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盆友在一起好几年了(一半以上的A友被这些问题困扰)(1)

安东/编辑

白桦/审核

被药物副作用困扰的老K,在换药后发出感慨:“原来生活可以如此轻松!”

硬币有两面,事物也都有它的两面性。抗病毒药物在带来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不管是上药前A友们,还是上药后体会过副作用的A友都很担忧的问题。

这件事,受访者老K深有体会。

最难熬的6年终于过去了

自从6年前确诊HIV并决定服药后,老K就一直被失眠、头疼所困扰:“晚上睡不好,白天晕乎乎,工作根本提不起精神,心情也变得一团糟,还担心被同事朋友发现,太痛苦了。”

和盆友在一起好几年了(一半以上的A友被这些问题困扰)(2)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这种状态真的非常难受。”老K为此深深煎熬着。过往每次去医院拿药前,都在心里组织好要向医生陈述的几个问题。他心里知道,这种情况挺普遍,除了换抗病毒药,医生也没有其他的灵丹妙药来帮助他。

直到今年初,老K从其他A友口中得知了一款国产新药,可有效解决依非韦伦副作用的问题,他动心了,因为这个价格他还能负担。

“换了新药艾诺韦林后没几天头疼头晕就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晚上10点半睡下,一夜无梦到天亮,你都不知道这种重生的感觉有多好,不再是那个昏昏沉沉的我。”老K笑着说。

药物带来的神经精神问题,发生率非常高

实际上与老K情况相似,苦于失眠、头痛、头晕等药物神经精神副作用的朋友还有许多。有时候大家一起聚会,当有人说自己很少有这个问题时,都会觉得他的运气真好,但这些人不占多数。

和盆友在一起好几年了(一半以上的A友被这些问题困扰)(3)

数据显示,HIV感染者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极高,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多梦、抑郁、眩晕等。其中,头痛的发生率可高达87%,长期失眠人群接近6成,头晕人群也占据了52.8%,另外,神经病变发生率也达到52.7%,记忆丧失的有47.9%。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包括了已经读到这里的A友们。

感染HIV病毒后,病毒会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脑,从而损伤中枢神经系统(CNS)。这导致了大量的感染者都困在了神经精神疾病之中。

更重要的是,别以为病毒抑制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很多药物才是引起神经精神毒副作用的“元凶”。

和盆友在一起好几年了(一半以上的A友被这些问题困扰)(4)

依非韦伦是我国HIV一线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方案,我国HIV感染者使用依非韦伦的比例在53%-77%之间。而恰恰是依非韦伦具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包括头晕、头痛、失眠、抑郁、非正常思维等,甚至可能产生自杀意向。研究显示减量的依非韦伦方案只能缓解部分患者的副作用问题。

老K在之前的6年中,也正是因为一直服用替拉依方案,产生了头晕、头痛、失眠等问题。作为患者,K没有更多的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能继续服药;作为医生,同样也很无奈。医生最无奈的是明知道依非韦伦药毒副反应比较多,可是还得给患者开,因为那时没有更好的药。

有“艾”的K,从此多了一个选择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已有114万人,老K是这个数字其中的一员,也是这些患者的一个缩影。

而随着HAART的普及,艾滋病已经成为了“慢性病”,只需要终身服药,期望寿命会得到很大的延长。但是终身服用药物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要长期忍受药物的副作用。老K和他的朋友们亟需一种新的药物来改变他们的窘境。

和盆友在一起好几年了(一半以上的A友被这些问题困扰)(5)

直到今年初,作为新一代非核苷药物的艾诺韦林正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解决了一代药物副作用明显与二代药物高病载治疗局限的问题。根据其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依非韦伦相比,艾诺韦林片对高、低基线病毒载量均能高效抑制且疗效持续稳定;同时能显著减少头晕、睡眠障碍、抑郁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艾诺韦林与依非韦伦属于同一大类药物,如果因为依非韦伦不耐受的原因进行药物替换,还能为后续治疗保留其他的有效药物,避免若干年后无药可用的窘境发生。如果有的A友更追求服用方便,据悉一天一片的艾诺韦林 拉米夫定 替诺福韦合剂也将在今年内上市。

换药后的这半年里,老K再也没有出现失眠、头晕,“原来生活可以如此轻松。”他感慨道。凭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K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坚守,等待着不远处的希望。

来源:白桦林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