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若气血循环不畅,会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各种症状中医改善此类症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针灸、拔罐、方药等专业门槛相对较高,咱们老百姓在家里不建议随意使用但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方法,却是很好上手,也极少有不良反应是什么方法呢?往下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打通经络活血化瘀最好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打通经络活血化瘀最好的方法
小编导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若气血循环不畅,会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各种症状。中医改善此类症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针灸、拔罐、方药等专业门槛相对较高,咱们老百姓在家里不建议随意使用。但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方法,却是很好上手,也极少有不良反应。是什么方法呢?往下看——
热敷疗法
定义
热敷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将相应的药物装入袋内,煎汤用毛巾热敷或炒热置于患部,旨在通过透皮吸收的原理将药物的治疗作用通过皮肤渗透。前者称湿热敷,后者称干热敷。
湿热敷:将中药装入布袋,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10~15分钟,取其汤汁,趁热将毛巾浸透后拧干,根据治疗部位的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敷于患处,毛巾凉后即行更换。一般换2~3次即可,一日敷1~2次。敷前可在患部先行手法治疗,以增强疗效。
干热敷:将中药炒热装袋,或用布包好后置于微波炉中加热2~3分钟,趁热将布袋置于腹部、腰背部或相应的治疗部位,可根据病情移动布袋位置。一般每次敷20~30分钟,一日1~2次。
特点
热敷作为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主要是通过皮肤透药的方式,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作用。既可利用局部的温热效应,又可利用药物的渗透达到治疗目的,主要作用在腰背及四肢部,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可在医院热敷。若没有皮肤过敏现象,可以培训家属进行,有效节约康复治疗的成本。
临床应用
主要功效
无论是干热敷,还是湿热敷,均可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作用。常在推拿手法操作后,在局部皮肤毛孔开放时进行,有时可配合轻拍法,以增加热量的渗透作用,热敷后局部可再涂少许红花油、冬青油等以增强疗效。若气血运行不畅,常会出现肩背、腰臀及四肢酸痛等症状,可于腰背部及四肢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
临床常用的湿热敷药物
主要选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阳散寒、健脾除湿等类药物,如当归、川芎、牛膝、乳香、没药、木瓜、桂枝、紫草、伸筋草、透骨草、路路通、苏木、桑枝、虎杖根、杜仲、续断、威灵仙等。药物的组成和剂量可根据患者病证虚实情况辨证应用。
(1) 肩背疼痛,可用湿热敷方:红花10g,桂枝15g,乳香10g,没药10g,苏木50g,香樟木50g,宣木瓜10g,老紫草15g,伸筋草15g,钻地风10g,路路通15g,千年健15g等。
(2) 肢体酸楚疼痛或麻木,可用简化的处方:香樟木50g,豨莶草30g,桑枝50g,虎杖根50g等。
(3) 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可以在腹部干热敷。临床上,我们通常可用食盐500g,用布包好后置于微波炉中加热2~3分钟,趁热将布袋置于患者胸腹部,可上下移动布袋位置。或用枳壳30g,莱菔子30g,大皂角1条,食盐15g。共研为末,用白酒炒,使其温热,即用布包好,乘热敷于胃脘处。一般每次敷20~30分钟,一日1~2次。
注意事项
1.热敷时须暴露患处,故室内要保持温暖,避免感受风寒。
2.毛巾须消毒干净,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3.毛巾须折叠平整,使热量均匀透入,热敷温度要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对皮肤感觉迟钝者。
4.热敷时可隔着着毛巾使用拍法,但热敷后局部不能再用按揉等其他手法,以免损伤皮肤。干热敷可隔着衣服操作,但衣服必须是棉织品,以免损坏衣物。
好 书 推 荐
《中风病临床实用康复技术》
本书是专门论述中风病中医治疗与康复的一部临床专著,主要针对基层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从临床实际出发,突出实用性、启发性。在内容上,重点选择公认、通俗、易学、易懂、实用的方法。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包括中风病的基础知识、中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风病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风病的康复护理、中风病的养生和保健。(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风病临床实用康复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顾力华 李雷 魏丹霞等 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