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 一、国际间发生的重大事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百年风云200?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年风云200(百年风云18401950)

百年风云200

1854年

一、国际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3月31日

美国与日本代表于神奈川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被动摇。

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1月8日

严复出生。

【人物】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出版有《严复全集》。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月20日

上海美领事向美商宣布上海为自由港。

1月23日

沙皇尼古拉一世批准东西伯利亚总督提出的“武装航行黑龙江”计划。

【释义】东西伯利亚 (俄语:Восточная Сибирь) 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简称。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蒙古相邻,西同西西伯利亚、东同远东经济区接壤。包括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及赤塔州、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面积412.28万平方公里,人口876.9万(1985年)。

1月27日

美公使马沙利离广州回国。

2月初

太平军增援北伐

咸丰四年(1854)正月和四月,太平天国两次派军增援北伐。先是,咸丰三年冬,北伐军攻天津受阻,屯兵静海、独流一带,派人回天京请援。次年正月初七日,东王杨秀清派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与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等率部自安庆出发,增援北伐军。一路经安徽、河南、江苏进入山东。途中,北伐援军不断扩大队伍,吸收了大量起义农民、贫民及失业者。三月初,包围运河边工商业重镇临清。清山东巡抚张亮基、胜保及其先遣将军善禄等急忙增援临清。北伐援军击败张亮基、善禄等,于当月十五日攻占临清,清军逃出临清时,将城中粮草全部焚毁,使北伐援军无以为食。随即胜保及新任山东巡抚崇恩又包围临清,断绝了城中一切接济。北伐援军补给困难,部分新兵军心涣散,哗变、逃跑事件时有发生,乃于二十一日撤出临清,拟北上阜城。沿途新附者不听指挥,相率南行,清军乘机截击,北伐援军损失严重,二十七日退至清水镇。四月初一南退冠县,又遭地方团练及胜保马队前后夹击,新附者狂奔,全军溃败,遂由江苏丰县策马涉旧黄河,淤泥陷马蹄,除两千多人渡河南下外,其余全部殉难。曾立昌跃马跳河死,黄生才在冠县孔家集被俘,死于游击。渡河部队转战凤台展沟集,陈仕保战死,许宗扬逃回天京,被收入东牢。随后,太平天国又派燕王秦日纲领兵第二次北援,但刚到舒城,就兵败折回。此后,太平军主力既要对付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又要分兵于西战场与湘军激战,故再无能力组织北伐援军,实际上等于放弃了北伐部队。

【人物】黄生才。清湖南衡州(今衡阳)人,一作广西永安(今蒙山)人。湖南天地会首领之一。咸丰二年(1852)参加太平军。次年封总制。四年参加北伐援军,在曾立昌、许宗扬、陈仕保率领下由皖、豫入鲁,在高唐被清军俘获死难。

【人物】陈仕保。清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1853)封指挥,镇守扬州。后升夏官副丞相。四年奉命随曾立昌等率部救援北伐军。三月至山东临清,反对曾立昌北上主张,旋兵败南退。四月至安徽凤台县展沟集,战死。

【人物】曾立昌(1826-1854年)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浔州(今桂平县、位武宣县东南)人。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5月,林凤祥等北伐,他受命守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曾多次击败江北大营围城清军,当年底,与赖汉英夹攻“江北大营”围城清军,大胜。遂撤退至瓜州(位扬州市南、长江北岸)擢夏官又正丞相(按:《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这时曾锦谦官职为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为夏官又副丞相,案曾锦谦这时方授夏官又副丞相,而这时夏官又正丞相为曾立昌)。1854年林凤祥等北伐受挫,他被杨秀清命为主将,与陈仕保(夏官副丞相),许宗扬(冬官副丞相)率军由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北援经安徽、江苏、河南至丰县渡河转入山东。4月攻克临清(今山东省临清市),距阜城北伐军仅二百余里。清胜保南下围剿,他退出临清,欲北上接应。因陈仕保、许宗扬等阻止,被迫南撤,他一路受清军追击,在山东冠县战败,跃马入黄河殉难。

