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下午茶时间,是不是大家都会点几个鲍师傅家的“肉松小贝”,据估计,“肉松小贝”已经销量超过1亿,可以称得上是“网红点心”了。而就在前不久,鲍师傅的估值被推到令人咋舌的100亿!打破了中国糕点品牌的历史记录。我们不禁好奇,,鲍师傅凭什么能够这么火?

真正的鲍师傅糕点铺是啥样的logo(一个新中式糕点品牌)(1)

好吃、爱吃、有钱吃

鲍师傅的成长史始于2004年,来自“面包之乡”江西资溪县的鲍才胜夫妇研发出了招牌产品“肉松小贝”,风靡圈内。但真正让鲍师傅成功出圈的,是2013年电视台的一档美食节目。迅速火爆的鲍师傅,不仅引来大批排队人流,更招来了最多时有2000家的山寨门店。2000家的山寨门店?吓得我赶紧看看手中的鲍师傅是真是假。

疫情后,新中式点心成为消费主力Z时代的首选,中国人口基数大,Z时代对于“吃”这件事是认真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数据是,烘焙食品企业的净利率在8—15%之间,我们不禁感叹,烘焙食品真的很赚钱。人口基数大,销量增速快,市场集中度低,这些就是鲍师傅“躺平”的原因。

啥都不缺,任性融资

鲍师傅虽然门店数不高,但是销售额很高,可以毫无压力地靠自身流水滚动开店。所以一直以来,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对于融资这件事都是很抗拒的。其实不仅鲍师傅,国内稍有热度的烘焙品牌向来都是资本主动上门拜访的。

鲍才胜也曾说过,想做一个百年品牌,不想挣快钱。但2017年,鲍才胜耐不住天图投资的执着,接受了融资。后来在2020年12月,接受了昆仑资本的又一轮投资。

不仅皮囊好看,灵魂更是有趣

虽然开始鲍才胜开始对品牌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但其对品质的把控却可见一斑,他深知超乎消费者期待和想象的口感质量,才是品牌长红的根基。在烘焙行业有个奇怪的定律,几乎每5年会有一次大洗牌。作为较早一批获赞的中式糕点品牌,鲍才胜深有体会:“一成不变的,就会被洗出去。其中,就有产品力、口感、装修的转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律显然已经被时代淘汰,但追求“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的初衷是不变的。鲍师傅想要实现弯道超车,“用好”融资才是正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