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事而事未作则田荒而国贫(失其应而得贤才相辅)(1)

《晋》卦第五爻为阴爻,故题“六五”。文王所系爻辞为“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说文》:“悔,恨也。”段玉裁注:“悔者,自恨之义。”自恨曰悔,引申为过失、灾祸。

六五体离互坎,坎为陷,阴爻居阳位,失位无应,似有悔。五,位尊,上卦中位;离,丽也,承乘皆阳(所依赖和所控御的人都是君子),阴丽乎阳,故曰“悔亡”。

舍本事而事未作则田荒而国贫(失其应而得贤才相辅)(2)

《说文》:“恤,忧也。”

“失”其应而“得”二阳相辅弼,互坎为忧,体离为明,故曰“失得勿恤”。

上下二阳皆居柔位,竭忠尽智之腹心。己虽弱而阳辅之,何惧何忧?阴柔之病在患得患失,圣人勉之。

治国之要,惟在得人。得贤才以为辅,故曰“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庆”,福,喜事。

爻辞言“失得勿恤”,意思是前往有福庆。

舍本事而事未作则田荒而国贫(失其应而得贤才相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