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的建立,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是辽王朝统一中国北方的标志,是草原上的商业中心,更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着独特的功绩。辽上京的存在,客观上引发了中原文化的大规模北移运动,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通过战争或和平交往等渠道,不断传播到契丹的首都,进而普及到北方广大草原,又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播到欧亚大陆各地……

每天先说一段辽代的事儿,目的是传播历史知识,今天咱们先说到这儿。

在上一讲,老酒鬼着重为大家讲述了马宏祥与他的堂哥、堂弟像“打游击战”一样读书的情景,他们从林东到锦州,从赤峰再到承德,从私塾念到中学,这学都快念零碎了,今儿在这儿,明儿去那儿的。这不,马宏祥的父亲又托人把他接到北平来了。

我再说说北平。北平,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由国民政府设立的北平特别市,简称北平。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日伪政府又将北平特别市改为北京市,但并未得到中国中央政府和人民的承认,于是北平的名称在这个阶段仍在延用。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原名北平市。北平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如“北大”、“清华”均在此地;“育英”、“汇文”中学和“贝满”女中,也都是当时顶尖的学校;北平的若干公立中学更是学费低廉而师资和设备比较精良,可以说是清寒子弟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处所。

赤峰市敖汉旗老烧锅村(赤峰市巴林左旗)(1)

清华大学校园一角

结束了在承德的学习,马宏祥根据父亲马真吾的安排来到了北平。他们一家七口人住在东城12条附近的细管胡同12号,那是一所普通的四合院,进门有“隐蔽墙”,院内还有金鱼缸。他们家住三间西厢房,房东夫妇住正房,房东长子夫妇及子女住东厢房,房东的次子是名空军军官,与新婚妻子则住在胡同口租来的一间屋子里。

这期间,原来在锦州与马真吾同住的大哥、三哥听到风声不太紧后已经返回老家。八弟随后也来到北平,在马真吾家暂住。他同马宏祥及其二弟宏孝睡一张床铺,说是床铺,其实就是把三块长条板子搭在两个竖立的木板凳上。由于床板过窄,三人需要侧身睡,翻身时,就得三人同时翻,否则一个人翻不了。不久,八弟在崇文门里一家杂货铺找到了一份工作,担任经理,于是就搬走了。随后而来的六弟在北平南苑租了一块地,开始种菜。

《元史·良吏传》中说:“读书务明理以致用”。马真吾托人把马宏祥从承德接到北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能够读到好学校。他深知,这一年多马宏祥没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颠沛流离的生活影响了不少学习。到了北平后,他又让马宏祥去补习班请先生为儿子补习数学和英文。马宏祥知道家里经济拮据,自作主张只补习了数学(代数),而没有补习英文。事后,马真吾知道了此事,大为愤怒,他说:“我们家里目前经济虽然困难,生活要尽力节俭,但是在教育上的开支,却是要用就得用的。你的文史成绩不错,可是数学和英文方面却需要大大加强。何况北平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里的有利条件”。

春节以后,离家附近的“大中中学”和市立四中招考插班生。市立四中是北平有名的好学校。马宏祥两个都报了名,他想报考初二下学期,当时已经不再想读初一了。结果考取了大中中学。大中中学位于北新桥,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校园。学校有男生部和女生部,同在一条大街上,距离不远。男生部有游泳池,中午和下午3点以后开放,里面有些吵,但也增加了勃勃生机。每星期五英文、国文和数学,每个班级举行考试,第一名发给铜牌,可以保留到下星期。有位国文先生(在北平一律称先生)鼓励大家写作,他说:你们把每年春秋到颐和园或其他景点郊游的见闻与感想记下来,十几二十几年积累起来,就是一本散文集,学生们听后很受鼓舞。

恰在这学期,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当时,蒋介石手握党政军大权,无人可与争衡。但是他鼎力支持的孙科(孙中山的儿子)却得不到与会代表大多数的支持。多数代表都支持同属国民党的桂系领袖李宗仁,最后李宗仁胜出,孙科落选。马真吾和马汉祯作为代表都到南京参加这次会议。俩人回来时带了一些香蕉,家里人开心的分着吃了,感到香甜可口。南京一行,给两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周恩来的口才和风度,回到北平后两人不断加以赞赏。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此次,马家哥儿俩同时到南京参会,并见到了周恩来,感到十分荣幸。

马汉祯在南京开会期间写了几篇有关边疆事务的文章登载在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上,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有关人士的好评,可见其文笔很好。北平剿匪总部(当时傅作义任总司令)请马汉祯就任上校参谋,但那时他只有三十几岁,在一个“敬老尊贤”传统社会背景下,不可能一下子就授以将官的头衔和职务,对此,他没有接受。没想到,立法院聘请他担任边政科科长,他最后接受了立法院的职位,走马上任。

马汉祯在南京任职,妻子准备前往。她带着5个子女从承德去南京的路上,在北平停留下来,在马真吾家呆了一阵子。那时,马家在北平的孩子一共有10个,成了胡同里孩子最多的一家,此时马宏祥就是马家的孩子王,也风光了起来,一有闲暇时间就与兄弟姐妹们嬉闹起来。偶尔在胡同里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些小冲突,也因人多势众,而占上风。有个星期天早晨,马宏祥等几个大点的孩子一同去北海公园游玩。那时公园不要门票,里面游人稀少。他们到处游逛,既没有带食物,也没有带饮品,不一会儿就又渴又饿了。一直玩到下午三、四点才回家,把家里的大人都着急坏了。其实,来到北平住了大半年,马真吾的妻子张莲清只有一次同家人出去散心,家里留下马宏祥同二妹云兰留守。张莲清临行前在盆子里发了面,交待马宏祥在家如何蒸馒头,她事先还炖了一只鸡,准备回来吃。那天上午天晴气朗,谁知下午就阴天下起大雨。留守在家里的马宏祥及二妹左等右等等不到人,直到傍晚8时,母亲一行才回来。院子里积水很深,马宏祥的八哥宏达把张莲清从三轮车上给背到屋里。更不妙的是,那天的馒头没有蒸透,马宏祥感到不好意思,大家只好将就着充饥……

故事讲述到这里,似乎与“烧锅”没有太大的关联了,但是,一个“烧锅”的故事却引出了诸多国事家事,从这些点点滴滴的陈年往事里,在众多人物大起大落的人生足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马氏家族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子女未来的深切关怀及殷殷希望……(待续)

来源: 往事与记忆

编辑:毕永宝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赤峰市敖汉旗老烧锅村(赤峰市巴林左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