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妙物语最感人的故事(怪之天守物语忘神)(1)

“ayakashi”,这词仅从读音上看,和日语发音“okashi”(奇怪)很相似,所以,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一个“怪”字足以。“怪”的汉语解释是,奇异,不平常。这部动画片中三部故事,也的确不同寻常,很怪。因人而起,最终成为妖魔。其中第二部《怪天守物语》改编自日本文学大师泉镜花的作品《姬路城天守阁传说》讲述了流传中姬路城天守上一段凄美的恋爱故事。

短短四集,表面上讲述的是人与神之间的禁忌之恋,但是,背后折射出的,却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是人类因爱而起的许多行为的思考和警示。人神界限的模糊,人类贪欲下的恣意妄为,灰色地带的滋生。 但,爱情终究是善意的,无论其结果如何,滋生了多少灰色地带,而人性的趋向,无时无刻不在突破这种灰色。

世界奇妙物语最感人的故事(怪之天守物语忘神)(2)

一 三段动画故事,同一个主题——爱情,呈现出爱情的本真

在一片被浓雾包围,被称作“白鹭城”的天守阁上住着一群被叫作忘却之神的神女。天守阁主人富姬与鹰匠图书之助相遇,两人坠入爱河。舍弃了人类身份的图书之助和渐渐失去忘神能力的富姬,在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最终化为翱翔的白鹰。

整部动画的剧情紧凑,没有放肆而牵强的煽情,旨在将人世间爱情道个明白。爱迪生曾说: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段爱情,将爱情最本真一面呈现出来,那就是富姬与图书之助之间的爱情。

1)富姬母亲的爱情,极致的奉献未必会有善终

富姬的母亲原是神明,爱上了人类男子,不惜幻化成人。男子借用她的力量封王,随即被抛弃。回不去的神明,又不被人类认可,终成了游离在神与人之间的魔。灵魂附身于鹰身上。后代也因此成为忘却之神,世代居住在白鹭城,不生不灭。富姬的母亲就像法国玛戈王后,她身世显贵且天生丽质,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利用、权谋、谋杀与坎坷,最后孤独终老。

为爱不遗余力的奉献,是否真的就可以长久相伴呢?张爱玲见到对胡兰成后,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低姿态,全身心的奉献,无法保证爱情能够长久。

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努力去争取,唯独一件不行,那就是努力去争取一个对你没感觉的人,让他/她爱上你,这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剧中,母亲深爱的那个男子,未必同等地爱着母亲,他只是借助母亲的力量,统一天下。被利用的爱情,已经不够纯粹。

2)图书之助与阿静的爱情,自私自我生出得执念

罗素曾经说: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剧中的阿静亦是如此。

阿静和图书之助属于搭伙过日子的平凡夫妻。图书之助与阿静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对阿静而言,图书之助不在状态的游离,使得她的爱情得不到回应。越怕失去,感情就显得越不牢靠。图书之助珍藏的那把梳子,压断了阿静绷紧的神经。

她的告密,促使播磨守进攻白鹭城。如果说,阿静是为了图书之助而不得已,去告密。那么,阿静冲进天守阁,再一次看见图书之助,前一秒还坚定地说:“我们是夫妻,理当如此啊!”但是,在看到他容貌被妖化后,阿静仓皇逃离。

此刻,阿静口中的爱情,被她自己戳破。她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占有欲罢了。她考虑的得失,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果不是因为容不下那把私藏的梳子,这场灾难或许就不会发生,图书之助或许也不会割发与她诀别。

3)禁忌之恋的背后,是对自我的坚持

天守阁的主人富姬很像《画皮》中的小唯,跳出三界,不死之身。时间久远抵不过内心长久的孤寂,所以,富姬渴望人类的感情。妖怪没有人类的感觉,听不到心跳,尝不出味道,嗅不出花香。这样的长生,显得毫无意义。所以,图书之助的出现,才会让富姬不顾禁忌,迅速坠入爱河。

不被允许的爱情,相对等就要付出代价,因为富姬与人类产生感情,忘却之神的力量就会变弱。富姬为了同伴,不得不放弃了这份爱情,图书之助描述的美好,也只能深埋在心底。毕竟,两个世界的人,得到的爱情,伴随着他人的牺牲。图书之助也无奈地选择了青梅竹马的阿静,两个人,因为身份之别,只得放弃。直到,播磨守下令攻打白鹭城的时候,图书之助才真正的明白了自己的心。他放弃了人类的身份,割发、将家产留给妻子,只身赶往白鹭山。这时候的图书之助,冲破了一直以来的犹豫和世俗的各种枷锁。

三段爱情,图书之助和富姬之爱,是最美好的形态,虽然世间难觅,却仍然有所期待,爱情最真实的模样恰是如此,外在的一切不足以动摇坚定的爱情,琴瑟和鸣最是美满。

富姬之母还有阿静的爱情,引起了世人的不平与共鸣。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付出,人人都希望得到这样的爱人,却从不想想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什么,富姬之母为了爱情的付出让人感动,却也让人唏嘘,一厢情愿的作茧自缚,换不来两情相悦的长久。阿静的执念很深,或许,她在这场爱情中是最为可怜的一个,她从未得到爱人的心。可是,“心里无爱,又何来的厮守,怕是亲情也难在!”

