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助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生态画卷书写大美龙安)(1)

10月的龙安,天朗气清,满目碧绿一城蓝,云淡水清皆是景。近年,安阳市龙安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文章,推动绿色发展,一幅生态美丽画卷在龙安大地渐次铺展。

今年年初以来,龙安区生态建设指挥部认真贯彻区委五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城乡一体、美丽宜居新城区”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落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稳扎稳打推动生态文旅项目,精心打造生态旅游名片。如今的龙安区天蓝地绿、水清河畅,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显著提质改观,景区效益大幅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旅游体验

10月20日,记者驱车前往双峰山雪花洞景区,醒目的旅游标识一路引导。走进景区,群山青翠欲滴,空气清新宜人,五角枫、侧柏、油松等多种树木使人目不暇接;景区今年新建两座蓄水池,溶洞入口道路建设已完工,出口已贯通;洞内路基整理、溶洞出口景观造型、溶洞入口广场、景区大门基础等正在建设施工,洞内景观造型已进入准备阶段;景区配套的游客服务中心、餐厅、民宿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双峰山雪花洞景区正在加速向规范化、品质化、高端化迈进。

今年,双峰山雪花洞景区已完成投资800万元,用于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洹河峡谷风景区已完成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南岭盘山道路、西郊沟底通向河边的涵洞道路、7号塘坝、小水库及南山12万平方米水厂硬化工程和1600米排水沟工程的建设;六艺谷文化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164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部、工人宿舍、样板房及泄洪通道、施工便道建设;马家乡、善应镇正紧锣密鼓进行森林防火通道建设……

“我区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在硬件设施不断提高的同时,各旅游景区还专门对导游、讲解员及景区从业人员进行了企业管理、景区讲解、旅游礼宾礼仪、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运营能力。”龙安区生态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突出重点项目

叫响龙安品牌

寒露已过,万木尽染。深秋的龙安从夏日缤纷绚丽的热闹中慢慢冷却,步入斑斓宁静,山岭蜿蜒,碧水泛波,处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年,该区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民众需求,由区生态建设指挥部推进重点项目11个,以项目促发展,将龙安区旅游资源串联整合,打造龙安文化旅游品牌。

依托涌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文化而打造的小南海旅游区,是集文化传承、观光娱乐、康养度假、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中国北方地区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温泉酒店、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将陆续投入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512公顷、总投资2.3亿元的太行山野极限运动公园分为引景综合管理区、极限运动体验区、康体运动娱乐区、山野接待服务区、生态背景保育区5个功能区,将打造具有浓郁太行历史文化氛围的极限运动与国防教育体验旅游区;总投资约35398.7万元的龙泉花卉苗木博览园已完成综合楼服务楼主体工程、市场服务中心及鲜花大棚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豫北地区集花卉苗木、景观石材、园艺资材、花木交易以及休闲旅游等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平台。龙安区将凭借花卉苗木产业绽放“美丽经济”。

“今年,我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以打造我市近郊游首选目的地为目标,不断提升景区品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促进辖区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化、业态多元化、服务规范化。”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安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让旅游更有品位、更有特色。

彰显生态优势

开拓旅游市场

龙安区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昆玉山景区、洹河峡谷风景区、双峰山雪花洞景区……丰富的生态资源让龙安区的生态旅游市场有了更多的可塑性和选择性。

近年,龙安区政府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原则,围绕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做文章,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邀商活动,坚持“项目为王”,在招商引资上按照“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模式积极对接意向单位,多举措、多形式提升大美龙安生态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龙安区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龙泉花卉苗木博览园项目,我们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承包经营、委托经营、自主经营三种合作模式开展招商活动,一方面与江苏夏溪花木市场、河南鄢陵花木市场多次对接洽谈招商运营工作,另一方面与河南艺林园林有限公司就博览园招商运营思路进行商讨,旨在不断探索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区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龙安区生态文旅招商专班机制方案》要求,依托花卉产业优势、山水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瞄准重点旅游产品,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招商工作,打造龙安旅游的亮丽名片。”(安阳融媒记者 申 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