【人物】许宗扬,太平天国将领,行十八,广西人。初授御林侍卫,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三月,升殿左七指挥。与 朱锡琨、 黄益芸北伐,误入六合县,宿营失火,走归天京。八月,随翼王石达开经安徽,克复建德、东流等处。十一月回京,封恩赏丞相。旋升冬官副丞相。甲寅四年正月,命与曾立昌、陈仁保率军前去直隶增援林凤祥军。到山东临清州,军溃,曾立昌、陈仁保都战死,宗扬得脱归天京,收入东牢。

九月,赦罪,命与殿前丞相北殿石二承宣张子朋督战船随秦日纲守田家镇江防要塞。后任北殿右二十承宣。丙辰六年七月,天王下诏诛 杨秀清。宗扬奉命带兵攻东王府,杀杨秀清。其后事迹不详。

【人物】张亮基,(1807(丁卯年)—1871) 字采臣,号石卿。江苏铜山(今徐州)人。道光举人。曾为内阁中书、侍读。1846年,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复调署永昌。后升任云南按察使。

【人物】善禄,清朝大臣。蒙古正兰旗人。图博特氏。嘉庆十六年(1811),由拜唐阿擢兰翎侍卫。二十一年(1816),迁三等侍卫。道光六年(1826),调直隶巩华城都司。二十一年(1841),升督标中军副将。二十二年二月,英国兵船侵犯浙江诸海口,随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前往防堵。十月,署天津镇总兵。二十五年(1845)实授。二十六年,升四川提督。二十七年,调浙江提督。咸丰二年(1852),以太平军洪秀全等攻湖南长沙,奉命前往镇压。三年,同托明阿、胜保与义军战,俘获2千余人,赏戴花翎,赐“斐理巴图鲁”号,迁绥远城将军。四年(1854)十一月卒于军。

【人物】崇恩(1803—1878),觉罗氏,字仰之,禹舲、语舲、 雨舲,别号香南居士、敔翁、语铃道人,室名壶青阁、香南精舍、吾亦爱吾等。满洲正红旗人(一作正蓝旗),系满清皇室。出生于嘉庆八年(1803),官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先后任山东巡抚、内阁学士等。工书,法苏轼。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名家,撷其精华,故能超轶凡近。喜收藏、精鉴赏,收藏历代书画、古籍碑帖极富,是清代中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金石学家、诗人。著有《香南居士集》《香南精舍金石契》《金石玉铭》《枕琴轩诗草》《崇雨舲中丞诗稿守岱集》等。

2月6日

上海江海关移设苏州河北。

2月13日

英外相以《南京条约》签订满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驻京,长江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2月15日

上海美国领事正式在租界竖旗。

3月6日

上海美船入口,艇内私载军火,中国水师巡船逐其水手。

3月13日

新任驻华美公使麦莲到达香港。

3月21日

上海美军舰抓捕中国巡船。

3月23日

清政府开始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

4月6日

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会见美公使麦莲。

4月13日

英国新任驻华公使兼香港总督包令到达香港。

4月15日

包令会晤美公使麦莲,建议共同行动。

4月25日

包令再次致书叶名琛要求会晤,被拒。

4月29日

美公使麦莲自香港到上海。

5月1日

上海英领事阿礼国提出施行海关税务司制。

5月2日

谕令将直隶查获的法国传教士孟镇升解回广东。

5月3日

美公使麦莲会晤江苏布政使吉尔杭阿、苏松太道吴健彰,声明无助“贼”之心。并要求两江总督接晤,否则派人前往天津投文。

【人物】吉尔杭阿(?-1856)清朝大臣。奇特拉氏,字雨山。统率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各路清军。战败后自杀。追赠总督。

