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代以后由于战争、动乱、盗窃或者是不正当交易,导致我国历史文物流失海外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国宝级别的历史文物,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以下是被清朝后期、民国流失出去,被外国收藏的我国十大国宝。

汉代玉琥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1)

汉代玉琥多以一种纹饰图案出现,装饰于玉铺首等四灵纹中。单独的琥形佩其头部则很像龙头,轮廓线也饰以绳纹。

殷商青铜象尊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2)

该尊背部的开口形状判断,其原先应有一个盖,遗憾的是顶盖已失,象鼻也大部分被毁,但它仍不失为目前世上所知的动物型尊中最大的一件。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当年这幅画的价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之上,清末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

《女士箴图》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3)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牛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猛虎食人卣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4)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件之一(另一件为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通高35.7厘米,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

《永乐大典》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5)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圆明园鎏金佛塔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6)

高约 2 米,与故宫内现存的佛塔基本相似。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这在乾隆年间各种佛塔中都是少见的。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圆明园珐琅麒麟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7)

铜胎镀金麒麟外形四足站立,麒麟张口作嘶吼状,臀部丰满高翘,似有跃动之势,通体填海蓝珐琅为地,掐铜丝作鳞纹,并以宝蓝珐琅点缀,颈部饰以绿鬃,眉毛胡须皆外展鎏金。

麒麟背上有盖应为后配,作为燃香用具,腹内点燃香料后,香气可从口内圆孔向外扩散,兼具观赏及实用双重功能。

珐琅麒麟原为一对,属清乾隆时期文物。中国圆明园学会资料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称,这只珐琅麒麟的经济价值很难具体化,因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很少出现类似藏品,在造型和品质上是独一无二的,且又出自圆明园,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据传另一只现在藏于中国台湾私人收藏家手中。

汉代玉马首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8)

此玉马首是汉代玉器代表作之一,高约14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玉,马首矫健,体太丰腴,神情逼真动人,马低首嘶鸣,嘴微颌,仿佛在蕴力,随时扬蹄飞奔,气魄动人,威武雄壮。玉马首用料讲究,雕琢精致,栩栩如生,充满灵动之美。汉代玉器表现手法较写实,此玉器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写实之余,又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历代帝王图》

国家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国宝(保存在国外藏馆的我国十大价值连城的国宝)(9)

传为唐代阎立本画作,绢本,设色,现存后人摹本。画面为横卷是一幅历史人物肖像画, 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此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