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最有名的当属姑苏台了,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在现在的苏州城外西南的姑苏山上。原是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后经他儿子夫差继续扩建,历时五年建成,亭台楼阁极其华丽,规模宏大,耗资巨大。

李白贬下凡间(李白他乡遇故知)(1)

这天,李白独自来到这里,漫步登台,这里早已不是春秋时那样的模样,断壁残垣淹没在凌乱的荒草中,亭台角落里的蜘蛛正在勤快的忙碌着,李白突然想到了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励志,终于灭吴复仇。正在沉思之际,忽见不远处,来了一个人,头梳高髻,横插木簪,外套玄色道冠,身穿玄色道袍,脚穿牛鼻梁道鞋,手拿一把拂尘,个子高高的,消瘦的脸庞,尖尖的鼻子。李白认真一看,这不就是分别十多年的好友吴筠吗,李白上前贸然问了一句:“阁下是不是吴筠道兄”,“善哉、善哉,阁下如何知道贫道的姓名?”,李白惊喜地说,“小弟是西蜀的李白啊。”

李白贬下凡间(李白他乡遇故知)(2)

自从李白离开西蜀后,十多年,两个人从未再见过面。他乡遇故知真是人间喜事,两个人畅聊了一个晚上,道尽了这十几年来的风雨沧桑……。后来吴筠跟李白提到“野无遗贤”,李白第一次听说,吴筠悲愤不平地说:“奸相李林甫任主考官,主考了一届进士考试,堂堂的大唐王朝,地广人多,人才济济,竟然最后没有录取一人,皇上问为什么,他说“野无遗贤”,意思是说,天下的贤才都已经选拔完毕,四野之内已经没有贤人遗留了。”

李白气的直摇头,联想到自己多年推荐无果,杳无音信,真是浮云蔽日啊。他们俩个在姑苏停留了几天,而后又游览了山塘、太湖,然后乘船到杭州,享尽西湖美景。

这天,吴筠收到长安一封来信,是他的道友,皇上亲妹妹玉真公主写来的,邀请吴筠到长安,一起研讨《道德经》,李白看完信后问道:“吴兄去不去?”,“当然要去,为我,也是为你!此去长安,有机会面见皇上,愚兄一定会当面奏请皇上,保荐贤弟。”

李白顿感信心十足,精神百倍,离别的那天,为吴筠写了这首《送友人》为念:

李白贬下凡间(李白他乡遇故知)(3)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

白话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李白贬下凡间(李白他乡遇故知)(4)

吴筠的诺言能否兑现呢,请关注下一集,李白三招入京,明天见。

李白贬下凡间(李白他乡遇故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