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对近些年的国产战争片,观众普遍的感受:

技术越来越成熟了,比如画面,音效。

可触动人心的情感还是少了点,比如国庆前上映的《八佰》。

十年磨一剑,“全明星”阵容出演,视听出彩。

尽管票房已破30亿大关,但口碑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

这让夫人想起了已经三刷的一部老片:

《高山下的花环》,豆瓣评分高达9.2。

65.8%的人给出了5星好评。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

今天,夫人就为大家说下,谢晋导演36年前拍摄的这部经典老片。

为什么它能成为众多影迷心中“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

我们先来了解下背景。

1979年2月17日,我国出动了60多万军队。

包括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还有数千门大炮。

在云南、广西边境对越南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南方面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反扑行为,中国人民特别愤怒。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

其中云南方向的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

广西方向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他已经75岁高龄了。

在此背景下,军旅作家李存葆创作了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出版后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用现在的话说,它马上成了炙手可热的大IP。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5)

随即被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作为第三代导演旗手的谢晋,也将其搬上了大银幕。

1984年公映时,感动了亿万万中华儿女。

第二年的金鸡奖和百花奖,该片共夺得了8项大奖。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6)

影片围绕四川广元某部队的九连战士展开。

连长梁三喜的探亲假已获得批准。

他急切地想回家,看望即将生小孩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

但想着让新来的指导员赵蒙生熟悉下环境和工作后再走。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7)

谁知道,竟然一拖再拖,回家探亲变得遥遥无期。

饰演连长的演员叫吕晓禾。

就是后来李亚鹏版《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8)

连长为人稳重,顾全大局,很受士兵们的尊重。

大家都关心他的探亲大事,唯独赵蒙生总是拖后腿。

彼时,年轻英俊的唐国强还被称为“奶油小生”。

既因为人长得帅气,又由于演技尚未获得肯定。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9)

他演的赵指导员本是军政治部的一名摄影干事。

此次下连队,根本意不在此!

他是想借此“混”点资历,然后好名正言顺地调走。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0)

也可以说,这是他身为高干的母亲下的一盘棋。

她才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呆在基层连队受苦。

连长和大伙儿当然不知道赵蒙生母子的小九九。

隔阂与矛盾,已无法避免。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1)

导演一直在渲染和暗示他与别的战友们的不同。

相比吃地瓜杆子长大的农民子弟的粗糙质朴,喝奶牛长大作为高干子弟的他,各方面都精致。

洗脸要用檀香皂,还得抹雪花膏,讲话也文质彬彬。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2)

长相俊俏面嫩,比同龄的连长要年轻四五岁,透着股难以掩饰的书卷气。

在刚来的欢迎仪式上,赵蒙生第一次公开露面,就让大伙儿“吃了一惊”。

说话结结巴巴,全无一点军人该有的气势,磕磕巴巴一两句话就草草结束。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3)

连长和战士们面面相觑,心里直犯嘀咕:

这哪里像是个指导员应有的样子啊!?

此处,大家脑补下《亮剑》中的赵刚。

赵政委起初被李云龙和弟兄们瞧不起的画面就知道了。

好在人家赵政委有百步穿杨,优秀狙击手的一身绝活为他挽回局面。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4)

可是,咱们的赵蒙生该咋办呢?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5)

连长梁三喜急着休探亲假,但指导员始终心不在焉,迟迟与战士们打不成一片。

好在连长宽容大度,他一直在耐心等待。

不过,全连最老的炮排排长靳开来就不好“惹”了。

此人耿直坦荡作风正派,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军事技术过硬,口才极好,幽默风趣,对战友们特别有感情。

同时,又是全团最爱发牢骚的“牢骚大王”,喜欢挑上级的刺。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6)

他在《上海一家人》里饰演黑皮哥,叫何伟。

靳开来尤其看不惯赵蒙生那副纨绔子弟的做派。

5公里越野别人已在返回,他还在半路,行装也不是自己背。

周末起那么晚,收拾被褥洗衣服这种生活琐事全是小金在“伺候”。

在靳开来眼里,赵蒙生是“好看不中用”的花瓶人设,不是真男人真军人的样!

