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政权,明朝存在了两百七十六年,历时十六帝。他没有老秦家的霸道初始,没有唐代的雍容华贵、没有宋代富庶百年,但他却有着自己无与伦比的个性。他的存在也为我国封建社会增加很多亮点。十七任皇帝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期我们就来谈谈明代历任皇帝在任期间的奇闻异事。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

第一个就是我们曾经的小朱乞丐,后来的老朱皇帝。身世比较凄惨。半个月时间逝去4位亲人。而后选择出家,正好赶上灾年。和尚也吃不上饭,只好沿街乞讨。这时候的他可曾想到自己未来会创建一个个人独资公司。成为中国未来的主宰。朱元璋的功绩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从小落魄的小乞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间经历了起义军的背叛、猜疑,把一个民族从元统治者手下解放出来,史书上记载的都是我们所知道的。

有些我们不知道的辛酸和磨砺还是未知的。但可以想象的到成就中间不可能平平淡淡。有些人说朱元璋放牛娃出身不识字,那你就错了,老朱识字是跟他的娘亲学的,打小就学。他的母亲陈二娘为宋朝遗兵陈大的女儿,而陈大是当年陆秀夫的亲兵。所以老朱从小跟他妈妈学习了好几年的儒学。后来老朱为保江山永固为自己的孙子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了诛杀现有实力的将领措施,你可以说他无情残酷。但这都是对立的,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又是大爱的(对于自己的孙子)。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2)

第二任建文帝朱允文,按照祖制嫡长子继位,朱允文是朱彪的儿子。朱彪死得比较早,如果存在的话也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朱彪这个人比较仁慈。相比于朱彪朱允文就比较稚嫩、单纯,说白了叫想当然。老朱给他留下一个守城之将耿炳文也是干不过军事天才他四叔朱棣。最后在表兄弟的出卖之下被四叔攻进皇宫。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3)

第三位是明成祖朱棣,刚刚讲到成祖是一位军事天才,从小在明朝的功臣名将堆里混,开国功臣徐达是他老丈人。超级能打,打仗还上瘾,没事就去北方转悠。把蒙古人打得分成三股。主动求降,就这样还没事去欺负欺负人家。把都成迁往北京,形成了明朝天子守国门局面,因为从小打仗不像朱彪重点培养,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各方面做的也是历任皇帝中比较突出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他安排的,无论初衷是什么,有的考究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不管怎么样,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由于皇位的来路不正,所以建文帝朱允文成为他一生的痛点,还专门委派了胡濙寻找。别人不能跟他提朱允文的名字,只要一提朱允文就等于捋了老虎的胡须。永乐大典的编著也是一大功绩。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4)

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这是一位实在的老实人,在朱棣起兵的时候他和他的兄弟朱高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老实人做了几十年的太子,中间也经历过被废掉过的危机,但在黑衣宰相的受益下得到了大伙的帮助。再加上有一个颇得朱棣喜欢的儿子朱瞻基。才能够顺利度过难关。但在位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年。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5)

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这是个比较优秀的皇帝。他爹去世的时候从南京赶回北京继位,经历过生死十五日的考验,现在被写成小说、拍场电影。给他带来危险的就是他那位牛掰叔叔,要再中途截杀他,结果在必经之路还没有等到人呢,朱瞻基就到北京了。可能是空中飞过去的吧。他承接了爷爷和爹爹的太平盛世,实行一系列的安民措施,使得明朝经济空前发达。主动停止南方战争,人民安居。但是明朝的大臣们是比较汉的,文官体制挑皇帝的毛病。他爹比较老实建个房子被骂,他是因为自己的爱好斗蛐蛐被嘲奏。

明宣宗处理国事比较清明,政策比较到位,迎来了仁宣盛世。但有件事朱瞻基为后世留下了隐患,就是教内宫太监读书,宦官地位的大幅提高,我们都知道明朝的文官势力比较猖獗。皇帝没有助力。就在寻找帮手,找来找去找到了这批太监的身上。因为他们好控制,没后台。我成为他们的后台后,都会听我的。于是提高他们的地位教他们读书写字,从读书人当中选取犯错的、功绩差的,当然也得他们自愿。在他的这种决策之下就有了明朝第一个当朝太监王振。把朱瞻基的儿子带到北方战斗。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明宣宗活到三十八岁就离开了。在位十年。加上他的父亲总共十一年被称为仁宣之治。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6)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在位时比较勤奋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唯独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没有抓好。离世时安排大臣们辅佐。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会给自己的儿子带来苦难。朱祁镇身边有个太监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王振,这家伙太不是个玩意,哄骗朱祁镇着急忙慌的带着明朝几十万精锐,包括三大营。一战全毁,兵器盔甲全弃。积攒历任皇帝的军费全被抢掠一空,被蒙古人包围全歼、俘虏。蒙古进兵北京城,国家政权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率兵抵抗侵略,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扶大明于将倾。要不然明朝的结束要效仿北宋的靖康之变了。后来朱祁镇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回到大明就变成太上皇了。通过徐有贞的帮助得以夺回皇位。对夺权弟弟朱祁钰的坟墓进行凌辱这些咱都不说。关键你不该把于谦给杀了,虽然是中了石亨计策,但也得给记一黑笔。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两个之间的功败仇杀属于争夺皇位发生着都可以理解,但把保卫明朝不灭的功臣于谦杀了实属不能原谅。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7)

