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不同的人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当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还是细细品味一路风光,获得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央视的这部纪录片,值得一看。
跟着唐诗去旅行
纪录片的第一部记录的就是诗圣杜甫的诗歌之旅,题目是《杜甫 江湖》,杜甫的诗人之路,也是步入江湖之路,所谓一入江湖岁月催,一位诗人和沿途的风景慢慢发酵,能酝酿出何种的诗情画意,就让我们慢慢道来。
杜甫江湖
故事的起点是甘肃徽县,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却因为杜甫的诗歌而深深的嵌入唐诗的历史之中。
甘肃徽县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初,杜甫一家从同谷出发远赴成都,在栗亭经过短暂的几日逗留后,向南沿木皮道首先攀越了木皮岭,道经庙山瓦房村(杜诗里的当房村),又依次渡过了位于今大河乡境内的白沙渡,再翻越青泥岭,于夜半时分在虞关乡老虞关渡处横渡嘉陵江,进入八渡沟,沿略阳金池院离开了陇右地界。
在此一段艰险旅途中杜甫写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三首纪行诗。其中在《木皮岭》一诗里描写跋涉木皮岭的艰难是“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描写木皮岭的高峻是“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而诗人过木皮岭之后的感叹“始至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成为一句寓情于理的至理名言。木皮岭因为杜诗而名扬天下。
杜甫走过的山岭
青山依旧在
一路上,杜甫用诗歌记录下了自己的行止见闻,也用诗歌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
山中新修的公路
杜甫的诗适合有阅历的人去读,越读越有味道,杜甫的诗律在限制当中有一种自如,从中能够感觉到杜甫写作的巨大创造力,他只要能够写到那个地方,那个东西就能变成后来人的趣味,杜甫当年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是什么感觉?记得大学时有个同学是杜甫的粉丝,第一次听到这句诗就是他在宿舍背诵的,当时他背的时候泪流满面,我们听了却很茫然,不知为什么感动,人到中年,刷到了这个纪录片,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触,从唐朝到今天,他看到的江山形胜大势大貌其实没有太多变化,只是物是人非,当年的同学早就看不到了。
炒茶
杜甫当年走过的小山村,依然保留着炒茶的传统,流程是先放油,油放熟了,放核桃、面,炒好的茶就是当地人每天的早餐。据说杜甫曾经在这个地坝村住过一晚,说不定就喝过炒茶。
当地人喝炒茶
核桃,面,藿香,盐,油,茶叶六种东西,是不是很多人没有尝过,或许这就是流传下来的千年之前大唐的味道。
大山
杜甫当年就是走在这样的大山之中,半年的时光,崇山峻岭,无比艰险。
木皮岭
这就是杜甫当年走过的木皮岭,一路上,杜甫写了24首纪行诗,像记日记一样,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旅程和感受。
橡栗
这就是《同谷七歌》中提到的橡栗,特苦。杜甫走过了太多的山,有了一个词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厌山”,就是讨厌山。
厌山
拖家带口,走过这么多的山川,难免不心生厌倦,何况他又没什么钱,官小职微,可想而知当年的杜甫在艰辛旅程中有多苦,多累。
白沙渡
杜甫当年走过的渡口,白沙渡,后来还可能是一座官桥,有官兵把守。杜甫走过木皮岭,白沙渡,到达五里坡,五里坡上去是蚂蟥坝。有句诗“渡口下绝岸”,指的就是这里。
绝岸
白沙渡
属剑州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入蜀之路
如果你不来到这个地方,这段入蜀最难走的一段路,就不能充分了解“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艰难中,方能理解老杜那种不息的创造力,他不仅把诗歌当成自己的日记,这是他在苦难生活中唯一能够抓住的东西,他的不幸与艰难,也许正是在诗歌写作中稍稍减轻了一点。
西川《杜甫》
评论家西川写到,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就让这作为我今天这篇文章的结尾,感谢您陪我一路走到这里,希望读到这里的您有机会一定完整的看看这部纪录片,让我们从中共同回味、重温唐诗的酸甜苦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