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

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规划好他上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时候结婚……

而是陪伴孩子一路成长,给他一场充满惊喜与无限可能的旅程。

作者 | 哎呀妈

2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放学回家忍不住跟爸爸吐槽:

受不了学校老师说话的粗鲁和暴力的教学方式,感觉学校待久了让人不舒服。

爸爸一听,思来想去,觉得与其让儿子在不好的环境下备受折磨,不如让他开开心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他做出一个惊人举措:

让儿子辍学,自己来教!

为了确保儿子不荒废学业,这位爸爸在家打造了“儿子专属私塾”,设计课程,自编教材,每天自在又充实。

短短三年,儿子提前完成中学六年的课程,顺利“毕业”了。

后来儿子当过摄影师,做过电脑技术主管……现在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动画片导演。

有人质疑这个爸爸的做法,觉得不过是特例,但看完他另一个孩子的经历,才知道他的家庭教育有多厉害。

小女儿出生后,这位爸爸一度想过继续在家教育。

然而事与愿违,小女儿喜欢上学,也喜欢考试,像是上了瘾似的。

他便尊重女儿的选择,让女儿顺其自然去上学了。

结果女儿从一开始吊车尾,竟慢慢逆袭成了“学霸”,后来高三毕业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被美国六所大学同时录取。

大儿子辍学成才,小女儿成了应试教育的学霸,这一对人生走向截然不同的儿女,让无数人对这位爸爸赞叹不已。

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一个影响一代又一代父母的“另类教育家”。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2)

走进他的教育故事,不难发现,成就他一对儿女的,跟这三个字和五句话有关。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3)

三个字,字字塑造孩子好品质

郑渊洁说:

“孩子走上社会之前,拼的是学习成绩;走上社会之后,拼的是道德品质。”

无论身处何境,做何事,都能看出他对孩子这三个品质的重视:

1. 勤:努力奋斗,事无不成

和大部分爱子心切,事事包办的父母不同,郑渊洁很早就提醒儿子:

“18岁前,要什么我给什么;

18岁后,我就不管你了,而是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

这种成年即断粮的危机感,“迫使”儿子从小就想着要怎么努力养活自己。

他每天比一般上学的孩子更勤奋,坚持早起、不睡懒觉。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4)

13岁时,酷爱电脑的他给报刊写游戏攻略挣稿费;

又和别人合作成立工作室帮人制作网页,挣了不少技术费。

有了积蓄后,他就去炒股,又增加了收入。

一过18岁,他立刻搬离了家,靠自己的本事维持日常开支。

在后来的创业期间,他更是闲不住:

办皮皮鲁讲堂,担任校长和讲师;

搭建自己的摄影棚、拍摄动物写真和出版摄影集;

如今当上动画片导演,他致力打造“郑渊洁童话”大IP,成为事业有成的进步青年。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5)

(左为儿子郑亚旗)

作家吴晓波说过:“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的勤奋为前提的。

成就孩子的关键,在于教导孩子懂得努力奋斗,不断攀登人生顶峰。

正所谓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教会孩子刻苦勤奋,孩子才有成功的可能。

2. 韧:不畏失败,无惧挑战

作为历经过无数挫折、挑战,最终大获成功的童话大师,郑渊洁始终坚信“韧”的重要性。

女儿小学时,他就详细分享了自己“无业”的全过程。

当初决定创办只刊登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时,原单位的同事纷纷劝他再坚持一个月,到时办理内部退休就能领取退休金和医疗保险。

可他只想“破釜沉舟”,便决定辞职一切从零开始,“逼”自己拼命写作,靠稿费养活全家。

这个分享,给女儿留下很深的印象。

以至于女儿读书过程中遇到任何难处,一想到父亲的坚韧和勇气,瞬间充满力量,攻克一个个难题。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6)

(右为女儿郑亚飞)

作家歌德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韧来完成它。

想起前段时间感动全网,被央视点赞的“残障女孩”李爱春。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7)

儿时因病致残,她说话不太利索,书写速度也慢。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自我放弃,而是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念绕口令、读文章、大量书写。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8)

最终她实现了人生逆袭,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给身边很多老师和同学带去正能量。

一个孩子想要走得更远,必须要有坚韧的意志,不怕失败的勇气。

这样才能在种种挑战面前坚持到底,抵达成功的彼岸。

3. 勇:打破陈规,遵从内心

郑渊洁最备受争议的做法,莫过于是“允许”儿子退学。

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家庭教育。

《皮皮鲁鲁西西传》中,他塑造的大顽童皮皮鲁敢于和父母斗智斗勇,反抗强权,想方设法保住自己养的宠物。

《皮皮鲁与蛇王阿奔》中,投胎成人的蛇王更是在反对无休止的辅导班后,托梦劝说父母放弃对他不切实际的期待,还他阳光灿烂的童年。

这样的教导下,儿子郑亚旗从小活得和别人“不一样”。

他勇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胆尝试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同龄人还在为未来的规划犯难,他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甚至脑子里还萌生了爸爸从未想过的计划:做品牌运营,打造“郑渊洁童话”IP生态。