5月7日

叶名琛预定在广州洋行接见英公使包令,包令拒绝,坚持在城内官署会晤。

5月8日

美国务院训令麦莲,支持英国修约要求。

5月9日

英、法、美抗议中国在上海附近设立内地海关。

5月12日

美公使麦莲照会两江总督怡良,要求会晤,并投递国书。

5月30日

穆拉维约夫率舰船75艘,运载哥萨克兵千名,闯入黑龙江。

本月

靖港激战。

咸丰四年(1854)四月,太平军在湖南靖港大败湘军。是年正月,太平军西征进入湖南,连克岳州、湘阴,二月初九日攻克靖港,旋取宁乡。曾国藩率湘军反扑,太平军在宁乡、靖港作战失利,撤回湖北。湘军乘势攻势攻陷岳州,准备兼程东下,援救武昌,太平军重新集结兵力组织反攻,再度挺进湖南。三月初十日,太平军重占岳州,二十五日击败湘军水陆师,再克靖港,且以林绍璋部间道取湘潭,拟南北夹攻长沙。曾国藩为解长沙之危,派兵反扑湘潭,并亲自率领水师战船四十只,陆师八百人于四月初二日进攻靖港。太平军以猛烈炮火轰击湘军水师。曾国藩以水急风利,派人于两岸以缆绳牵舟缓行。太平军出队歼其牵缆之人,复以小划艇二百余只进逼敌船,乘风纵火,大败湘军水师,焚其战船之一。陆路湘军亦被太平军击溃。曾国藩损兵折将,愧恨交加,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投水寻死,为其手下所救。

【人物】林绍璋(1825—1864),太平天国将领、章王。广西平南人。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次年攻克岳州,升监军,历任总制,春官又副丞相、地官又副丞相,封章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从北伐军、西征军作战,历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诸省,曾因战败被革职。咸丰八年参预太平天国朝政,代理外交事务,坚持反对外国侵略。同治三年“天京”被攻破后,保护幼天王突围至湖熟镇,力战阵亡。

本月

湘潭激战。

咸丰四年(1854)四月,太平军西征军队在湖南湘潭为湘军所败。先是,三月初十日,西征军再克岳州。二十七日,林绍璋率部间道攻取湘潭,拟南北夹攻长沙,曾国藩于二十八日派副将塔齐布率湘军陆师进犯湘潭,复以湘军水师总统褚汝航率炮船助战,所用大炮为英、美洋铁炮,远校土炮精利。四月初一日,湘军水陆并进,猛攻湘潭。太平军主将林绍璋指挥不当,内部不和,水师系临时以民船组成,战斗力较弱,致使作战失利。初三、初四两日,太平军陆路、水师接连受挫,初五日被迫自湘潭撤退,是役太平军前后水陆十战皆败,阵亡万余人,溃散亦以万计,船只被毁者近两千艘。林绍璋因此被革职,久未起用。湘潭之战后,太平军再次撤出湖南。湘军则长驱东下,直犯江西九江。从此太平军不得不以重兵对付湘军,不能再行支援北伐。

【人物】塔齐布(1817-1855) 清朝湘军将领。满洲镶黄旗人。托尔佳(陶佳)氏,字智亭。初为火器营鸟枪护军,咸丰初由三等侍卫拣发湖南,为都司,以守长沙升游击,旋从曾国藩镇压太平军,四年,湘潭之战,当先陷阵,名声大著,自此转战湘鄂,屡为军锋,官至湖北提督,后攻九江,呕血死。

【人物】褚汝航,字一帆,江苏吴县人,或曰广东人。道光二十八年,捐职布政司经历,发广西。粤匪倡乱,汝航於金田及新墟等处剿击出力,累功擢知府。应曾国藩招,至湖南,与夏銮督造战舰,练水军。

咸丰四年,率所部复岳州,复湘潭。贼犯城陵矶,汝航偕銮分路进击,夺贼前船,殪伪丞相汪得胜等,追歼殆尽。捷闻,以道员选用。寻贼由擂鼓台上窜,汝航督兵迎击,败之。贼复以船伏城陵矶,夹洲为诱敌计。汝航偕銮暨都司杨载福等督兵直逼城陵矶,贼众未及抄截,被水陆官军分途击溃,夹洲泊船亦被毁。以汝航胆力俱壮,奏奖盐运使衔。嗣统师船於下游一带与总兵陈辉龙等水师排阵合攻,多所歼毙,并火其舟。其时群贼下窜,风逆船胶,贼艘复集,官军陷入重围,辉龙及游击沙镇邦等俱阵殁。汝航等督军驰救,均被钜创,死之。汝航条理精密,为国藩所重,及死,尤痛惜焉。