还有一身坏毛病,自私,矫情,软绵绵,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7)

赵蒙生与连长和靳开来,及众战友间的隔阂与矛盾,是推动整个叙事的驱动力

也是影片前三分之一重点展现的,突出了“战前”阶段战士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更通过闪回镜头侧面揭示了农民子弟与高干子弟的阶层差异。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8)

连长梁三喜不断回想起媳妇玉秀(盖克 饰),她是那么善良朴实勤劳。

一个人喂猪,做家务干农活,赡养婆婆,忙里忙外受苦受累支撑着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19)

而赵蒙生脑中浮现的是妻子娇美可人的舞姿,和母亲为调动他费尽周折四处活动的画面。

实际上导演是在说,我们应如何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国家关系的大是大非问题。

三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他们内在的矛盾尚未全面爆发。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0)

故事的转折点,是赵母的一封信。

他让儿子“安心”呆着,调动之事要后延,部队将有大动作。

且在末尾郑重声明,严格保密,不得瞎传。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1)

赵蒙生本来做着屈就两三个月最多半年,就能和妻子团圆,回到大城市的美梦。

现在情况突然变了,他在阅览室发现,报纸上赫然写着:

最强烈抗议越南侵犯中国领土,制造新的严重流血事件。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2)

类似标题的文章还有很多,赵蒙生紧锁眉头,脸色苍白。

他预感到最怕的事可能要来,不是别的什么,正是战争!

赵蒙生三番五次往阅览室跑,赵母经常挂电话到联队来。

敏感的连长察觉到不对劲,也翻报纸并拿起放大镜在地图上研究。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3)

从种种讯息和赵蒙生母子的行为推断后,他直接对靳开来说:

伙计,部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果然,镜头一转,战士们已在磨枪擦炮。

对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军人来说,战争无疑是极其令人恐惧的。

直到此时,赵蒙生仍然执迷不悟,一心想着赶快调离连队,好躲过战争。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4)

在部队即将出发的当天,连长终于发怒了,他说: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你们都涌到部队里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脑袋要回大城市。

显然,这是对那个年代某种社会风气的尖锐批判。

而他接下来的话,讲出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声:

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5)

仅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这一次,九连接到的任务,是充当全军的尖刀连。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6)

连长也许已有直觉,他怕自己回不来,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也可能是“遗言”。

一向快人快语爱给上级提意见的靳开来,先前连里屡次申请给他升职却总无果。

而今不费吹灰之力,当上了副连长,用他的话说:

战前赏了一个送死的官。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7)

虽然嘴上有“怨言”,但他内心和连长一模一样,做好了随时血染疆场为国捐躯的准备。

在祖国的最后一餐,炊事班长为大伙儿准备的是饺子。

酒足饭饱后,连长和靳开来有一段掏心掏肺的畅通。

副连长靳开来满怀豪气地说:

干了这杯,咱们烈士陵园见!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8)

正所谓一语成谶,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在当晚的战前动员电影放映会后,号称雷神的军长因接到赵母的电话而大发雷霆:

他奶奶的,走后门竟走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

我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谁敢把后门走到战场上,我偏要她的儿子第一个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29)

此话一出,掌声雷动,台下的赵蒙生双手捂脸,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在千人大会上被公然“点名”,尊严碎了一地。

赵蒙生在思想上当即觉悟,其军人和男人的血性被激发了。

他对战友们发了狠话,摆明了他的立场和姿态:

是英雄是狗熊,咱们战场上见。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0)

战争真的打响了!

部队从四川一路南下,开到云南边境。

他们看到了越南军队炸毁的学校,留下的物资。

有许多整袋的中国大米,和压缩饼干枪支弹药。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1)

所有人脸色凝重,怒火中烧!

中国人民在三年困难时期,勒紧裤腰带支援越南武器弹药粮食。

甚至派出了铁道兵、工程兵等兵种帮助北越抢修遭炸毁的铁路。

谁想到养出了越南这只白眼狼,用靳开来的话说:

二百个亿养个狼崽子,我让你怎么吃进去的叫你怎么吐出来。

中国军队对越南政府得了好处却反目的行为非常愤恨。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2)

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将遭遇什么?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3)

电影拍摄时得到了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大力支持。

片中真实出镜的武器装备不少,比如62式坦克等。

虽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但场面足够逼真与宏大。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4)