第七位就是刚刚讲的朱祁钰,在朱祁镇被掠到瓦剌后临危受命可以说是被强按上去的,他看明朝大臣比较凶猛当朝打架掐死人,感觉自己搞不定,再一看自己的哥哥当个皇帝都能成为俘虏。感觉皇帝这行业比较高危。不愿意上岗,关键时刻还是于谦挺身而出,说你不当也得当,没办法只好被强推上岗。反正前期不用操作,自有大臣安排。等北京保卫战危机度过后,整天过得挺舒服。这哥们感觉皇帝这行业也挺好,不愿下来了。连瓦剌那边想送他兄长回来,他都有意刁难不让回来,几经周折朱祁镇回来之后故意安排住进南宫,只有朱祁镇和自己的皇后居住,靠皇后做针线活挣钱度日,太上皇的日子好悲惨。

朱祁钰不仅当皇帝上瘾了还想让自己的的儿子当皇帝,于是想法废掉现任太子朱见深也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搞笑的用五十两收买内阁大臣。结果他儿子不长命没有活到那一天。最后在朱祁镇和石亨、徐有贞的合谋下夺位。这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2个皇帝并存十几天的局面。直到后来朱祁钰病逝。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8)

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接手的是一个时机不太好,明朝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后,国家建设还正在恢复。南方北方都不稳定。战乱时有发生。北方女真进攻辽阳,南方也有叛乱。话说这家伙只有擦屁股的份。但是朱见深利用七年的时间把这件事干好了。也是比较有能力的。他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名号,为于谦平反。但朱见深在爱情方面是个阿姨控,就是万贞儿万阿姨。

万贞儿是祖母安排在他身边照顾他的一名宫女。也难怪在爸爸不在的时间里都是万阿姨陪伴他,在被废太子之位的时间也是万阿姨陪伴他。朱见深还是比较感恩的,他们之间也分辨不出是亲情还是爱情了。容忍万贞儿的一切,朱见深一直无后直到从南方带回的无名女子为他产下朱佑樘为止,才开始添丁。后来即使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万贞儿在倒怪,也没有做出惩罚。朱见深用自己的政治努力为儿子朱佑樘留下了一个比较太平的国度。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9)

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堂,朱佑堂从小生活困苦,是靠太监宫女省吃俭用养大的,虽然后来有了废皇后的接济,但从小节俭惯了的朱佑樘还是改变不了。他为人宽厚仁慈品行节俭,对女色、宫殿、衣食住行没有太高的要求。把明朝的后派、监派、混派、仙派(道士)一一赶走。恢复清明、励精图治。找来了刘大夏、马文升、王恕等能臣干吏为大明处理政务。忙和了一圈连个妃子也没有找,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的皇帝。终其一生都被认为是一个好皇帝。可能一生太辛苦累坏了,早早地就离开人世。只活了38岁。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0)

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提起这位皇帝我们脑海中就会蹦出一个词荒唐。就是好玩,什么好玩玩什么,什么不好玩他想着法的让它变成好玩的东西来玩。朱佑樘在世只留下他这一个儿子,临走时喊来了内阁大臣李东阳、谢迁、刘健铁三角认真交代。可对于朱厚照来说玩还是玩。根本不搭理你。为了玩在紫禁城西苑建有一个豹房也就是他个人的会所,把天下所有能玩的好玩的都搜罗进去,除了标志的豹子之外所有你梦寐以求的东西都在里面。

除了这个朱厚照还爱好打仗,封了自己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然后就带兵出关跟小王子干仗,杀他个七进七出,最后以明军死伤50来人,地方死伤10几人告终。打仗我们是认真的,不止这一次。后来江西宁王叛乱,朱厚照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决定御驾亲征。赶紧准备粮草物资,整备军队。

出征,可是还没有高兴几天行军路上的时候收到消息,宁王叛乱被平定了。这是我们的大神王阳明干的活,这可怎么行,我还没到你就把火给我扑灭了。把火再给我点起来我去扑。就是把宁王放了我再打一次。呵呵啦……我最近一直在京城现在出来溜一圈怎么可能就这样回去,去扬州吧。转转。这个苦了扬州待字闺中的女子们,各家各户赶紧到街上去拉男子回家成婚,不管男士家庭条件如何、有没有婚配,反正抓着就拉回家跟自己姑娘拜堂成亲。原来各地方督查公公利用皇权在搜罗女子献给皇帝,至于献不献给皇帝谁也说不准。保险起见赶紧让自己的女儿成婚是解脱。搞得扬州城鸡犬不宁,后来还是把宁王放了两个人比了一下武。在这次回京的途中钓鱼落水后身体一直不好,慢慢地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31岁。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他这一生玩的很尽兴很潇洒,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快乐的。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1)