本月

英、美、法开始第一次“修约”活动。

咸丰四年(1854)四月,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联合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到达广州,借口《望厦条约》中有关于十二年后变通贸易条款之规定,根据“最惠国待遇”,今《南京条约》已届满十二年,应予修改,故致函清办理外交事务大臣、两广总督叶名琛,全面提出修约要求,主要内容有: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进出口货物子口税,外国公使驻京。另外,美国公使提出:要在长江流域及其支流的任何口岸城市及港湾进行贸易,美国人可以进入中国内地任何地区贸易、传教、居住,并取得租赁、建筑的自由;法使除提出类似要求外,还要求释放非法潜入陕西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的法国传教士。显然,这些修约内容,早已远远超出对某些贸易条款“稍有变通”范围,而是企图再次强加给清政府一个比《南京条约》等更为广泛的不平等条约。对此,叶名琛当然不敢冒然答复,只得采取拒不接见,避不回答的办法。五月,包令与麦莲到昆山面见两江总督怡良,采取威逼利诱手段,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并扬言要到天津办理交涉。怡良仍采取敷衍办法,借口办理外交为两广总督职责,要他们回广州商办。七月,英、法、美三国公使串通一气,又一次向叶名琛要求修约。叶名琛仍抱着“接触愈少,麻烦愈小”的宗旨不予接见,并向咸丰帝建议,对付外国人的办法,“惟有相机开导,设法羁縻”。三国公使再次广州碰壁后,八月回到上海,利用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劝咸丰帝“允其所请”,未被采纳。九月,英、美公使率兵船北上大沽口,要求到天津修约。清政府深恐侵略者借机寻衅,不愿在近畿重地谈判,乃派长芦盐政文谦与前任长芦盐政崇伦前往听取英、美公使意见,要求他们仍回广州交涉。英、美公使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修约要求,并以修约不成,即要发动战争相威胁。最后,咸丰帝仅同意减免外商所欠上海关税和广东茶税,其余一概不准。侵略者虽欲以武力达到目的,终因兵力不足,未敢妄动,只得于十月南返。第一次“修约”活动宣告失败。

6月8日

英公使包令自香港到上海,进行修约交涉。

6月15日

上海英兵枪伤潮勇4人。

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议,协商代清军收复上海。(时上海被小刀会起义占领)

【释义】潮勇。从潮州 招募来的士兵。清 夏燮《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英 兵败归,修造船隻,招募潮勇,将以来年入寇京师。”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满清 咸丰 时代,英 法 联军因鸦片事件与 中国 构衅,英国 即招 中国 广东 潮州 人为兵,号称潮勇者,使之攻 大沽,攻 天津,攻 北京。”

6月21日

美公使麦莲在昆山会晤两江总督怡良,要求长江通商,修改条约。

上海中英兵勇冲突,包令强迫巡抚许乃钊谢罪。

【人物】许乃钊(1799—1878),字信臣,号贞恒,又号讯岑、讯臣,晚号邃翁,室名敏果斋、读书养性斋,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授编修,历任河南、广东学政。道光二十一年任河南学政时,逢黄河水决,治河总督文冲因招工被水阻未归,他毅然担负组织百姓奋起抗洪艰任,经过努力,终于堵住洪水,未成灾害。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巡抚,兼“江南大营”帮办,在苏松一带命令减轻税收,设立难民局,安置难民,并创设以捐代赋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得到百姓的拥护。同年秋, 上海小刀会起义,他调兵前往镇压,在上海勾结美国侵略者,企图借外力镇压。次年,以劳师无功被革职。七年,又以三品顶戴帮办江南军务。次年,补光禄寺卿。十年,太平军破“江南大营”,克常州、苏州,他再度被革职回籍。后病卒。著有《武备辑要》6卷、《续武备辑要》10卷、《荒政辑要》9卷、《安澜纪要》2卷、《回澜纪要》2卷、《乡守辑要合抄》等。兄 许乃济、 许乃普等。

6月22日

江苏巡抚许乃钊照会英公使谢罪。

6月23日

谕叶名琛,防范英美修约要求。

6月24日

俄船由黑龙江东驶。诏命密为防范。

6月29日

苏松太道兼江海关监督吴健彰与英、美、法领事商定上海江海关章程。

美水师提督柏理自日本派舰赴台湾基隆调查煤矿。

7月3日

英公使包令于上海会晤江苏巡抚许乃钊,要求苏州通商,广州进城,修改条约。

7月5日

广东省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

英、法、美三国驻上海领事公布《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规定在租界内设巡捕、征税。

