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医护人员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 " 战疫 "。作为深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之一,以及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样本的检测重任也落在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杨孝祥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BSL-3 实验室(P3 实验室)实习研究员,这个实验室就是病毒检测工作的主要场所。这位 94 年出生的年轻医生,在接到疫情严重通知的当天就把回老家过年的火车票退了。" 非常时期,我还是决定留下来。"

跟直面病毒比起来,让他感受最真切的是实验室工作环境带来的疲累。由于负责病毒样本的检测工作,因此防护工作要求十分高,他们每次进出实验室都是一道复杂的工序,耗时近一小时。在进实验室前,要穿戴三层防护服,这些防护措施加起来有 3 至 4 斤的重量。彻底清洗消毒的工作虽然繁琐,却保证了下一位进入实验室的同事的安全。

杨孝灯个人简介 90后实习研究员杨孝祥(1)

实验室是密闭和负压环境,每天杨孝祥和同事们在实验室至少需要工作 4 小时。" 穿戴比较多,每次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第一层防护服已经湿透了。" 杨孝祥向记者介绍时,言语间的喘息也能看出这半个多月以来他的工作压力。

严谨而高强度的检测工作告一段落后,杨孝祥需要一层层脱下防护服," 脱完防护服,洗完澡再出实验室。" 这时,他常常疲累得几乎没有一点儿食欲,随便喝两口粥对付过去。" 同事们都互帮互助,有时在实验室实在太累了,就会有同事主动跟我说,来帮我接手。" 让杨孝祥感到温暖的是,无论多晚走出实验室,同事都为他留好了饭菜。

" 没回家过年,家人打电话来问我的情况。我跟父母解释,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我们要留下来。" 多番沟通后父母同意杨孝祥留在医院,叮嘱他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当问及原本回家过年的打算时,小伙子不禁有些羞涩," 原本是要回去参加家里安排的相亲,爸妈常常在电话里催我找女朋友。"

疫情来得突然,与父母的团聚和这个美好的相约不得不往后再延一延了。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王宇 / 文 杨少昆 /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