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在大明这个朝代朱厚熜是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他是兴献王之子。他是一位特别聪明的皇帝,但他对修仙炼丹情有独钟,大臣们之间的斗争往往会利用他修仙的事情做文章。严嵩、徐阶都是曾经的受益者。但明世宗很快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四十五年临政,但上朝的不是太长,朋友们不要以为他不上朝就不办事。即使不上朝但对于他来说,每个臣子的套路都摸索得很清,经常用鬼画符的形式写字让大臣们猜他的意思。

朱厚熜喜欢培养傀儡式代言人,前后有张骢、夏言、徐阶。赶走杨廷和,杨廷和我们都知道是多么牛掰的人物。朱厚熜就是杨廷和务色的。但当进京的时候因为从哪里进门而闹发的第一场冲突。第二场冲突是大礼仪事件为自己的父亲争取明睿宗的称号。当时他只有十五岁,十五岁斗杨廷和和一帮大臣,最后他还胜利了。当然也有张骢的帮忙,最后张骢也借此上位,成为明世宗的第一任傀儡。

这么聪明厉害的皇帝也有糗事,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差点死于一个宫女之手,还好绳子没有系好,要不我们的聪明皇帝可能要早过世20多年。就这样吓怕了的朱厚熜就不在宫殿居住了,转到了修仙炼丹的万寿宫,也就在这里干起了修仙炼丹,祈福高寿的时刻,以后大臣们汇报工作也都来这里。得到的答复都是一张鬼画符的纸。然后自己去领悟。二十年后才跟天下说拜拜,可能是吃丹药汞中毒吧。这是一个聪明用到扯淡地方的皇帝。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2)

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太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是被皇位砸到的。本来没他什么事,结果前面几个有希望的都一个接一个挂掉了。就这样皇位落在了他的头上。为人低调,不低调也不行。因为这时有个张居正。张居正比较能干,各种改革措施使得大明朝再次续命了。皇帝的光彩都给掩盖了,皇帝没事做就嘿咻嘿咻,身体不好休息一下接着做。最后因为这事也结束了。活得也比较短。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3)

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万历三大征,对于现在也是耳熟能详的事件。平定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三战皆胜,但明朝的国力也损耗巨大。这些都是明神宗的武功可圈可点。但在文治上差强人意。尤其是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由于自己比较喜爱郑贵妃。

爱屋及乌就喜欢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而朱常洛是万历在酒后和一位宫女所生。万历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而大臣们愿按照祖制立长子朱常洛。这场国本之争持续了三十年,万历闹脾气也不上朝了,对各种事物不管不问。造成了李成梁在东北拥兵自重同时放水于女真,让女真有了崛起的机会。等到努尔哈赤建国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派兵攻打,结果在萨尔浒兵败。大明从此一蹶不振。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4)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上面说到朱常洛是明神宗酒后和一宫女所生,是明神宗的长子。本着立嫡立长的祖法,大臣们认定朱常洛。而他爹爹在郑贵妃的枕边风下更倾向于朱常洵。因这个争国本事件万历躲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内阁成员走得走,散得散。来来回回也没留下什么能臣干将。新皇帝上台根本也没有什么有能力的人辅佐。再加上太子一直生活在立于不立的困苦当中比较惶恐,上位之后,各种发泄,最后在有名的红丸案中一命呜呼。在位仅仅只有29天。还没满月呢。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5)

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这是为有名的木匠皇帝,她从小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根本没有在继承人考虑范围之内。他没有其他爱好,不好女色不贪恋钱财就爱好做木工,继位的时候十六岁,他的朝代是两党并行的时代,东林党和阉党。两党相互制衡,有个特别的奶妈客氏,在史书中摸索,可能他们两个有事情。这个客氏还是阉党首领魏忠贤的相好。他爱好客氏,魏忠贤就利用客氏专权。这位皇帝是在自己的皇宫玩耍掉湖里淹死的。

明朝十六帝对历史的功与过(论文治武功你认为谁当属第一)(16)

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他也没有受过正统的皇权教育,不是计划人选。但就这样被高帽子砸中了。但明朝这座摇摇欲坠的江山已经根基塌陷,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明思宗每天睡觉时间很少,全天用来处理国事,是位勤政的皇帝,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都是清人入关后黑化的,利用人民对忠臣的同情黑化崇祯的决策,细读历史你会发现袁崇焕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忠诚,绕着土地跟着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不打,一直跟到北京城。

后来崇祯杀了袁崇焕被清人做足了文章。崇祯就是一个悲哀,一个努力的皇帝换不回大明被腐到骨子里的江山。即使没有清朝、没有李自成,还会有其他的来把它击倒,最终大名定格在崇祯这里?我们也只能记住这里,记住煤山,记住那棵树,记住那块断了的石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