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

就我个人而言,去陕西去西安,最期待的不是国内仅存的古城墙也不是装满了国家宝藏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而是在西安边上的白鹿原。

//

《白鹿原》——中国的《百年孤独》

//

我看的国内小说不多,也不少,最爱的一部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

国外的小说我也看过一些,好多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里提到的名著,都看不下去,为了附庸风雅,吹牛的时候有谈资,硬着头皮啃。唯一一部看到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记得那是大三的暑假,我没有回家,在学校里一边做家教,一边借同学的读书俱乐部会员卡去俱乐部看书。这本《百年孤独》我整整看了一个周。

那个暑假的海滨城市烟台,几乎每天都在下雨,特别符合《百年孤独》里那场连续三年的大雨的气氛。看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不敢有所停顿,怕稍一分心就跟不上错综复杂的剧情,搞不清关系的人物,还有那磅礴气势容不下眼睛的俗世。直到看到最后,猪尾巴孩子出生的时刻就是家族毁灭的时刻。

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看完之后如释重负又畅然若失,感觉身心皆都掏空。那是我生平第一次领略文学的巨大能量。《百年孤独》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最棒的小说。

第二次有相似的感觉是读陈忠实的《白鹿原》,同样的时代世著,同样的复杂人性,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与宿命,他们有自己的执拗与信仰,但每个人又逃不掉时代的摆弄,猜不到的结局仔细品一品又顺理成章,向《百年孤独》致敬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仅不觉得突兀,还会让人入戏更深,甚至对一直坚信的无神论表示了怀疑。

《白鹿原》是个超级IP,相关的影视作品每每都会掀起一股全国热潮。可惜王全安把《白鹿原》电影版生生拍成了《田小娥传》。

电视剧版的《白鹿原》不负众望,拍出了原著的魂。张嘉译、秦海璐、刘佩琦、何冰、雷佳音几位戏骨活脱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那吃面掰蒜墙根蹲的架势,一动不动浑身都是戏。

这部剧取景的地方就在白鹿原影视城,就是我们去的地方。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

//

去鹿子霖家作客

//

虽然知道影视城里的东西都是道具,可是走进跟电视里一模一样的白鹿村里,还是抑不住的小激动,百感交集。

白嘉轩家里要收费,我们带着一群孩子就没进去。

直接去了鹿子霖家。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

走进他家院子,我就想起鹿老爷子在屋前抽烟的样子,还有鹿子霖在父亲寿宴上显摆自己儿子,死了六个老婆无后为大的白嘉轩听后猛灌闷酒的情景。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4)

仔细参加了鹿子霖家的每个屋,惊叹于细节的处理。太真实了,就像里面确实有人住着一样,房屋的风格也像我老家的老房子。屋里有炕,炕连着灶台。墙上挂着玉米棒。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5)

同行的南方家庭从没见过这样的农村风貌,我在官方导游介绍之外补充了很多我亲身经历的细节。告诉他们玉米怎么从地里到墙上。厨房里烧火怎么能把炕烧热。几个大人和孩子对这些北方风俗都很感兴趣。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6)

我老家的房子是老爷爷留下的老房子,是石头与青砖盖成的,墙体厚,冬暖夏凉。有个挺大的前院,还有个更大的后院,最早的时候应该算是二进的院子。中间有我们住的三间房,院子南边有一排南屋,后院北方有一间北屋,后来做成了仓库。

后院里全村最古老的两口井之一,别处都没有水的时候,这里也一直有水,而且比别的井水更甜。小时候,后院最辉煌的时候,井旁的池子里有一棵莲花,井台上是茂盛的葡萄架子,院子里种了几棵杏树,树下栽着时令蔬菜,西面墙边还种着几棵香椿。那时候,总有邻居过来打水,每天都不断人。

我妈对我家有诸多不满,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这口井,在全村大姑娘小媳妇都要出门挑水的很多年里,她不用挑水,我们家的水只需从井里打上来倒进旁边的引水池里,就会从管道通到家里的水缸。同龄人中很多小伙伴也要挑水,我也避免了这项重体力劳动。

白鹿村里还有私塾和后面的乡公所,祠堂和戏台。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7)

孩子们在私塾里模拟上课,发现这些孩子个个自带戏风。随时可以切换角色,迅速入戏。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8)

祠堂在电视剧里出现很多很多次,不管白家还是鹿家,有了喜事犯了错都要去祠堂跪一跪。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9)

跟导游聊起来,说到这里的祠堂早都被拆了。而同行的潮汕人说他们的祠堂一直都在,即便在最荒诞的年代,也没人敢动他们村里的祠堂。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0)

这些年去了很多地方,发现一共比较普遍的现象,南方的宗族文化和祠堂基本都得到了保留,而北方的几乎没有留下的,毁得太彻底。

所以说,有时候天高皇帝远并不是什么坏事。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1)

白鹿村口的大牌坊处安了个景区进出口的闸机,真是煞风景。

在村里转了一上午,几家对历史和文化都特别感觉兴趣的大人孩子讨论了很多事情,也在村里的小巷的土墙根下做了诚意摆拍。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2)

//

关中大地震实景体验

//

影视城里还有其他项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中大地震实景体验,我们被关进一座地板可以活动的房子,地震开始的时候,地板晃得厉害。这样晃一晃我在别的地方都体验过。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3)

没想到的是,前面屋里家具开始摇晃之后,洪水真的汹涌澎湃,破窗而入。

墙真的倒了,棚子旗子树全倒了。

虽然知道是假的,可是恐惧感仍然很真实。

在别处简易体验的时候没有感觉这么害怕。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4)

