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华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封建王朝,既有开国皇帝洪武永乐,还有平乱中兴的景泰弘治,也不乏有蟋蟀天子明宣宗、木匠皇帝明熹宗,整体来说明朝享国300多年,对中国封建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清朝康熙皇帝曾用“治隆唐宋”四字评价明朝的历史贡献。夹杂在是与非、曲与直、伟大与渺小之间的明朝,有过一位“短命皇帝”执政9个月,却赢得“万世子臣之法”的个人美名,缔造出明朝历史上短暂的“洪熙之治”,此人便是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
武统与文治的交接1424年(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大帝朱棣北征蒙古班师回朝不久驾崩,给大明王朝留下一个“永乐盛世”,国势之强盛,经济之繁荣,自明朝三代帝王概莫能比。永乐皇帝朱棣一生喜欢用武,其嗜武的程度与汉武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汉武帝晚年能够认识到前半生对匈奴连续用兵对汉朝来讲“功过相当”,朱棣则不同,连最后的驾崩都是远征回朝途中,因此可以说朱棣的永乐年间,是一个“武统”时代。
朱棣突然驾崩,作为嫡长子朱高炽顺理成章承继皇统。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朱高炽与先帝朱棣的性格截然相反,“成祖好武,仁宗喜文”。朱棣尚为燕王时,少年时期的朱高炽由于良好的家庭成长条件,使他接受到正规的儒学教育,一路走来成长为儒雅的翩翩少年,跟随姚广孝等一流的政治和国学大师研习儒释道经典著作。因此,明朝的权力核心由朱棣转到朱高炽的手中,实则是明朝实现由“武统”向“文治”的跨越性转变。
朱棣与朱高炽
人物性格·君人之识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
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 治军体恤士卒
朱高炽的美名,不仅仅是他即位后的一系列施政措施和众多政治抱负,洪武皇帝朱元璋执政期间,已经十分关注这位小皇孙。有一次,朱元璋为考验诸位皇孙,令他们黎明时分代天子检阅众将士,朱高炽领命即去,很快便回来奏报。朱元璋十分好奇以为朱高炽偷懒,朱高炽解释说“清晨太冷,还是让将士吃饱饭再行检阅”,朱元璋被自己的小皇孙的仁爱之心打动。
朱元璋与朱高炽剧照
- 为政条理清晰
朱元璋曾多次让众皇子皇孙参加奏章批阅,唯有朱高炽最有条理,拿到一堆奏章后,不着急进行批奏。先是对奏章进行分门别类,以文武作为两大类,再具体细分为内奏和外报。明太祖朱元璋是何等英明的帝王,他深知“马上打天下,难以马上坐天下”,朱高炽处理政务的能力逐渐得到皇爷的认可。
“好圣孙”得益“三杨”辅政前边说过,朱棣为人心狠手辣,是一个久经沙场磨练,又饱受政治历练的人物。早年战场上能征善战的性格,演变成朱棣后来执政时“刚猛”的作风。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之间,丝毫没有半点相像之处,朱棣治军严厉、为政苛刻、做人刻薄;朱高炽体恤士卒、仁德施政、与人亲和。所以,朱棣一度打算废掉长子朱高炽,另立与自己同样勇猛好武的朱高燧和朱高煦。
碍于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约束,加上公元1404年(永乐二年)以儒臣为首的解缙极力劝谏,以“好圣孙”的理论来点拨永乐皇帝,朱棣才决心朱高炽为太子。由此开始,以解缙、黄淮、“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核心的太子团开始逐渐缔造出明朝史上著名的“洪熙之治”。
朱高炽与杨士奇影视剧照
短暂的“洪熙之治”,辉煌的惊鸿一瞥朱高炽突然接到先帝朱棣驾崩的消息,近侍带着朱棣的遗诏匆忙赶到北京,与太子朱高炽汇合。朱高炽与“三杨”等太子近臣商议策略,先是下令封闭京城,由太监王景弘承担镇守京畿的重任,随后释放朱棣时期,因反对北征蒙古的夏元吉(朱高炽此番行动是为拉拢朝中更多的支持者)。夏元吉建议朱高炽即刻登基,并大赦天下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公元1424年8月25日,朱高炽登基称帝,“洪熙之治”拉开帷幕。
- 政治举措·裁减官员,改组内阁
朱高炽早年有着地方历练的经验,对明朝底层社会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冗官给朝廷财政带来的重大负担,上台后的首要措施是裁减官员,将那些可用可不用、可有可无的官员一并裁掉,年龄超高70岁的官员,朝廷会责令予以辞退,行政上有所失职的官员必然要进行降职处罚,对于清廉有为的官员大胆起用、破格提拔。
朱高炽还要求大臣要敢于说实话,那些喜欢阿谀奉承、阳奉阴违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一片繁荣的局面。仁宗皇帝“进贤退不肖”倡议的带动下,明朝结束自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以来,高压政策下,群臣人人自危的弊端。另外,朱高炽重新改组先帝时期的内阁,任用一批翰林学士和精明能干的官员充盈到内阁行列,使得内阁成员的来源更加广阔,为国策制定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来源。
明朝内阁图例
- 经济举措·轻徭薄赋,为父填坑
永乐大帝朱棣虽然算得上一代雄主,不免像历代好武的帝王一样,喜欢以四处征讨来满足内心的快感。特别是,明朝由太祖朱元璋至朱棣,虽说是三代帝王,实则两代有余(建文帝充当过渡角色),建国之初的明朝国库不算富裕,加上朱棣的数次用兵,此时明朝已经面临巨大的财政危机。
朱高炽看到经济上的隐患,连续下达数次诏令,取消朱棣时期的众多赋税,以此来减轻农民的负担,缓解明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前,皇家采用“征用制”,即皇帝对社会的金银财富采取征用(说到底是一种政府垄断,低价收购的方式)。朱高炽为解决该项弊端,颁布自皇家至百姓家采用公平统一的买卖机制。同时,免除遭受灾害地区的徭役,鼓励那些逃亡在外的流民返乡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洪熙之治”的经济措施,朱高炽短暂的9个月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到明宣宗执政后,朱高炽的政策红利迅速显现出来。
朱高炽(影视剧照)
- 文化举措·南六北四,平衡士人
自古以来,南方人的智商普遍高于北方人,无论是学习研究还是经商贸易,这一点早已是千古定论。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也是如此,由于南方人天生聪明,学习又刻苦,所以自隋唐诞生科举以来,入朝为官者多以南方人为主。朱高炽看到朝中大臣“南北失衡”的局面,提出著名的科举规则“南六十,北四十”。
北方人生性憨厚、忠诚老实,同样是朝廷急需要的品德。朱高炽提出的这项科举规则,很好地解决朝廷的官吏选拔机制,不仅保证朝廷官员的丰富性,而且此项举措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应该算是,科举历史上的一大创新举措。
朱高炽时期科举考试(影视剧照)
结语评价·惜哉悲哉,天不与寿明史评价仁宗朱高炽,赞曰: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突然驾崩,年仅47岁。有关朱高炽的死因,历史界尚无定论,也不必深研猜测。作为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圣主,明仁宗朱高炽的驾崩是明朝的不幸,也是历史的一大损失。假如可以给他20年的时间,有多少历史学者想知道朱高炽到底能做出多大的丰功伟业,想看看他的政治抱负能够走多远。只可惜上天不与寿,历史亦没有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