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宝妈和宝爸要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从知道自己成为准爸准妈的那天起,就应该了解生养哺育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产褥期的安排,固然生产可以交给意愿,照顾可以交给月嫂,但自己不知道,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对自己和家人留下一生的阴影……

这可以作为聘请育婴师(月嫂)的参考,更全面的知道育婴师都做什么,该怎么做,怎么要求月嫂去做到什么,也知道怎么互相配合。

这也可以作为宝爸和家人照顾宝宝和新晋宝妈的依据。

育婴师护理婴儿知识(高级育婴师才能做到的产褥期护理)(1)

产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新宝妈和宝宝都需要照顾,由于生产导致新宝妈虚弱,新生儿和新宝妈都处于不能自理的情况,需要别人的照顾,总的说来,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家人和其他人(医护、育婴师等)对新宝妈的护理;

新宝妈在生产后的4-8小时里将完全不能下床,在产后两周里需要尽量不下床,且不能劳累,基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照顾,并且需要提供病房级护理。

二、家人和其他人(医护、育婴师等)对新生儿的护理;

新宝妈自己卧床,除了母乳喂养外,对新生儿的其它护理尽量由别人帮助完成。

三、家人和其他人(医护、育婴师等)协助新宝妈对新生儿护理;

从点滴做起,协助新宝妈了解新生儿的需求。

四、新宝妈对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

产褥期尽量母乳喂养,这个绝对要新宝妈亲力亲为。

五、新宝妈对自己的护理和产后恢复;

产后需要恢复,新宝妈应知道并积极做到对自己恢复更有利的事,避免不利的事。

六、家人和新宝妈应对亲友探视

把握好度。

七、家人对新宝妈的心理帮助。

网传12月27日河南省光山县一29岁新宝妈生孩子后没奶水,住月子中心三天后跳楼身亡……事情触目惊心, 提醒家人和相关人不要忘了心理帮助。

产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为「休息」,自然生产者须休养三十天,剖腹产、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者,更须延长休养的天数至四十天以上!

在这段期间内,医护人员、外聘的育婴师、新宝妈周围的亲戚,如娘家的母亲与姊妹、夫家的亲属、当然还有丈夫等,都应同心协力的来照顾新宝妈,不让她离开长时间房间、不让她做任何负重的劳动!

育婴师护理婴儿知识(高级育婴师才能做到的产褥期护理)(2)

产褥期护理需做的工作:

一、家人和其他人(医护、育婴师等)对新宝妈的护理工作

病房护理(主要由医护人员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产后不能立即出院,需要在医院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一般顺产5天(早了3天)出院,剖腹产8天出院,在此期间是病房护理阶段。

一般产后72小时,新宝妈对起床、洗漱、洗脚、吃饭、抱宝宝喂奶等才能独立完成,在此之前,床上翻身这样的动作都需要人协助,需要医护人员护理,也需要家人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照顾。

家人参与的主要有:

协助翻身|恶露观察|排尿护理|服药和输液|新宝妈个人清洁|擦洗会阴|下床活动

月子餐(家人和育婴师均可):

新宝妈一人吃,两人补,不但自己需要,还要吸收营养再转化成乳汁哺育宝宝,所以月子期间,要科学饮食。家人从食材选购到月子餐制作要形成一条龙,

适宜食物|禁忌食物|制定食谱|食材采购|月子餐制作|送餐|餐具清洗消毒|

家居基本护理:

产褥期在医院一周,在家三到四周,居家坐月子期间,既要完成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又要照顾宝宝。同时不能干重活,所以,护理的根本不是新宝妈本身,而是帮助新宝妈做好其它事……

房间与环境|身体评估|早晚清洁|伤口护理|剖宫产护理|琐事帮助

母乳喂养指导与帮助:

开奶|催乳|哺乳姿势|清洁乳头|防堵奶|乳头内陷等乳房和哺乳问题的解决|不宜喂奶的情况|背奶

产后恢复指导和帮助:

怀孕会导致新宝妈身体变化,如子宫、产道、盆底组织等,都需要复原到产前的状态,并避免可能因生产带来的非健康状态和疾病。

产后恢复操|形体恢复|产后熏蒸|湿热敷|艾灸|坐浴

防产后抑郁:

抑郁表现|抑郁防治

二、家人和其他人(医护、育婴师等)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基本生活照顾:

家居环境

温度与湿度|通风要求|光亮要求|生活空间要求睡眠照顾

床与床品|防睡偏头|防夜哭|睡与吃|放睡

脐带护理

脐带脱落前的护理|脱落后护理|洗浴时护理

抱婴儿

包裹婴儿|横抱竖抱|喂奶抱法|

穿衣和换尿裤

衣服选择|穿衣方法|

两便护理

辨识大小便|洗屁股|尿裤尿布选择|换尿裤方法|

清洁及眼鼻耳口护理

日常清洁|便后清洁|特殊清洁|眼鼻耳口清洁|理发剪指甲

喂养:吐奶和溢乳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特殊护理

三浴及抚触

空气浴|阳光浴|水浴|抚触推拿被动操

出行

感统早教与智力开发

望诊和预防

成长记录

制作纪念品

育婴师护理婴儿知识(高级育婴师才能做到的产褥期护理)(3)

附件:

1、产前应落实的准备事项。

2、产后月子餐安排及注意事项、制作方法

3、新宝妈护理标准、要求及重点事项

4、新生儿护理标准、要求及重点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