这次地震异常惨烈,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发生于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震级8级,是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又称华县地震。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5)

//

电影科技馆特效与配音体验

//

这里还有个电影科技馆,我们在里面体验了电影特效合成和电影配音,大概知道了电影是怎么制作的,过了把电影明星瘾。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6)

小姐姐去换装演了会儿西游记里的女妖精。出来眼我们说:“导演让我坐在那里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我的腰好累啊。原来演员一点儿也不轻松。”

平时经常有人说,演员轻轻松松就能赚那么多钱。歌星随随便便唱唱歌又是那么多钱。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7)

一般人去影视剧拍摄现场可能没那么容易,去看场演唱会却不是很难,当你看到演唱会现场,一个歌星又蹦又跳唱足两三个小时,而自己爬一下看台的楼梯都气喘吁吁,就会对一些职业不至于张口就骂。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8)

尤其是教育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看到别人的努力。有时候因为其他因素,也许存在付出与收益不匹配的情况,哪怕是如今最遭人非议的直播网红,人家也是通过一般以坚持不了的坚持和努力才能红起来的。

//

原上的年味儿最浓

//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19)

我们在白鹿原住了一晚,原上明显比西安市区冷一些。住在景区里面的王府酒店,四合院,孩子们都喜欢喜欢这样的住宿格局,方便大家一起玩儿。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0)

在院子里听了专场的秦腔表演,表演团队曾经去全世界好多国家表演。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1)

实话实说,真没听懂,也没觉得特别好听。只是演员们的敬业还是让人感动。而且声音确实是爆发力。让人印象深刻。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2)

演出结束后,我们大人孩子一起跟老艺术家们学着拨弄那些有点古怪的乐器。有一个竟然是只条长凳子。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3)

孩子们在这里表演了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皮影戏,效果比想象的好很多。

不枉几个孩子每天饭后认真排练,为了分角色配台词还吵哭了几次。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4)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5)

我们在这里学做BIANGBIANG面,这是虎哥和他爸最爱的面。自从去了西安,虎哥每顿都要吃这个面。别的孩子吃一根,普通大人吃两根,他能吃三根。很难看到他在餐厅吃饭吃得不抬头。不过,餐桌上其他的所有菜,他是一概不吃的。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6)

学做BIANGBIANG面的时候,除了我这个北方人,其他大人孩子都玩得很起劲。面食看起来很难,真做起来,就不止是好吃,更重要的是好玩儿。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7)

这不,回来后因为疫情全民宅家,我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耗,就在家各种折腾面食,谁知道京东上的面料竟然缺货。京东小哥跟我说:“都在跟我投诉京东连面粉都缺货,拜托,我的朋友圈里每个师奶都在家里搓面,能不缺嘛?”

可惜,我做别的都成功了,在老公生日那天,本想给他一个终级大礼,做他最爱的面,谁知道,从上午就开始折腾,一直到晚上,以彻底的失败告终。在心里都有阴影了。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8)

在白鹿原的两天已经是农历二十八九,导游准备了些烟花给孩子们玩儿。团里唯一一个爸爸担当了教孩子们放烟花的重任。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29)

几个孩子亲手放烟花,过了个年味儿浓浓的年。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0)

最后一天,酒店里开始对所有住客测体温,测温枪测了几个大人和孩子都正常,后面几个孩子全都三十八九度。吓我们一跳。摸了摸孩子的体温,感觉都正常。

问酒店工作人员,是不是测温枪有问题?

后来她又测了一个家长,29度。

测温就在29度和大家的笑声中不了了之。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1)

最后一顿饭,大家吃得难分难舍,经过几天一起吃住玩学,像一家人一样。席间聊着聊着就聊起孩子们小时候。几家都是两娃家庭,说起家里两娃都是有一个好带的一个不好带的。

一家的姐姐折磨人,小时候阿姨带了她一年,头发都白了。

另一家的妹妹有洁癖,睡觉的时候床单和被子不能有一个褶子,否则就要起来重睡。

我家虎哥小时候也是把我治得不轻,半夜两三点哈欠连天也硬撑着不睡,还有强迫症,读故事书读错一个字或是语调不对就要从头重新读一遍。出门看到路边的自行车倒了或是摆得不整齐,一定让我扶起摆整齐才走。那两年,我在广州的好多地方摆过自行车。

孩子们听着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一边难为情地觉得自己小时候好有趣,一边嘲笑另外一个怎么那么奇怪。

//

再见白鹿原

//

白鹿原上的人情味在这顿饭中更加升华,而吃完饭我们就要戴上口罩直奔机场,被裹入这次席卷全球的大事件当中。

就像当年白鹿村里的村民们,本来在关中平原的小村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却也被裹进数次历史洪流构成了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史。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2)

白鹿村的百姓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古老的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白嘉轩的勤劳与自私,鹿子霖望子成龙,白孝文情感波折,白灵投奔革命,黑娃被迫为匪,鹿兆鹏追求理想,鹿兆海舍生为义,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3)

大革命洪流不息,日寇入侵危机四伏,三年内战社会动荡,白鹿原风云变幻,古老的土地在阵痛中颤栗,但是关中平原的父老们却依旧如秦腔那般具有震慑力与穿透力,在每个时代都彰显自己特殊的地域性格。

回来又重温了一下电视剧《白鹿原》,这两天写这篇文章又翻看了当时的照片。虽然仅仅是两个月前的事情,却已恍如隔世,再忆起白鹿原,萦绕于心的竟只有那碗唇齿间留着辣子香的biangbiang面。

好饿。

鹿子霖家为什么没长工(在鹿子霖家过年)(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