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雄伟壮阔的山光水色,有草木华滋的崇山峻岭,但更多的是浅山幽谷,小桥流水,平静疏淡,优闲恬雅。古人乐志山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欢在大自然中修心养性,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今天我们邀请的这位艺术家便是以写生为主,游历大江南北,寄情于笔端,北方山之雄浑,南方水之秀丽,一一跃然纸上。他就是张建亮。

张建亮对中西绘画的认知,体现勤勉的广度,创作中严格执行“三美”即“意境美、形式美、笔墨美”,无论是老北京胡同系列、红墙系列、太行系列、桂林系列,都在“三美”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水墨的形式语言,开创了独特的张氏画风。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1)

张建亮形象照

人物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特邀画家,北京画院2004届王文芳工作室画家,国展创作班执行导师,加拿大洛矶山美协理事,洛矶山美协驻京办事处主任,法国布罗瓦瓦莱尔庄园画廊特聘画家陈家沟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第八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双项金牌获得者。

今天我们邀请张建亮老师围绕“户”字创作一幅以北京民居为主的小尺寸画作《平安宅第》。

看到“户”字让老师想起了“门当户对”,因为老师经常用这个词里的内容表现老宅门。传统宅门里的门当即门墩,有方形,有圆形。方为书箱,意为书香门第;圆为战鼓,意为战鼓擂累,武将门第。“户对”为门上方长出门框的木质结构,如同古代女子发髻上的簪子,因为是一双,所以叫“户对”。户对多少代表家庭身份,所以古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2)

先画一条竖线,老师表示瓦片的数量不用纠结,自由发挥。之后老师将墙皮整个用侧锋皴一下,然后再在旁边画一个梯子,从接近中间位置打破竖线结构,同样画瓦当,中国画讲究短点透视,不是焦点透视。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3)

画门楼时要注意接茬的部分,有的是连接的,有的是断开的,还有的是点上去的。然后把竖的墙面画出来,画台阶的时候也是完全笔直的画出来,需要一波三折,断断续续,这样才能产生节奏感。砖石再去仔细延伸一下,然后趁湿把顶部渗化一下,这么一烘染之后便出现很自然的韵味。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4)

在画里面的细节时候,用笔比较慢,这样才能体现它的质量,老师左边画了一半,右边全露,这样就产生了变化。再画出灯杆、自行车等带有生活气息的东西。正房不用画的特别清晰,趁湿的时候再去往里面画其他的东西,更为自然。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5)

山水画中有一个技法叫泼墨,一遍一遍叠加,相当于点睛之笔。用赭石去点染,然后用花青趁半湿的时候,逐渐去加工,之后用更淡一点的花青,将远处的树木烘染,包括房屋的侧面,然后用散锋在远处树木空间里点染,略微勾一下枝干。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6)

好了,今天围绕“户”字创作的这幅作品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

作品欣赏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7)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8)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9)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10)

老北京建筑手绘:张建亮手绘老北京宅第(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