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云台山风景区的云上茶园是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吉凤英 邓浩波 益阳报道
资江蜿蜒流向远方,茶园就在对岸隐隐青山上。
这里是益阳最西边的县,也是湖南省面积第三的县城。大片山区培育出了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黑色茶叶,成就了安化“中国黑茶之乡”的地理名片。
如今,资江两岸灯光璀璨,马路上车来人往,茶铺鳞次栉比,繁华的街道让人找不到一丝昔日“贫困县”的痕迹。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安化县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抓机遇、强帮扶,乡村振兴动力足
茶,勾连着安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安化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精准识别,该县共有省定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303人。
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城如何摆脱贫困?安化县委、县政府给出的答案是:依托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深厚的黑茶文化底蕴,将黑茶作为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法宝”,加快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安化黑茶质量安全的公信力。
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2019年4月,省政府批准安化脱贫摘帽。
俯瞰安化黑茶小镇一隅。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据统计,目前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安化黑茶产业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
如今,一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考又在等待着安化的探索和答案。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安化县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市“两点一片”重点县。省委宣传部、省文资系统等省直单位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态度、严实的举措,立足安化实际,千方百计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7支省派工作队用心用情,在项目、资金、资源等方面倾力帮扶,为各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实惠,与地方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数据显示,2021年,安化县14.86万名脱贫群众人均年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
优平台、引人才,乡友回乡成热潮
近年来,安化县通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人才返乡、乡友回乡、资本下乡、产业兴乡,千方百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径。
时间回到2019年10月29日,在益阳市召开的全球湘商大会上,姚社初在“滔溪百花寨茶旅文康一体化开发项目” 签约协议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风景明秀的百花寨迎来了历史性改变的开始。
该项目按照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理念,分三期规划建设,并在核心区集中设计了8个景点,其中万支千两茶文化展示园、艺术高地、千年茶园、生态农业体验园4个景点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
“要将百花寨项目建成湖南乃至全国旅游发展的新高地,带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项目的稳步推进,姚社初经常靠前指挥,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现场督察工程进度与质量。
富而思源,回报桑梓,与姚社初一样心系家乡发展的企业家不是个例。
初夏时节,走进安化茶乡花海生态文化体验园,景随步移动、满目芳华,人们无不感受到身心舒张。这里风景宜人,有花可赏,有茶可品。
高空之上,白云半遮半掩,茶乡花海层次分明,色彩斑斓。
茶乡花海景区原本是一片石头荒坡。2015年,安化县赴北京邀老乡回家建家乡。当时55岁的安化人黄郎云心系家乡,放弃了北京的优越条件,带着几乎所有家当回到安化县。
安化因黑茶闻名,49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3200多个大小茶园。黄郎云决定,以茶为魂,锦上添“花”,打造一个既可生产又能观赏的茶园。
石头荒坡蝶变“大花园”。去年,茶乡花海景区吸引20余万游客前来游玩,销售茶叶鲜叶5000余公斤,实现收入1400余万元,为当地村民发放务工工资超500万元。
据统计,安化县累计引进乡友投资项目166个,总投资648.97亿元,涵盖茶旅文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领域,94个项目已投产,49个项目在建,23个项目正在对接落地。其中,茶乡花海、百花寨艺术高地、梅山生态文化园、云台山风景区、博瑞中药健康园、金厚生物科技等一批乡友回乡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梅山大地开花结果。
下阶段,安化县将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不断完善健县乡村三级老乡“人才库”,让一群有能力、有干劲、有理想的创业创新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创样板、树典型,示范引领效果好
70多栋小高层洋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脚下,门前屋后一垄垄菜地布局整齐。离房子不远处,就是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景区、梅山汽车运动主题公园,超市、社区服务中心、交警岗亭也一应俱全,生活便利。
这不是城郊的别墅区,而是茶乡花海社区,2020年全国“十三五”最美安置区。“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社区的振兴广场上,45岁的周秀荣跟邻居学山歌、聊家常,说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生活能如此幸福。
从不通路、不通水的长塘镇合欣村搬到茶乡花海社区后,周秀荣很快适应了新生活。不仅在茶乡花海景区找了份保洁员的工作,还成了社区的文艺骨干。
据茶乡花海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成旺介绍,茶乡花海社区是全省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共安置贫困户517户2137人。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进、稳定住、能发展,社区不断引进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比如,利用毗邻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的资源优势,建立“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多名搬迁户在景区当起了驾驶员、导游、保洁员。社区还引进了安化柏溪竹业、宏远鞋业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茶乡花海社区引进扶贫车间,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
安化县以茶乡花海社区为核心,辐射周边14个行政村、社区,以产城融合、美丽乡村建设等为抓手,叠加产业布局,积极推进“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
随着各个茶旅文体康重点项目的先后落地和多个重大节会的举办,“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亿元,带动农产品消费2000万元,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为全力促推安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安化定下了一个新目标:从2022年开始,力争每年创建5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用8至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所有行政村示范创建全覆盖,进一步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