《天守物语》在讲爱情,却也不是脱离现实的夸夸其谈,其中也有很多隐晦的警醒。

世界奇妙物语最感人的故事(怪之天守物语忘神)(3)

二 “忘神”的背后,模糊的界限是对人类不再敬畏的提醒

人们惧怕忘神的力量,称他们为妖怪。剧中富姬也曾提到,他们本是神灵。忘神一词不仅暗示了他们自己被边缘化后,忘记了自己的曾经还是神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也已经忘却了神的存在。所以,神被视为妖怪。“忘却之神”这个名字,颇有意味。 富姬公主说,人和神的界限模糊了。这个模糊的界限,因何而起的呢?

对忘神一族而言,人是他们的食物,图书之助在质问富姬为何如此时,富姬的一番话,也点名了人类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而已,为了生存,或许也会成为其它动物的口中餐。而人类的惯性思维认为,人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人类猎杀其它动物是应该的,但是,被反杀就是错误的。

剧中的人类,对待生命,充斥着戾气。城主不顾雷电天气,执意要让鹰飞向高空去寻猎物,因为婢女的一时失手,随手挥刀斩杀。践踏弱者的生命,蔑视其它物种。如果说,其它物种是为了活下去而猎杀人类的话,那么人类的在很大的程度上,猎杀的目的远不止饱腹那么简单,也可能是因为享受。

同时,打破人与神之间界限的,是误闯入森林的人类男子,他利用爱情,得到力量,以此得到权势,这是人性中的贪欲。神与人的爱情,还是带来了灾难。忘神一族被驱逐,隐居山林,与世隔绝。那些不幸进入城堡中的人类,也会成为忘神一族的食物。

人心中的贪欲并未停止,阿静为了得到图书之助的心,不惜告密,白鹰的事情过去好多年,城主也早已不再追究,攻打天守阁的目的,远不是寻鹰那么简单,人类觊觎的是城中的财宝。从这一点,衍生设想一下,人和神之间被打破的界限,很大一部分的可能,是人类毫无节制的扩张和为了掠夺发动的战争。

《天守物语》中的人类世界,是秩序混乱,人性崩塌的。这样一个世界里,两个小妖怪的出现,又是另外一种人类行为的拷问。

世界奇妙物语最感人的故事(怪之天守物语忘神)(4)

三 小妖怪,玩世不恭,探索另一种人性的自由

动画中出现的两个小妖怪,没有什么是非之分,也没有对与错之间的界定。他们两个游离在人类与神之间,既想利用人类的力量得到白鹭城里的财富,又对人与神的灭亡毫不在意。

小妖怪初次见到图书之助,表面上是劝退他,实际上是拉拢。图书之助出发前往白鹭城,小妖怪等在城门口,看穿了图书之助想要去见富姬的想法,也毫不掩饰自己想要财宝的念头。这一点也证明了妖怪对人心看得非常透彻。他们两个又不是极恶的妖怪,在天守阁与忘神战斗,他们也首先选择保全图书之助的性命,这也间接在试探,忘神对人类的选择,是杀还是留。这两个小妖怪,颇有点儿《大佛普拉斯》中释迦的意味,游离在人群之外,睁着眼,看着这个世界。

一直到最后,人与神的战争结束,两个小妖怪优哉游哉,在废墟中找财富。一场战争,人与神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反倒是他们两个小妖怪,从头到尾一直保持快乐。这更像是一种讽刺,人类的生存,暧昧不清的态度反而生存的很好。一旦深究势必会灭亡。

说到底,是哪边赢了啊?

谁知道呢?跟我们又没有关系。

怎么回事?

鹰的数量增加了啊!

这么说的话·········

这是富姬和图书之助化为鹰,跟随富姬的母亲一起翱翔在天空,两个小妖怪的对话。没有继续说完的话,在我看来,算是一种警示,更像是提示。神放弃了在人间的守护,人在世间寻找的理解和和平失败了。两个妖怪在剧中也曾说过,人就是一种永远也杀不死的生物。仿佛是在哀叹,人类无休止的欲望。

结语:

《天守物语》篇,相比较《四谷怪谈》和《化猫》来说,寓意更加深远。第一部是怨念,第三部重点在于剖析人性中的贪嗔痴。唯独《天守物语》,爱情故事背后,主人公代表着更多的是社会问题。人与物种之间的不平衡,人在社会中迷失掉的真理,还有人因贪欲而发动的战争,一味地掠夺和侵占。

这是导演向观众抛出的问题,人类依托情感而有别于其他物种,如何在这些情感中甄别好与坏、善与恶,才是我们生存的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