【人物】陈开。1854年7月5日(文宗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领导“天地会”众,在佛山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头裹红巾,称为“红巾军”。在陈开领导下,各路起义军围攻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困城中。香港总督包令和英海军提督赐德派遣兵船装载武器、粮食和清军进广州,进行支援。次年“红巾军”被击败,他撤围而去,沿江西上,占领浔州(今广西桂平),建立“大成国”,并克附近各州、县,称“镇南王”。1861年,被清军广西按察使蒋益澧军击败,在贵县(位桂平县西南)木格(今贵县东南)被俘就义。

7月7日

以吉尔杭阿代许乃钊为江苏巡抚。

7月9日

俄船抵黑龙江口庙街。

7月11日

上海租界成立工部局。苏松太道吴健彰以通夷养贼罪,被革职拿问。

7月12日

上海新海关正式建立,由美、英、法三国人担任海关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关落入外国资本主义手中。

7月15日

英公使包令为广州入城及修约事,照会两江总督怡良,要求面商。遭拒绝。

7月21日

清政府始铸铝钱。

7月25日

英公使包令、美公使麦莲与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等于上海会晤,吉允将其要求酌量奏闻。

7月

外国人控制上海海关。

咸丰四年(1854)六月,上海海关落入外国人掌握之中。先是,咸丰三年八月,上海小刀会起义捣毁上海海关。外国侵略者借口代征税金,于八月初七日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次年六月初五日,清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三国领事商定《上海海关章程》。根据这一协定,六月十八日,由英、法、美三国领事分别推举英国人威妥玛、法国人斯密司和美国人卡尔为委员,正式成立“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由威妥玛总负责。咸丰八年威妥玛去职,由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职员的李泰国接任。

8月8日

两江总督怡良奏,英美二国使臣拟同赴天津。诏命仍回广东。并命叶名琛设法开导,谕以坚守成约,断不容妄有要求。

8月14日

英公使包令会晤闽浙总督王懿德,要求修约。

【人物】王懿德(?—1861)字绍甫,河南祥符人,清朝官吏。道光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湖北襄阳知府,擢山东兖沂曹济道。历山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调山东。三十年,擢陕西布政使。

8月26日

英政府取消1853年9月7日至1854年2月9日上海英商所具关税税单。

8月28日

英、美、法三国公使会于香港,协商修约问题。

9月4日

英法军舰进攻黑龙江口,为俄军所败。

9月29日

三国公使相继到上海。

10月3日

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再与英、法、美三公使会晤,命回广州,三国坚持赴津申诉。

10月15日

英、法、美三国代表达到白河,要求到天津修约,被拒。

咸丰帝命长芦盐政文谦、天津总兵双锐、直隶总督桂良严备密防,不可稍涉张皇,并命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筹抚驭之方。吉尔杭阿奏请钦派重臣,妥办三国修约之事。奉旨申斥。

