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化名)小的时候胆小得很,每回跟妈妈一起走亲戚的时候,她都爱躲在妈妈身后,冒出个小脑袋,怯生生地看着人们。妈妈这时候都会解释说:“不好意思,淼淼太内向了,不怎么爱和人说话。”周淼那时候知道,原来自己这样是因为内向。
后来,周淼长大了,不再躲在妈妈身后,但她还是不爱和人说话。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宁愿绕路也不想打招呼;喜欢打字沟通,不喜欢通电话;能线上解决,绝不线下见面。网上冲浪的次数多了之后,周淼知道,原来自己这样被称为“社恐”。但是在人均“社恐”的当下,周淼真的是“社恐”吗?
你了解的社恐不是真的社恐
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张优介绍,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各种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过分的、不合理的、持续的恐惧,并因此选择回避,或承受极大的压力和焦虑。
社交恐惧的核心表现是显著而持续地害怕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羞辱和尴尬的社交行为,担心别人的嘲笑、负性评价自己的社交行为,并在相应的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在别人的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更加坐立难安。并因害怕在人前出丑或难堪而尽力回避各种社交场合等明显影响个人的生活职业和社会功能。常见于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男女罹患的几率均等。
通常情况下,社交恐惧症患者会存在一定的身体反应(躯体症状),如出汗、脸红、口干、胸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在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在他人注视下签文件、遇到异性、学校等环境下,身体反应会更加明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周淼并不是医学定义的“社恐”,而可能是一种以“社恐”之名拒绝社交的“伪社恐”。
内向的人就是社恐吗?
张优表示,很多内向的人会误以为或被误以为是“社恐”,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的区别很大。内向是一种性格特征,而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害怕被别人审视或评判。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向者是不喜欢社交,而社恐者更多是不敢社交。
内向者相比于社交更喜欢一个人呆着,而社恐者对特定的社交情景会有持续并且强烈的恐惧感。内向者会担心别人的眼光,但不会有强烈的自我批判,社恐者会害怕在社交中出糗、被指责、被批评。内向者会在认识之初感到比较强的不适,但熟了之后会缓解,社恐者觉得每一次社交都是煎熬,不会因为和他人熟悉而减弱。内向者社交时,可能会感到不自在,但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而社恐者则是明显影响个人的生活职业和社会功能。内向者会主动选择较小的圈子进行社交,让自己感觉更自在,而社恐者就算是希望与别人互动也会因为恐惧而逃避社交。内向者不需要医治,甚至于无需做出任何改变,而社恐者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医治。
患上“社恐”该怎么办?
患上“社恐”该怎么办?张优建议如下:
① 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常见的错误思维有以下几种。
评价恐惧:时刻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担心自己做出一些难看的行为使自己尴尬,被他人笑话。
建议:针对此类恐惧,要做的是与其他人沟通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征求他人的反馈,觉察他人对自己是否是对自己有负面评价。
聚光灯效应:以为自己的“紧张”,细小的变化,甚至自己的失误都会被人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审视。
建议:告诉自己并不是别人关注的焦点,在公共场合没人会盯着自己看,看也只是匆匆一眼,并不会注意失误和缺点,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因此去否定一个人。别人看到的只是你可以感受到的10%。
完美主义:反复在细节上纠结,因为没有想到“完美”的应对方式而“不说话”“不行动”。
建议:学会接纳自己,不苛刻自己。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因恐惧就逃跑。
② 接受科学的治疗方法,如暴露治疗和社交训练等。
张优介绍,暴露治疗是指直接接触恐惧的社交场景,恐惧级别由低到高,适应后再对较高级别的场景进行适应性练习,直到完全适应最高级别的恐惧社交场景为止。
社交训练则是对镜练习,尝试与镜子中的自己对话,并在心里自我暗示,“我很棒即使我说错也没关系。”可以给自己定下社交训练的目标,如每天和熟悉的人打招呼,逐渐过渡到与陌生人对视,打招呼等;每天读一篇演讲稿,锻炼语言与逻辑能力。
张优表示,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不需要过分迎合他人的期望。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生活,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但勇敢一点打开自己更是不错的选择。社恐确实需要改善,但也不要太过于勉强自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舒服的方式生活,爱自己,爱身边的一切。
记者:严珊珊
通讯员:徐国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