事实证明,他不仅帮爸爸把书的销量翻了20倍,还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父母注重家庭教育。

鼓励孩子打破陈规,保留童真和心灵自由,才能释放孩子的思想。

把孩子养得“勇敢”一点,孩子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世界相处,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9)

五句话,句句透露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很多父母总说,家庭教育就是管孩子,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

但郑渊洁却说:“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

除了教导孩子良好的品质外,生活中,他坚持育儿先育己,对孩子倾注一切爱与尊重。

1. 每个孩子都要因材施教

郑渊洁在《驯兔记》中说到:

“要保护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做与别人不同的人。”

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不同颜色的花,不要照着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让儿子辍学在家,是因为儿子对学校这件事情心生抗拒。

于是他亲自扛起教育的大梁,花心思教导。

看到女儿对上学如此感兴趣,读完幼儿园还想继续读小学。

他也选择尊重女儿的选择,理解和接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培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教育不能复制,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才能真正拥有幸福和快乐。

2. 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身体力行

前段时间有个视频特别火,一个5岁的小男孩愤怒吐槽爸爸:

“每次你都让我学习,你自己有学吗?

你自己不读书还让我读,你还老玩你手机上的游戏。”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0)

这些“光说不干”的父母真让人汗颜。

郑渊洁有句名言:

“家庭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影响,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脚,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1)

他每天早上4点半起来创作,孩子全看在眼里,学在行动里。

要知道,孩子的任何一种表现,映射出的是父母教育的水准。

光靠嘴巴不停讲大道理,却没有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只会学到表面功夫,不会有真自律。

唯有父母树立好榜样,身体力行演示给孩子,孩子才能有样学样,内化于心。

3. 不要逼孩子努力,先要求自己努力

有网友问郑渊洁:“如何把女儿培养成学霸?”

他风趣幽默回应道:“先学爸后学霸。

他从不跟孩子说“你要努力”,而是“鸡”自己,告诉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2)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自己先成长,然后带动孩子一同成长。

今年年初,表姐在家族群里发来道喜信息:她和儿子先后考上了当地一所985的研究生。

别人夸她教出学霸儿子很厉害,可我看到的却是——

她担心自己跟不上现在的社会,拼命备考MBA;

周末别人都在家里躺平,她却跑去图书馆刷题看书;

上网直接屏蔽各种电视剧、综艺节目,只刷一切跟考试有关的演讲视频。

在她努力考上研究生之后,儿子也不愿落后于她,最后成功上岸。

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说:“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成长。”

父母努力成长的样子,就是孩子走向优秀最好的示范。

4. 智慧的父母,都有一双懂得欣赏的“慧眼”

儿子郑亚旗从小经常被老师投诉告状,郑渊洁每次都不会去找儿子茬,而是劝慰儿子不要往心里去。

他深知抹黑、贬低孩子,只会严重打击孩子成长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他总是学习欣赏孩子。

甚至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至少夸儿子三次。

有事儿没事儿就跟他说:“亚旗,你真棒!你真行!”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小学文凭的儿子,即便被人嫌弃学历低也不卑不亢,一路逆袭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原因。

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是为孩子种下自信的种子;

而不是挖苦、嫌弃、打击,摧毁孩子的自尊,让他活在“负面”的评价里。

如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想被人承认。

为孩子贴上正面标签,放大他的闪光点,孩子才能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方向,一步一步前行。

5. 要有勇气接受孩子暂时的落后

郑渊洁的女儿在初中之前,一直成绩一般,甚至偶尔会垫底。

但与别的父母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提高成绩的做法不同。

郑渊洁的态度是:“只要女儿考到了高兴的分数,我就高兴。”

他坦然接受了女儿的暂时落后,不要求女儿考高分,也不给女儿报补习班。

这反倒让女儿有了很多时间学习自己的兴趣,就算考试垫底也从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结果一上初二,女儿像是开了窍一样,成绩一路突飞猛涨,高中毕业时成为全年级唯一的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如今的社会,总是强调竞争,要求孩子“赢”。

但真正笑到最后的,往往是综合素质强,心态稳定的那些孩子,而不是被父母、社会拿着鞭子在后方催逼的第一名。

接受孩子暂时落后,不过是希望保存孩子自由的天性,让他好好享受成长的幸福。

用美好的童年,驱使自己日后奋力赶超。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3)

分享完郑渊洁这些教子之道,不禁想起一个评价:

“郑渊洁的理论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但现在看来又是何其的顺其自然。”

寒门教育真实故事(却把女儿送进名校)(14)

的确如此。

或许在大部分父母看来,这位童话大师的教育方式独特又反叛。

可就像一位教育家说的:“教育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给他成长所需的土壤和养料。

父母就是孩子的土壤,为孩子创设适合的环境,确保他能生根发芽;

尊重和爱则是孩子的养料和阳光,让孩子茁壮成长。

但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竭尽所能,做好自己,想孩子所想,用满满的爱陪伴孩子长大成人,一生健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