10月18日

长芦盐政文谦等接见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不允修约。

谕文谦等多方防备。

10月20日

命直隶总督桂良前往天津,并派前任长芦盐政崇纶交桂良差遣。

10月21日

英、美通事麦华陀、伯驾三晤文谦,提交修约节略。

10月26日

文谦照复麦华陀等,要求其仍回五口地方,由办理各国商务钦差大臣查办。

10月28日

麦华陀照会文谦,坚持在津等候北京谕旨。

10月30日

中俄东北边界问题谈判开始。

11月3日

包令、麦莲于大沽会晤文谦,提交修约说帖。

11月5日

密谕崇纶对英、美要求,一概驳回。

【人物】崇纶(?—1854)喜塔腊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由内阁贴写中书充军机章京,洊升侍读。出为陕西凤邠道,调直隶永定河道,历云南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咸丰二年,擢湖北巡抚,时武昌方为贼踞,次年春,贼弃武汉东下,分扰江南、江西,崇纶始抵任。既而贼复上窜,陷兴国州田家镇,进黄州。崇纶疏言:“武汉民迁市绝,饷乏兵单。请移内就外,以剿为先。”未几,贼犯汉阳,窥武昌。总督吴文镕初至,与崇纶意相迕。及贼退,崇纶遂以闭城株守劾之。文宗虑两人不能和衷,且偾事,命文镕出剿,而责崇纶防守。文镕率师薄黄州,崇纶运输饷械不以时,惟促速战。四年正月,文镕兵败,死之。崇纶自请出剿,谋脱身走避,文宗烛其隐,不许。会丁忧,青麟代之,仍命崇纶留湖北协防。又以病乞罢,上怒,褫其职。六月,武昌陷,崇纶先一日出走,径往陕西。及曾国藩论劾,命逮治。服毒自尽,以病故闻。

11月8日

崇纶等照会英、美公使,指驳其说帖。二公使立即复驳。

11月10日

英、美公使修约不成南返。

上海租界召开纳税外国人大会。

11月19日

美公使麦莲上书国务院,建议美国总统致书中国皇帝要求修约,并派海军前来,必要时与英法军舰封锁白河、长江、闽江、黄浦江。英公使包令离上海回香港。

11月27日

美公使麦莲二次会晤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不果后,离上海回广州。

11月

第二次田家镇激战。

咸丰四年(1854)十月,太平军西征部队在湖北田家镇与湘军大战失利,损失严重。是年八月,太平军石凤魁、黄再兴部自武昌撤出,退守田家镇,与奉命来援的秦日纲部汇合,自田家镇至蕲州,沿长江北岸建土城四十里,又从田家镇横跨半壁山江面安设铁锁,并于半壁山上建营垒五座,引水为濠,严密布防。十月,湘军大举来犯,攻势甚猛。初四日,秦日纲与湘军道员罗泽南、知州李续宾部大战于半壁山,先胜后败,伤亡数千。适韦志俊、石镇仑、韦以德等千余将士战死,被迫退回。十月十三日,参将杨载福、同知彭玉麟所部湘军水师以烘炉大斧斫断拦江铁锁,自江面进攻太平军水师。太平军水师败走武穴。湘军随后追杀,水师于江面纵火,陆师在南岸助攻,烧毁太平军船只约三千号。十四日晨,秦日纲、韦志俊等率部自田家镇东向退至黄海。

【人物】石凤魁,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族兄,粗通文墨,1853年4月封为“国宗”,旋随西征军出兵江西,攻南昌不克,败退回天京。1854年3月,随韦志俊出兵湖南。奉命守汉口。7月太平军克武昌,被授予提督军务衔,入总督署掌司号令,刚愎自专.众皆畏命。9月武汉失守,退走田象镇。11月东王杨秀清奏请天王批准.召回天京,以失武汉罪处斩,年约四十岁。

【人物】李续宾(1818年-1858年),字如九,一字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今湖南涟源)人,晚清湘军名将。

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乡,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咸丰四年(1854年),在湘军攻占湖南岳州(今岳阳)、湖北武昌、田家镇(今武穴西北)等重要作战中,常当前锋、打硬仗,以功升知府。次年一月,随罗泽南南下,连占弋阳府、广信府(今上饶)、德兴、义宁府等府县。十二月,随罗泽南赴援湖北。咸丰六年(1856年)罗泽南战死后,接统其军,成为湘军一员重要统兵将领。

咸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在三河之战中陷入太平军的重兵包围,最终战死(一说自杀),所部尽覆,使湘军元气损伤颇大,清廷下诏以总督例赐恤,赐谥忠武。有《李忠武公遗书》存世。

【人物】韦志俊,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广西桂平人,早年随哥哥韦昌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后,韦志俊先后曾经跟随秦日纲,石达开西征。参加过武昌 、 岳州、田家镇等战役,战功显著。天京变乱后,被封为右军主将转战于安徽、江西一带。

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石达开族兄。从金田至南京,随军打仗,职位低微,听命检点、指挥约束。1853年3月定都南京后,始封“国宗”。因能服众,打仗骁勇,6月,受命将兵于九江一带。12月奉调回天京。随赖汉英出师扬州,攻三汊河有功。次年1月奉命回京,赏穿黄抱。1854年4月与韦志俊进军湖南,败走湘潭,后连克常德、岳州、武昌等地。继而又奉调回天京,再出师攻打免儿矶,全军败散,仅以身免,10月又与韦志俊援救田家镇。11月于半壁山一战阵亡,年约三十岁。