任何时候战争是残酷的,惨烈的战场上难免有人牺牲。

为解决口渴无水,可能导致全军覆灭的问题,副连长靳开来果断行动。

冒着违反纪律被处分的危险,和几位战士毅然去砍了老百姓的甘蔗。

回来时因不小心踩到地雷被严重炸伤。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5)

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让大伙儿吃甘蔗。

这样一位作战勇猛敢于担当的好兵,如此悄无声息地离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6)

副连长的死没有挫败大家的信心,刺激了更强烈的斗志。

一位叫“北京”的小伙主动请缨,意欲炸毁敌人的碉堡。

无奈连着两发臭弹,他显眼的位置被敌人发现,立马中弹身亡。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7)

原来,弹药生产于十年特殊时期。

导演用特写镜头,犀利地批判了历史。

国家工业技术倍受社会动乱的摧残,最终害死了自己的战士。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8)

在成功占领25号高地正准备清理战场时,敌人耍了阴招。

连长当即一脚踹倒赵蒙生,他则死于敌人的阴枪之下。

梁三喜印证了他之前说的话:

一个连长,在战场上他的责任就是身先士卒。

全连的战士们义愤填膺,指导员赵蒙生彻底被激怒,他拿起手榴弹冲进了山洞……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39)

战争伴随着牺牲结束了

影片进入战后抚慰阶段,从此泪点不断。

连长终究没能休成探亲假,他永远离开了妻子玉秀和娘。

留下的遗物令人内心震颤:

一张共计620元血染的欠账单;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0)

一件没舍得穿的军大衣,留待玉秀改嫁时当嫁妆;

和一个妻子来部队探亲时没有带走的拨浪鼓。

婆婆和媳妇遵照梁三喜的遗嘱,她们坚持“人死账不能空”。

用550元抚恤金,和卖猪换来的70元钱还了账。

这一幕不仅令赵蒙生抽泣不已,也深深地感动了观众。

在连长和其家人的心里,装的全是国家,是人民群众。

与赵蒙生母子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举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1)

副连长靳开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死后竟然没有得到嘉奖。气得雷军长抱打不平:

我们有些干部,总是爱听阿谀奉承,对于爱提意见的同志,到死他们也不肯放过!

他要求写报告向军党委反映,最后结果影片没有透露。

显然,这是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猛烈炮轰。

电影保留了原作对社会问题的犀利批判。

这也是《高山下的花环》不同于一般战争片的地方。

它辐射出的问题尤其广泛而深刻。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2)

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外号“北京”的小伙,其实是雷军长的独苗,他叫雷凯华。

爱看《战争论》,会背《孙子兵法》的重要章节,已当元帅为毕生理想。

但一军之长将唯一的儿子送往战场为国牺牲了。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3)

连长的母亲闻讯后,讲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

你是个军长,你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上,牺牲了;

我哪怕只是看到这一个,我总算是看到了;

好啊,你们好啊,中国能兴旺啊!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4)

正如梁大娘所说,如果人人皆像雷军长,国家必然兴旺发达,民族必然富强振兴。

战争前后变化最大的,是高干子弟赵蒙生。

某种程度上,影片正是从他的视角讲述的。

在两位战友和同志们的感染下,这位军二代的“公子哥”完成了自我成长。

在战争中,赵蒙生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5)

他对母亲说“我们问心有愧”。

他对靳开来的妻子说:

中国人都像他那样儿,说真话,做实事儿,我们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6)

这是对正义责任和道德良知的肯定。

战后他留在了连队,积极开展各项抚慰工作。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7)

《高山下的花环》采用时间线索,叙事节奏流畅明快。

影片没有大篇幅地展现战争的大场面,而是多处用心。

细致描绘了以三位战士为代表的中国军人在战前,战中,战后三阶段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战友情、爱情、亲情。

情感上真挚动人,是这部战争片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8)

另外,它丝毫不回避对社会现实丑陋层面的无情揭露。

极大胆直接地讽刺批判了一些不正之风。

从这个角度讲,《高山下的花环》的内涵十分丰厚深刻。

它不止是战争片,也是社会问题片。

更是教育片,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

这样的好片子,期待能够重映,我们需要精神传承。

最后,附一段《血染的风采》的歌词,向英雄们致敬!

一部最真实残酷的战争片(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哭)(49)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