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1)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职能

负责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类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类犯罪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抗诉,开展相关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以及相关案件的补充侦查。办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相关刑事申诉案件。负责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检察前终结诉讼案件的监督,负责对全市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类案监督,组织全市专项检察。对全市检察机关相关犯罪审查逮捕、公诉等业务,刑事诉讼监督业务的指导。

本期访谈嘉宾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2)

张 曦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3)

问: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调“把维护国家安全贯彻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重大犯罪检察部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如何能动履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张 曦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重大犯罪检察部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把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融入检察工作日常,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体来看:

一是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政治安全是根本,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活动,积极参与反渗透反颠覆反间谍反分裂斗争,建立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专人专办制度,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提前介入,引导侦查,2022年还成立了全国首家检察机关与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

二是依法严惩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犯罪。重罪检察,重在法度,更重在民心,我们要从严惩治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重大犯罪,以“求极致”精神依法办好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善于在情理法统一中化解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是将治罪与治理并重理念融合到办案之中。2021年我们开展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服务城市公共安全”的优秀案事例评比,2022年我们更进一步将范围拓展到了全部重罪检察案由,开展了“治罪与治理并重,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优秀案事例评比,目的就是充分树立传导治罪治理并重的理念,将推动治理现代化的检察担当和刚柔并济的为民情怀植入到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之中。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4)

问: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重大犯罪检察部门作为负责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办理的部门,对于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有哪些举措?

张 曦 :公共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上海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更高水平平安上海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大局,多维度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先预防转型。

一方面充分发挥刑法新增危险作业罪遏制预防重大事故犯罪的功能。针对本市危化品生产、运输聚集的特点,为充分发挥刑修十一新增罪名危险作业罪的事前预防作用,市检察院2022年牵头市高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和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本市办理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类危险作业案件的证据收集和审查指引》,形成依法打击危险作业罪的上海方案,2022年以来已对14件29人涉非法经营、储存危化品具有发生重大事故现实危险的案件提起公诉,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法治方法推动解决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问题。市检察院牵头市住建委、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市房管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治理的意见》,发挥上海“一网统管”优势,实现市、区两级检察院和网格化管理部门公共安全数据信息同步,进一步打通了事先预防的数据链路,推动完善了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对于在日常排查、行政执法中发现的城市公共安全设施重大隐患、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及时共享信息协作治理,而检察机关也可以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易发、高发的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通过两法衔接、检察建议等形式推动解决,形成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共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的合力,用法治化方法攻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顽疾。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系列访谈(5)

问: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们知道最高检自2020年以来先后发布四号、七号、八号检察建议,分别针对窨井盖治理、寄递安全和生产安全提出社会治理建议,开展溯源治理,能介绍一下上海检察机关是如何能动履职推进落实的吗?

张 曦 :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民生视角,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自2020年起以“四号检察建议”“七号检察建议”“八号检察建议”,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社会治理,上海检察机关以专项工作为抓手,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一是守护“脚底下”“头顶上”安全。关于“四号检察建议”,我们坚持系统思维,以推动窨井盖安全治理的“点”为抓手,全面调研本市窨井盖等公共安全案件办理情况及本市窨井盖管理模式,自觉加强与平安上海建设协调小组公共安全组的工作协调,部署开展“守护群众脚底下安全”立案监督和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全市检察机关共开展相关主题宣讲40余次,引导社会积极参与,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本市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的相关工作被最高检推荐为全国检察机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进展成效宣传案例。二是呵护寄递行业健康发展。关于“七号检察建议”,我们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寄递违禁品犯罪的同时,持续加强与邮政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络联动机制,加强对寄递新业态的监管,比如本市闵行区院办理的“孙某伟涉新业态贩卖毒品案”,就案中发现的电商平台监管盲区,制发检察建议书,同时探索建立“特殊药品管理系统”,强化对互联网交易寄递业务的安全监管,该案例入选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典型工作事例。三是护航安全生产大局。关于“八号检察建议”,我们将此项工作主动融入全市安全生产整体工作布局,积极推进落实“八号检察建议”,加强安全生产溯源治理等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予以专门规定,为检察建议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市级制度保障。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生产安全领域检察建议书40余份,如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针对港口堆场系列案件中反映出的危化品运输和仓储领域存在的货代、物流企业勾连,堆场非法储存现象普遍等多种情况,向涉案企业制发检察建议7份,并联合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分局开展专项行动,积极治理港口危化品储存乱象,护航上海航运中心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紧对“脚底下”“头顶上”安全、寄递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再推进再落实,高度关注案件背后的安全隐患和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促进建章立制、推进企业刑事合规等工作加强相关领域问题治理,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