【人物】韦以德,年二十,少年英勇,封国宗,加提督军务衔,出师西征,屡建战功。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夏,韦以德随国宗提督军务石凤魁、地官副丞相黄再兴同守武昌,湘军在攻克武昌后退守田家镇、半壁山,在半壁山大战中阵亡。

【人物】杨载福,清朝名将。湖南吉首(乾州)人。原名杨载福。曾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累官湖北提 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中法战争中,率湘西苗兵协助左宗棠作战,再立战功。死后,追赐太子太保。

【人物】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

1890年(光绪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12月5日

法公使布尔布隆离上海回广州。

12月7日

叶名琛请求英国海军助剿太平军,为香港总督包令所拒。

本月

湖口、九江激战。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至十二月,石达开等率太平军在湖口、九江一带大败湘军,挽救了西部战场危局。第二次田家镇之战后,太平军西征部队损失严重,被迫撤退,湘军步步紧逼,猛扑九江,西征形势危急。咸丰四年十一月,太平天国成立西征指挥部,派翼王石达开及胡以晃等自安庆赶到湖口主持战事,罗大纲自饶州领兵来湖口协防,青年骁将陈玉成也从江北赶至九江助林启容守城。与此同时,曾国藩亲临前线督战指挥,以悍将塔齐布、罗泽南等联合湖北按察使胡林翼会攻九江,派水师扑向湖口,扬言要“肃清江面,直捣金陵”。石达开到达湖口后,亲自领军守御东岸县城,坚壁高垒,严密防堵。每夜派小船下放纵火,并不断施放火箭火毯,掠扰湘军水师。十一月十二日,湘军以轻便快船一百二十余艘冲入鄱阳湖内,石达开立即堵塞湖口水卡,断其出路。是夜,石达开派小船袭击湘军停于江面上的快蟹等大船,两岸太平军以火箭、喷筒协助,共烧毁湘军船只四十余只,其余退往九江。十二月十五日夜,林启容自九江、罗大纲从小池口南北两岸现时发起反攻,焚毁敌船百余号,湘军水师大乱,“辎重丧失,不复成军”。石达开、罗大纲等以轻舟逆流而行,直取曾国藩座船,曾国藩惊骇至极,再次投水寻死,复为手下所救,仓荒逃往南昌。是役扭转了西征战场形势。为太平军三克武昌创造了条件。

【人物】陈玉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少孤,陈玉成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随军西征。1862年陈玉成被太平天国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五月初八,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年仅26岁。

【人物】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谥号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本年

沙俄穆拉维约夫武装航行黑龙江。

咸丰四年至咸丰七年(1854-1857),穆拉维约夫不顾清政府抗议,先后四次派遣船只,运载大批侵略军非法闯入黑龙江。道光二十七年八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狂热的扩张主义分子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的总督,授意其放手侵占中国黑龙江地区。咸丰三年十月底,穆拉维约夫根据驻北京的俄国东正教大祭司巴拉第提供的关于中国事态的详细情报,制定了旨在侵占黑龙江北岸的所谓武装“航行”黑龙江计划,即利用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东北边境兵少粮缺,各路无防之机,开辟黑龙江航线。沙俄政府特别传言批准了穆拉维约夫这一计划,并授权其与中国谈判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咸丰四年四月三十日,穆拉维约夫第一次派遣船只非法在黑龙江上武装航行。咸丰六年十二月,沙俄悍然宣布成立以庙街为中心的所谓“滨海省”,明目张胆地将黑龙江下游划入该省辖区。咸丰七年闰五月十六日,穆拉维约夫又发布命令,宣布在黑龙江北岸建立“阿穆尔防线”,将这一地区分别置于该防线的第一、第二军分区控制之下。到咸丰七年十一月,沙俄在黑龙江北岸从上游到中下游建立起许多军人“村屯”,派兵把守,并让俄国人“移民”屯垦,企图在军事强占的情况下,造成既成事实,胁迫清政府认可,达到其侵占黑龙江流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