有学生喜欢说唱,刘宇博就支持他们去做rap,自己也去尝试着做rap。

探索音乐的边界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十大歌手(青岛大学老师刘宇博)(4)

鼓励学生去做更多、更新的尝试,但刘宇博本人却更喜欢古典音乐。

“传统文化不能丢。但音乐也具有时代性。我想去尝试创新,以一种更易于年轻人接受、喜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刘宇博说,如果直接开设古典音乐,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可能没那么高。先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让他们先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快乐,然后再渗透、融入古典文化。

流行音乐选修课开设之初是为了响应青大美育课程的建设,让大学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嗨起来。刘宇博选择通过音乐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互动也会让学生更乐于把自己兴趣点提升表现出来。

兴趣来了,学生们的激情也随之被点燃。继校园草坪音乐会之后,刘宇博又带着学生把课堂搬到了校外。大海、栈桥、游客、海鸥、音乐……这场由大学生们主持的“海边音乐会”,给时尚青岛增添了浪漫、文艺、青春、活力。

走出校园的音乐课,让更多的市民认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状态,也让大学生们更了解青岛、热爱青岛。刻板的课堂氛围被打破,音乐的边界也随之延伸。

“严肃的学术研究是一种校园文化,活跃的音乐教育也是一种校园文化。”下个学期,刘宇博又将开设《中国诗乐舞传承》,尝试把音乐融入传统文化。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十大歌手(青岛大学老师刘宇博)(5)

让公益插上音乐的翅膀

每个周末,一群听障孩子会聚集到青大一起上合唱课,他们共同组成了“小海豚合唱团”。组建并授课指导“小海豚听障儿童公益合唱团”是刘宇博带领学生参与的公益项目,他想用音乐治愈孩子们,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能力。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学会唱一首歌,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但对于这群植入人工耳蜗的特殊孩子们来说,他们需要付出三四倍的努力。

合唱团刚成立时,孩子们跟着钢琴试音模唱,基本上一个音也找不到,两个月学一首《小星星》都唱不准。“为了不让孩子因在唱歌上难以突破而厌学,我们尝试过一对一的声乐训练,增设舞蹈课边跳边唱等各种方法。”

孩子们在合唱团里学得更加开心,相处得也越来越好,每次下课总会和刘宇博问好、拥抱,一些本来腼腆的孩子也会慢慢融入进来。“他们在这个课程中变得开朗了。我们希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帮助他们做一些调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