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扔一半。每年各色会议上,瓶装水成为会务“标配”。然而瓶装水喝一半扔一半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为推动上海发起全社会“清瓶行动”,杜绝会议等场所“半瓶水”浪费现象,陈超代表工作小组对此开展了调研,呼吁开展“清瓶行动”。日前,相关职能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复。

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1)

会议场所

“半瓶水”浪费现象严重

陈超代表指出,上海2020年节水600万立方米,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仍无处不在,瓶装纯净水还没喝完就丢掉是当前一个扎眼的浪费典型。

有专家保守估计,我国每年在会议场所浪费的瓶装水有上千万瓶。以每1吨瓶装水一般需耗费1.3吨原水计算,千万瓶瓶装水浪费的背后,是更加惊人的水资源浪费。而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各类会议、活动举办密集,会场上瓶装水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

陈超代表表示,上海是中国36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更是联合国预测的21世纪六大饮用水缺乏城市之一。目前,上海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人均水资源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人均值的40%、10%。节约用水对上海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会议免费供应瓶装水,与会者可以随时索取,浪费了也不心疼。近年来,虽然业内也开始尝试大瓶换小瓶,但大瓶水与小瓶水价格差异并不明显,也打消了会议场所购买小瓶水的积极性。同时,生产小瓶水还要更换生产线,导致一些企业也缺乏积极性,不愿意生产小瓶水。

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2)

调研中,陈超代表发现,很多人浪费“半瓶水”是担心跟别人喝的水搞混。尽管早在2014年,“瓶装饮用水消费者识别要求”就被写入国家标准,但出于成本考虑,加上只是推荐性条款,生产企业不愿意增加这样的标识。在消费市场上,包装上可标记的瓶装水难觅踪迹。

为此,陈超代表建议借鉴“光盘行动”,发起一场全社会“清瓶行动”:倡导提供小瓶水;让参会者养成带走未喝完瓶装水的习惯;鼓励会议场所供应热水,提倡参会者自带水杯。在城市公共场所进一步推广安装直饮水机。在开展“清瓶行动”的同时,减少瓶装水消费,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市水务局:

将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探索开展“清瓶行动”

市水务局在答复中表示,一直以来,本市高度重视节水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科普宣传。此外,本市在“新七不”规范中,将反对浪费行为作为新时代市民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围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主题,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探索开展“清瓶行动”,借鉴本市开展“光盘行动”“分餐行动”“公筷公勺”等专项活动社会宣传动员经验,结合减塑降碳要求,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行为,呼吁全社会主动减少“半瓶水”的浪费行为,加大舆论评价监督。

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3)

针对不同行业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如对机关事业单位,可要求各级单位在召开会议、举办展会、组织调研考察等活动时,尽量减少瓶装饮用水的使用,鼓励自带水、提倡小瓶装饮用水,减少瓶装水浪费;对于宾馆、酒店、展览场馆等单位,提倡小瓶饮用水及识别标识,方便参会人员识别本人取用的饮用水,并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在主要用水场所张贴、摆放节水标识。

市水务局表示,将向本市饮用水行业发出节水标签倡议,推广可标记瓶装水。将继续与相关饮用水企业做好对接沟通,鼓励更多饮料行业企业积极更新并发售标有节水标签的瓶装水,尤其是在为企业等定制瓶装水时,优先印制节水标签和可标记标签。

城投集团:

探索高品质饮用水实施路径

此外,本市正积极探索高品质饮用水实施路径,制定了供水全过程更高要求的管理体系。

城投水务集团着力于打造高品质饮用水供应体系中心,尤其自2018年上海市颁布全国第一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地方标准起,制定了供水全过程更高要求的管理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市水厂深度处理率已达60%;更新改造市政管网,建立管网监测体系,提高在线监测覆盖率,全面保障终端水质稳定达标。

据透露,目前,上海正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黄浦区有序推进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建设,不断累积实践经验,争取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着力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高品质饮用水供应体系。

市文明办:

建议将杜绝“半瓶水”浪费

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市文明办表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市历来倡导“反对铺张浪费”。在反对铺张浪费方面,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领域,本市已基本形成市精神文明办、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督查机制,一批长效工作机制正在不断探索建立中。

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4)

市文明办表示,在全社会开展“清瓶行动”可以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行为,推广“小瓶水”,对“半瓶水”浪费严重的现象及时曝光,加大舆论评价监督。对不同群体深化“清瓶行动”宣传教育引导,培育市民节约意识和文明意识。同时,市文明办建议参照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过程,将杜绝“半瓶水”浪费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记者 | 陈颖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